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192篇
航空   673篇
航天技术   300篇
综合类   113篇
航天   24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81.
以磨削力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力学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并通过超声磨削实验研究磨削力在不同参数下的变化情况.实验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超声磨削下的磨削力随超声频率、砂轮速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磨削深度、工作台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82.
为满足载人飞船返回舱的温度要求,需要在返回舱外壁喷涂S781热控涂层.若采用分区喷涂的方式,在搭接区域会出现色差.本文对S781热控涂层搭接色差进行了特性分析,并进行了不同温度、间隔时间和基材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色差是由于分区喷涂间隔时间大于涂层的表干时间引起的.分区间隔时间为1 min时没有色差,间隔时间越长,色差越明显;温度较高时,表干时间变短,色差更明显,且会出现大颗粒现象.将喷涂温度控制在20℃左右,分区间隔时间小于2 min,可以有效的减弱或控制色差.提出了一种返回舱热控涂层喷涂改进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弱色差.  相似文献   
983.
为改善惯性平台稳定回路静/动态性能,以工程实用性为原则,提出稳定回路干扰观测补偿控制律设计方法。从回路模型分析入手,借鉴干扰观测机制,将被控模型不确定性、轴端摩擦等视为未知扰动,通过前馈方式引入在线补偿,依据鲁棒稳定条件改进低通滤波器设计,结合线性反馈控制保证回路各项指标。模拟计算表明,该方法不仅保留经典控制响应快速、易调节等全部优点,而且系统鲁棒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84.
严伟  胡骏  杨帆  王志强  尹超 《航空动力学报》2014,29(10):2443-2449
为探究"危险频率"的物理机制,设计了旋转畸变发生器,对旋转畸变条件下两级低速轴流压气机的失速起始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旋转畸变发生器在不同转速下均能输出类方波状的总压分布.旋转畸变导致压气机总静压升特性下降和稳定裕度损失,并且存在使压气机稳定裕度损失最大的畸变旋转频率.失速起始过程中模态波产生于畸变区,传播到非畸变区时会受到抑制.当畸变旋转频率等于模态波的传播频率时,模态波发展为旋转失速所需的时间最短,压气机稳定裕度损失最大.对失速起始信号的时频分析显示"危险频率"在数值上等于模态波的传播频率.  相似文献   
985.
栅格翼阻力大的缺点一直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前期研究显示,栅格翼翼面后掠能有效减小超声速阶段的波阻。本文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栅格翼前缘不同后掠方式、后掠角度及前缘后掠贴体型栅格翼进行了分析研究,数值结果显示栅格翼前缘后掠能有效减小波阻,其中栅格格间交接点为尖点的后掠方式减阻效果更好;栅格翼前缘后掠角度对其升力特性的影响较大,主要体现于对栅格内部气流壅塞现象的改善方面;和背风面为平面的栅格翼相比较,前缘后掠贴体型栅格翼的升阻特性表现更优。  相似文献   
986.
实验研究了含开口补强三分之一弧长复合材料柱面壳结构的压缩行为.测试的开口补强件在开口处最终发生屈曲破坏,其最终屈曲载荷为65.922 kN.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相应有限元模型研究其屈曲行为,将屈曲破坏形式及载荷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证明所建立的模型正确有效.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补强情况下,随着开口面积增加,压缩屈曲载荷并非完全递减,而是在某一个开口面积范围内具有极大和极小值;在补强情况下,如果开口面积一定,屈曲载荷与开口高度成正比,与开口宽度成反比.因此,在设计和工艺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增加开口高度.  相似文献   
987.
基于三频数据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DCB参数精度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差分码偏差(Differential Code Biases,DCB)参数作为导航电文中重要的一项,是影响用户PNT服务的主要误差源之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后文简称“北斗系统”)发射三个频点的导航信号,在导航电文中需要发播卫星的2个TGD(Timing Group Delay)参数。文章首先介绍了北斗系统卫星DCB参数最小二乘解算与形式误差评估;其次根据北斗系统三频特点,提出了不同频点组合计算垂直方向电离层电子总含量(VTEC)互差的DCB精度定量评估方法,并与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提供的GPS卫星DCB精度进行比较;最后,详细分析了DCB参数精度对用户等效距离误差(UERE)计算和定位计算的影响,分别采用卫星出场标定DCB参数和经过解算DCB参数进行评估。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北斗系统卫星DCB参数解算形式误差与IGS解算GPS卫星DCB参数形式误差相当,但受卫星类型和解算测站的几何分布限制,北斗系统卫星DCB参数解算不确定度相比IGS略差,估计精度优于0.5ns,不同频率组合计算VTEC互差绝对值均值优于0.6TECU。相比采用卫星出场标定值,采用系统解算DCB参数后,双频用户三维位置误差改善13.80%~47.42%。  相似文献   
98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脉冲能量20 J的调Q掺钕玻璃激光对钛合金TA15进行不同次数的激光冲击强化.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强化使材料表面产生微塑性变形,形成致密的微凹坑,导致晶粒细化,并且随冲击次数的增加,其微凹坑的深度增加;但当冲击次数超过2次后,深度便不再增加.所以试验中的最高冲击次数为2次,而且在冲击次数为2次以内,材料位错密度也随冲击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并发生塞积、增殖、缠结等现象.表征在硬度方面,由于上述微观组织的变化,材料的硬度提高.随着冲击次数增加,材料的硬度增加并且激光冲击强化的影响层深度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989.
研究了相对空间目标任意位置悬停的控制方法,针对现有的开环控制方法对外部干扰和初始误差敏感的问题,基于Hill方程提出了悬停闭环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计算,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方法的燃料消耗与开环控制接近而控制性能更好,可以在具有初始速度误差的情况下实现相对于空间目标的任意位置悬停。  相似文献   
990.
张凯  熊家军  李凡  付婷婷 《宇航学报》2018,39(11):1258-1265
为解决高超声速滑翔目标机动给探测防御造成的困难,研究基于意图推断的贝叶斯轨迹预测方法。首先对目标进行动力学建模,利用气动参数设计机动模式集。假定高超声速滑翔目标必定攻击某目标,结合飞行意图合理构造意图代价函数,借鉴贝叶斯理论迭代推导机动模式和运动状态递推公式。通过蒙特卡洛采样实现轨迹预测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能有效提高目标机动不确定条件下轨迹预测的精度,当多目标可能被打击时,通过对预测轨迹进行在线重新规划,降低目标误判给轨迹预测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