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0篇
  免费   629篇
  国内免费   344篇
航空   1680篇
航天技术   430篇
综合类   274篇
航天   73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51.
利用纯金属锡制作抛光盘,结合超精密主轴和导轨,可以对抛光盘进行超精密车削修整。同时该机床的抛光盘主轴和工件主轴均为可调速的主动驱动,既可以实现古典的平板接触式研磨,亦可实现流体浮动抛光。  相似文献   
952.
为研究某型航空发动机叶片定寿试验台的压力和加载力的稳定性,通过仿真的方式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用MATLAB/Sim Hydraulics软件建立了液压试验台模型;其次,在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当前端管路分别为直管和弯管时对系统压力脉动和载荷稳定性不同的影响;最后,改变弯管的弯曲度逐步进行仿真。通过研究发现,弯管环境下的高低周复合疲劳试验台能更好的降低压力脉动,提高载荷稳定性。大弯曲度的弯管可以有效提高试验台载荷稳定性,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系统压力。此研究为试验台液压系统的设计与生产提供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可以确定更加准确的叶片寿命。  相似文献   
953.
在综合直扩信号风险分析、截获方法的基础上,率先对直扩信号安全性能评估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AHP(AnalyticHierarchyProcess,层次分析法)的直扩信号安全性能评估模型,详细给出了直扩信号安全指数的计算过程,并对多种直扩信号的安全指数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袁明:评估方法有效;提出的模型可以定量评价不同直扩信号的安全性能,为直扩信号的安全性设计提供定量的依据。此外,还提出了卫星测控直扩信号的安全等级分类原则和卫星安全等级要求。  相似文献   
954.
为了满足飞机放火防爆要求,膜分离器作为机载油箱惰化系统的关键部件在国外军、民机已经装机使用,在国内膜分离器处于研制阶段,正逐步向军、民用飞机推广应用。分析了国内外现状,对膜分离器工作机理进行了阐述,详细论述了膜分离器研制过程中涉及到的膜材料、膜制备工艺、膜分离器,总结了影响膜分离器性能的主要参数;进行了膜分离器在机载惰化中应用的试验研究,总结了研发和应用中得到的经验,有利于膜分离器今后的研发和机载惰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55.
从营销学看4C营销理论强调读者的中心地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报业经济发展的要求,4C营销理论对《海西晨报》社的发行营销策略具有重要的启发。具体来讲,可以从生产读者欲求的报纸产品、降低读者满足阅读和购买需求的成本、提高读者阅读和购买报纸的方便程度和与读者加强沟通等四个方面进行设计和构想。  相似文献   
956.
为了分析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氧泵间管内气液两相掺混冷凝及其压力波传播过程,建立了可产生压力扰动的垂直管低温气液两相掺混实验系统,以氧气/液氧为实验工质,开展压力波对垂直管内低温气液两相掺混冷凝的影响研究,获得了不同压力波频率和氧气流量工况下的掺混图像,分析结果表明:压力波会使发散流型由微弱振荡冷凝向间歇振荡冷凝转变,使椭圆流型由稳定冷凝向振荡冷凝转变;在0~52 Hz不同频率压力波作用下,发散流型最大轴向冷凝长度与掺混孔径之比在10~30之间,椭圆流型的比值在8~15之间变化;压力波对气相摆动频率起主导性和正相关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7.
极弱信号、大多普勒动态变化条件下的接收机抗干扰、快速捕获同步技术是低轨卫星短报文数据通信的研究难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多普勒特性对低轨卫星扩频信号快捕的影响,讨论了现有各种捕获策略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双倍采样、补零的部分匹配滤波与快速傅里叶变换相结合的二维并行快速捕获优化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性能仿真分析,最后结合面向判决的同步技术,给出接收机原理样机捕获时间的实现结果.在给定前导码条件下,优化后的二维并行捕获平均时间为10 ms,远低于常规扩频码并行捕获的秒量级捕获时间,可以较好地满足低轨卫星星座全球短报文数据突发通信及随遇接入需求.  相似文献   
958.
This paper develops a routing algorithm for delay-sensitive packet transmission in a low earth orbit multi-hop satellite network consists of micro-satellites. The micro-satellite low earth orbit(MS-LEO) network endures unstable link connection and frequent link congestion due to the uneven user distribution and the link capacity variations. The proposed routing algorithm,referred to as the utility maximizing routing(UMR) algorithm, improve the network utility of the MS-LEO network for carrying flows with strict end-to-end delay bound requirement. In UMR, first, a link state parameter is defined to capture the link reliability on continuing to keep the end-to-end delay into constraint; then, on the basis of this parameter, a routing metric is formulated and a routing scheme is designed for balancing the reliability in delay bound guarantee among paths and building a path maximizing the network utility expectation. While the UMR algorithm has many advantages, it may result in a higher blocking rate of new calls. This phenomenon is discussed and a weight factor is introduced into UMR to provide a flexible performance option for network operator. A set of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to verify the good performance of UMR, in terms of balancing the traffic distribution on inter-satellite links, reducing the flow interruption rate,and improving the network utility.  相似文献   
959.
高质量的项目发现是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而分析航空领域重大关键技术项目发现的影响因素,能有效对其项目发现过程进行支撑。在总结知识聚合一般过程、分析航空领域重大关键技术项目发现特点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知识聚合过程的航空领域重大关键技术项目发现模型;通过访谈分析、问卷调查等方式总结航空领域重大关键技术项目发现的影响因...  相似文献   
960.
石巍  宁涛  陈志同 《航空学报》2014,35(12):3470-3479
利用环面工具加工过渡曲面时经常发生整体干涉,主要原因是缺乏对复杂环面工具加工复杂曲面时刀位可行域的研究。虽然采用常规的优化方法在大范围内对可行刀位进行搜索是可行的,但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为了避免刀具与过渡曲面的干涉并同时提高加工效率,研究了一种更加符合此区域结构特点的刀位优化算法,使得叶根过渡曲面得以无干涉地整体宽行加工。通过对典型叶根过渡曲面的可行刀位进行研究,发现其可行域形状为盾形,且行宽最大的刀位位于该盾形区域的两个底部边界上,有时位于该边界的端点上。根据该原理提出一种最优刀位搜索方法——沿着盾形区域底部边界搜索,应用最优化的刀位可行域以获得高的加工效率。以某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叶根过渡曲面为例进行了刀位优化计算、仿真和加工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叶根过渡曲面加工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