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4篇 |
免费 | 482篇 |
国内免费 | 14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060篇 |
航天技术 | 183篇 |
综合类 | 97篇 |
航天 | 3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88篇 |
2021年 | 74篇 |
2020年 | 75篇 |
2019年 | 75篇 |
2018年 | 70篇 |
2017年 | 79篇 |
2016年 | 57篇 |
2015年 | 65篇 |
2014年 | 66篇 |
2013年 | 65篇 |
2012年 | 108篇 |
2011年 | 109篇 |
2010年 | 84篇 |
2009年 | 101篇 |
2008年 | 100篇 |
2007年 | 99篇 |
2006年 | 82篇 |
2005年 | 51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51.
852.
为了研究一种RP-3航空煤油的五组分模拟替代燃料(包含摩尔分数为14%正癸烷、10%正十二烷、30%异十六烷、36%甲基环己烷和10%甲苯)的燃烧特性,在定容燃烧装置中对初始温度390K、400K和420K,初始压力0.1MPa和0.3MPa,当量比0.8-1.5的该五组分混合燃料进行了层流燃烧特性的试验。通过对火焰照片进行边界提取和测量,获得了火焰面发展规律、马克斯坦长度和层流燃烧速率,并将试验结果与RP-3航空煤油的层流燃烧速度进行了对比,得出结论:温度升高会促进球形火焰面的传播;压力升高或混合气过浓和过稀都不利于五组分混合燃料的火焰传播。在本文的试验工况下,温度对火焰前锋面不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随着当量比增加,马克斯坦长度减小,质量扩散的作用逐渐增强而使火焰面变得不稳定;压力升高使火焰前锋面的不稳定程度明显加剧,表现为初始压力较高时火焰面破碎情况严重并出现大量细胞状结构。五组分混合燃料层流燃烧速度的峰值出现在当量比1.2左右,偏离该当量比时,火焰传播速度随着偏离量逐渐减小。通过与RP-3航空煤油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在试验工况下,该五组分混合燃料与RP-3航空煤油的层流燃烧速度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53.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SRM)强耦合、强非线性、难以精确解析建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预处理的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建模方法。首先通过传统直流脉冲法测量一个电周期内SRM静态电磁特性,获取建模样本数据;其次充分利用电机先验知识,通过可以初步反映SRM非线性特性的磁链和转矩解析表达式对实测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并作为BP神经网络新的输入,降低神经网络拟合误差。与传统BP神经网络建模的对比结果显示,引入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BP神经网络节点数量,增强神经网络泛化能力,提高神经网络建模精度。 相似文献
854.
855.
针对月面综合钻进试验台模拟月壤利用率和试验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主动送土试验台的设计方案,满足月面钻采作业机具的取芯特性专项验证需求。该方案利用无轴螺旋作为模拟月壤传送的核心部件,采用集成料斗实现难流动物料连续送料的功能,通过无轴螺旋转动主动将模拟月壤垂直送入取芯机构,代替综合钻进试验台钻取月壤的作用,可以实现多种级配模拟月壤的定量和定压输送。为了验证设计参数的正确性,利用EDEM离散元分析模拟月壤输送特性,并开展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以无轴螺旋作为主动送土机构的核心单元,可实现主动送土试验台自主、高效率地进行模拟月壤输送模拟多种取芯工况,为工程部门钻采作业机具研制定型提供性能参数验证的依据。 相似文献
856.
智能航迹推算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模糊滤波法用于补偿磁罗盘测量值中的低频干扰。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新的滤波方法 :模糊 -补偿滤波法 ,以消除磁罗盘测量值中各种干扰的影响。仿真表明 :在较长的时间内 ,采用模糊 -补偿滤波法的航迹推算系统的航向估值误差和位置误差均较小。 相似文献
857.
空间信息对抗中的单星对卫星无源定位跟踪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空间信息对抗中的侦察卫星变轨和对地面“静默”等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T(Unscented Transform)变换的UKF(Unscented Kalman Filtering)滤波跟踪方法,实现了单个侦察卫星仅仅测量角度对辐射卫星的轨道的无源跟踪和定位,经过计算饥仿真表明,仅仪利用单个卫星对卫星只测角定位是可能的,且在测角精度较高时,该方法的轨道跟踪精度可达1公里以内。 相似文献
858.
859.
为了验证等离子体合成射流对超声速流动的流动控制和减阻效果,在考虑热完全气体效应的情况下,工程拟合等离子体热力学属性和输运系数,利用能量源项模型对超声速平板和球头等典型流场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取得了与实验较为一致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马赫数为2的超声速平板流动,等离子体合成射流能有效干扰边界层的发展,并诱导产生一系列大尺度结构;对于马赫数为3的球头流场,等离子体合成射流能显著改变激波脱体距离与球头的阻力特性;在放电后第1个周期内,合成射流能使球头平均阻力降低6.3%,而在射流峰值情况下使阻力降低32.0%,激波脱体距离增加2倍,实现了激波控制和流动减阻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