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40篇 |
免费 | 1154篇 |
国内免费 | 38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524篇 |
航天技术 | 461篇 |
综合类 | 291篇 |
航天 | 80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8篇 |
2024年 | 93篇 |
2023年 | 135篇 |
2022年 | 228篇 |
2021年 | 216篇 |
2020年 | 208篇 |
2019年 | 199篇 |
2018年 | 198篇 |
2017年 | 216篇 |
2016年 | 177篇 |
2015年 | 171篇 |
2014年 | 203篇 |
2013年 | 195篇 |
2012年 | 217篇 |
2011年 | 207篇 |
2010年 | 169篇 |
2009年 | 159篇 |
2008年 | 166篇 |
2007年 | 169篇 |
2006年 | 141篇 |
2005年 | 132篇 |
2004年 | 118篇 |
2003年 | 93篇 |
2002年 | 84篇 |
2001年 | 77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51.
252.
253.
254.
低速离心压缩机旋转失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某低速离心压缩机无叶扩压器壁面静压波动和内部流场进行了详细的试验测量,重点研究了小流量工况下的不稳定流动和旋转失速.在试验中,首先使用高频动态压力传感器获得了不同流量工况下扩压器前盖板处的静压波动,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频谱分析,以确定旋转失速起始工况点和不同小流量工况下的失速频率.然后使用PIV测速设备详细测量了在失速条件下,无叶扩压器及叶轮流道内部的流场变化.试验丰富了对低速离心压缩机旋转失速流动现象的认识,为设计高性能的离心压缩机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255.
中俄联合火星电离层星-星掩星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越强 杜起飞 朱光武 吴季 陶鹏 白伟华 赵华 胡雄 吴小成 郑建华 A S Kosov T K Breus V M Gotlib A M Krymskii A V Zakharov 《空间科学学报》2009,(5)
中俄联合火星星-星掩星探测是人类首次在火星空间环境进行此类的联合试验。用于探测火星电离层的星-星掩星技术较以前星地间的探测技术相比,有可接收高信噪比信号,反演精度高,可探测火星上太阳天顶角大于43°,或者小于138°的区域电离层等优点。本文介绍了中俄联合火星星-星掩星探测方案、基本原理,给出了主要技术指标、地面模拟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256.
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高分辨率、全天候等优点,是提高精确制导武器制导精度的有力工具。制导精度是精确制导武器的重要性能指标,影响SAR制导系统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实时图的获取误差及预处理误差、图像匹配误差、惯导测量误差、SAR制导特殊弹道引起的导航制导的误差。概述了SAR图像匹配制导系统精度的相关研究,对比和分析了这些研究和结论,指出了该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57.
在飞机装配中,要求调姿基准点距离误差和最小以及各点距离误差满足容差条件。以往的飞机位姿评估算法注重距离误差和最小,可能出现调姿基准点的距离误差不满足容差约束的情况。为了求解在满足容差约束条件下的距离误差和最小的飞机位姿参数,提出一种新的优化模型,将带容差约束转化为带惩罚函数,与距离误差和一同作为优化目标,采用求解约束优化问题的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在上述算法上进一步改进,通过动态改变约束参数来加强约束条件,可以通过迭代方式进一步减小飞机调姿基准点最大距离误差。仿真算例和蒙特卡洛分析证明,求解约束优化的粒子群算法和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在求解飞机位姿评估问题时,求解得到的调姿测量点最大误差小于奇异值分解法。 相似文献
258.
259.
航天员太空飞行中,需要改变自身位置与朝向以完成不同的作业任务,当其无法触碰到手脚限制器等借助物时,会涉及通过自身动作的转换产生人体旋转的问题。为此,首先基于Roberson-Wittenburg方法建立了人体动力学方程,据此提出能够使得人体转动的肢体操作方法,然后采用悬吊法模拟太空失重环境,对比不同控制方法产生的旋转作用效果,发现肢体旋转时与身体的夹角和肢体旋转速度是影响人体旋转完成时间和关节力矩的主要因素,最后结合推荐动作与实验结果提出空间姿态变换运动的操作建议。结果表明本文推荐动作有一定的优越性,对航天员处于太空中的自旋转运动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60.
微下冲气流是最危险的低空风切变形式,为在起降阶段安全穿越该气流,飞翼布局的无人机控制律应具有快速响应能力和良好的鲁棒性。针对大展弦比飞翼布局无人机舵面附加升力大和低速状态俯仰操纵效能低的特点,提出了舵面附加升力和机体气动力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案,改进了以输出误差为参考量的非线性指令分配策略,设计了基于迎角保护的指令分配策略。将风干扰和模型的不确定性视为未知扰动,采用自抗扰控制(ADRC)理论设计飞翼布局无人机非线性控制律,使之对风干扰和模型的不确定性进行估计补偿。仿真结果表明,复合控制与ADRC相结合的方法加速了航迹倾角的单位阶跃响应速度,使上升时间缩短了64%,同时能够实现对风干扰的有效观测和补偿,使高度损失低于2m;能够在风切变中有效保护迎角,使其维持在5.5°以内。因此,该方法能够为飞翼布局无人机安全平稳地穿越微下冲气流提供一种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