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1篇
  免费   465篇
  国内免费   334篇
航空   1400篇
航天技术   395篇
综合类   209篇
航天   54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基于双目视觉的航天器间相对位置和姿态的测量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庆君  胡修林  叶斌  钟山 《宇航学报》2008,29(1):156-161
在光学测量基本原理上建立了双目视觉测量模型,提出了基于双目视觉的航天器间相对位置及姿态的测量方法,并对测量系统中的误差进行分析,得到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获得的航天器间相对空间位姿信息的精度能满足航天测控要求,对航天器在轨实时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12.
高精度磁悬浮CMG框架测角的快速最优估计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冬  房建成 《宇航学报》2008,29(3):943-946
为了提高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MSCMG)框架系统的速率伺服精度,克服旋转变压器的测角精度有限的缺点,提出一种高精度MSCMG框架测角的快速最优估计算法。该算法根据旋变角位置信号对位置和速度信号进行实时滤波估计,从而抑制信号中的随机噪声,通过改进的滤波增益确定方法降低了算法复杂度。最后该方法在DSP上实现,实验证明其有效可行,提高了测角精度,实现了由低精度传感器获得高精度速率伺服的性能。
  相似文献   
913.
层层组装法制备NC-BA-RDX包覆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RDX为核心物质、NC为最外层、高分子键合剂LBA-201为中间层,利用层层组装(LBL)技术制备了NC-BA-RDX包覆球。实验研究了真空度和搅拌速度对包覆效果、包覆球假密度和粒度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DSC热分析对包覆球进行观察和分析,并测试了推进剂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层层组装后得到样品基本呈球形,粒径分布均匀,结构致密,流散性好;采用缓慢升高真空度和温度的方法驱除溶剂得到效果较好的包覆球,实验得到适宜的驱溶时间为20~25 min;搅拌速度从700 r/min增加至2 000 r/min时,包覆球的中位径d50从386.7μm减小至18.4μm,分布宽度(SPAN)值从0.334减小至0.107,实验得到的适宜搅拌速度为1 500~1 800 r/min;包覆球的融化吸热峰强度明显减弱,峰温降低1.7℃,同时分解放热峰温升高4℃,分解热(ΔH)减少142 J/g。推进剂低温(-40℃)延伸率提高111.9%,高温(50℃)延伸率提高51.3%,高低温最大抗拉强度分别提高0.62 MPa和3.24 MPa。  相似文献   
914.
介绍了一种可提高非球曲面超精密加工机床的轮廓跟踪精度的误差补偿控制方法。该轮廓补偿控制器是机床轮廓位置伺服系统的一部分,它以二次曲线代替原微直线段来逼近给定轮廓,可提高系统的轮廓逼近精度,并减小插补数据不连续对伺服系统的冲击,从而最终提高轮廓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915.
徐栋  夏朝阳  叶桃红 《推进技术》2017,38(5):1084-1092
基于多维条件映射(MMC)模型的稀疏拉格朗日粒子模拟是一种湍流混合及燃烧模拟方法。为进一步推进MMC模型的应用,针对现有MMC混合模型参数不精确、通用性差以及模拟结果受拉格朗日粒子密度影响较大的问题,以混合物分数为参考变量,改进了小尺度混合模型并修正了标量混合时间尺度;提出了与流场当地混合特性有关的拉格朗日粒子加密方法。为验证新模型及粒子加密的有效性,开展了湍流圆管射流混合的大涡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MMC模型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及精确性;拉格朗日粒子经过加密后大大提高了模拟准确性。  相似文献   
916.
周伟静  洪延姬  叶继飞 《推进技术》2017,38(6):1434-1440
比冲是评价激光微推进性能的重要指标,比冲的精确测量有助于分析激光与工质的烧蚀耦合机理,也有助于激光烧蚀微推力器的设计。为了对激光烧蚀工质比冲参数进行直接测量,采用垂直运动的扭摆模型,使单脉冲激光烧蚀工质产生的冲量与烧蚀质量引起的重力同向作用和异向作用各一次的方式获得相应冲量和烧蚀重量,从而可以直接获得比冲。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每次扭摆转角最大峰值和达到最大峰值之前的转角测量值可得到冲量,根据每次扭摆转角的稳态转角均值可得到工质烧蚀重量,结构设计中,横梁的结构尺寸是扭摆的设计关键。提出一种可以同时测量出单脉冲激光烧蚀工质产生的冲量和相应烧蚀重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17.
研究了电子束选区熔化增材制造Ti-48A1-2Cr-2Nb合金的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A1含量的烧损导致显微组织呈现不均匀性,沉积态材料由较大的γ晶粒和被α2晶粒钉扎的链状细小γ晶粒组成.γ相占据89%的体积,但并未显示出明显织构;而α2相显示出14.1倍随机值的(0001)织构,其c轴与沉积方向平行.沉积态材料的室温抗拉强度达到503MPa,而塑性为0.热等静压与热处理后的材料强度稍有下降,但延伸率获得较大改善.直到800℃,双态组织TiAl-4822材料的抗拉强度仍在460MPa以上,而全片层组织材料则维持在400MPa以上.  相似文献   
918.
叶鹏  李山  何淼  王刚  韩月  孙峰 《航空动力学报》2017,44(12):84-93
从电力系统运行的一般原理出发,开展风储孤网系统小信号稳定和动态稳定的研究,保障局部地区供电可靠性。基于特征值分析法和李亚普诺夫线性系统稳定性判据,对风储孤网系统小干扰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风储孤网系统储能单元基于下垂控制模式的储能逆变器控制策略,并根据风储孤网系统各模块的控制策略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基于特征值分析法进行风储孤网系统各模块数学模型的小干扰稳定性分析,并根据李亚普诺夫线性系统稳定性判据进行风储孤网系统的稳定性判断;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风储孤网系统仿真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风储孤网系统能够实现稳定运行,与小干扰稳定性分析得出的结论一致。研究成果可为风储孤网系统的运行稳定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19.
周胜兵  王栋  马虎  刘道坤  夏镇娟  李帅 《推进技术》2017,38(11):2634-2640
为了研究氧化剂喷注面积对旋转爆震波传播特性的影响,验证不同氧化剂喷注面积下旋转爆震发动机起爆的可行性,通过改变氧化剂喷注面积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发动机采用环缝-喷孔式喷注结构,燃料为H_2,氧化剂为空气。实验结果表明,旋转爆震发动机可以在较宽范围的氧化剂喷注面积下稳定工作;氧化剂喷注面积与燃烧室横截面积比为0.13的条件下获得了最佳实验结果,爆震波传播频率为3.97~4.29kHz,传播速度为1610.76~1832.47m/s,峰值压力脉动强度均小于30%。对比了不同当量比条件下爆震波的传播过程,结果表明,在面积比大于0.27的情况下,提高燃料和氧化物的当量比可获得稳定的爆震波。分析轴向位置上爆震波峰值压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氧化剂喷注面积的变化影响轴向位置上爆震波压力的分布。  相似文献   
920.
研究了2D-C_f/Si C复合材料在空气中,温度分别为700℃和900℃,蠕变应力分别为50MPa、75MPa和100MPa条件下的蠕变断裂及损伤机理。运用拉森-米勒参数法拟合材料的蠕变断裂时间,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其微观组织和断口形貌以进一步揭示其蠕变断裂机理。结果表明:2D-C_f/Si C复合材料的蠕变断裂寿命与温度和应力密切相关,较高温度或应力会降低材料的蠕变断裂寿命;在蠕变过程中,材料除发生应力损伤外,还会发生氧化损伤;2D-C_f/Si C复合材料的氧化损伤比应力损伤对蠕变断裂时间有更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