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90篇
航空   275篇
航天技术   145篇
综合类   81篇
航天   119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01.
设计了一种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减振的环形颗粒阻尼器。为研究颗粒阻尼器的减振性能,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附加颗粒阻尼器以及不加颗粒阻尼器的涡轮泵模型,计算过程中采用结构阻尼系数来描述颗粒阻尼器的阻尼特性。仿真结果表明.颗粒阻尼器能够显著降低涡轮泵的振动,并且对涡轮泵的动态特性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602.
王燕霜  邓四二 《航空学报》2009,30(2):220-225
模拟航空发动机轴承多种工况,测量了润滑油的拖动系数,并利用多种流变模型对拖动系数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弹流工况下,航空润滑油在滑滚比较小时表现为黏弹性,滑滚比较大时表现为黏性;流变模型的选择对于拖动系数的计算结果具有重要影响;不适合采用牛顿模型来预测弹流工况下润滑油的拖动系数;目前为止,在整个工况范围内采用Johnson-Tevaarwerk模型预测润滑油的拖动系数精度较高,但热效应较显著时预测热效应区的拖动系数有较大误差,该模型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03.
研究了软性连接条件下线振动试验辨识惯导平台陀螺参数的方法。由于在此条件下原始模型不便用于辨识参数,为此提出了平台漂移的平均模型。对比静态模型指出了线振动对模型参数辨识的实质作用。由于利用平均模型来辨识平台参数存在参数冗余的局限性,因此利用两组不同幅值的线振动试验数据来进行辨识。最后验证了这种辨识方案不仅避免了静态条件下高阶陀螺参数难以收敛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平均模型中参数冗余的局限性问题。  相似文献   
604.
等重量空心盘冷气布置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双辐板涡轮盘(即空心涡轮盘)腔内的流动和换热结构.在空心涡轮盘与实心涡轮盘重量一定的前提下,按照转静腔和旋转腔冷气进气位置不同,提出几种组合进气方式的空心涡轮盘冷却结构,即:中心进气转静腔+中心进气旋转腔、中心进气转静腔+高位进气旋转腔、高位进气转静腔+中心进气旋转腔以及高位进气转静腔+高位进气旋转腔.计算结果表明:中心进气转静腔+高位进气旋转腔结构、高位进气转静腔+高位进气旋转腔结构与等重量实心盘及其它空心盘结构相比具有较好的换热效果,同工况下涡轮盘体积平均温度和最大径向温差在空心盘各结构中较低,但阻力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605.
高阶精度线性耗散紧致格式的渐近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献〔2〕提出的高阶精度线性耗散紧致格式,(DCS)能较好地抑制高波数振荡。本文进一步研究表明:内点耗散参数α能够控制耗散紧致格式DCS3和DCS5的渐近稳定性,边界格式参数α1和α对以上格式的渐近稳定性的影响是次要的,并给出了 些参数的取值范围。通过平面可压缩Couette流的稳定性数值模拟表明,当格式DCS5满足渐近稳定性要求且具有耗散时,计算结果与线性稳定性分析的结果十分吻合,否则,会出现较  相似文献   
606.
介绍了在精密蜗杆的加工生产过程中能实现多种模数蜗杆齿厚检测的一种新型专用装置的设计。该装置是基于数显千分尺和深度游标卡尺相结合 ,并据不同模数的蜗杆而配以不同直径的量棒来实现其蜗杆加工过程中的齿厚检测 ,达到控制齿厚偏差的目的  相似文献   
607.
给出一种新型紧凑的带陷超宽带印刷单极子天线,天线由圆形辐射贴片和有限接地平面组成。天线输入端驻波比小于2的带宽覆盖3.38-20GHz频率范围,具有16.62GHz的绝对带宽和142.7%的相对带宽。在整个频带范围内,方向图日面近似全向且对称。仿真与测量结果验证了该天线的优越性,该天线可以方便用于超宽带无线通信领域。  相似文献   
608.
Surface accuracy analysis of large deployable antenna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performs an analysis to the systematic surface figure error influenced by three factors including errors of faceted paraboloids, fabrication imperfection and random thermal strains in orbit. Firstly, the computational formulas for root-mean-square surface deviations caused by these factors are presented respectively. The stochast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applied to derive the computational formulas of fabrication imperfection and random thermal strains, by which the sensitivity of surface accuracy to component imperfection can be revealed. Then the Monte Carlo simulation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obtain the surface figure by sampling test on random errors. Finally, the analytical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research on the surface figure error of AstroMesh deployable reflecto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iations between the root-mean-square surface errors calculated by the proposed formulas with less consuming time and those by the Monte Carlo simulation method are less than 2%,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efficient and receivable enough to analyze systematic surface figure error of a large deployable antenna. Moreover, further investigation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face RMS deviation and the antenna parameters including aperture and the number of subdivisions are presented in the end.  相似文献   
609.
通过静态装置,研究了不锈钢经表面磷化、酸洗钝化以及电解钝化后对超临界压力下航空煤油RP-3热氧化结焦的抑制效果,并对表面钝化层的耐久性做出评估.研究发现,不锈钢的钝化膜层有效地降低不锈钢表面催化活性,按结焦抑制效果排序为:电解钝化>酸洗钝化>磷化;化学稳定性好、耐蚀性强的钝化膜层会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按钝化膜耐蚀性排序为:电解钝化>酸洗钝化>磷化;综合结焦抑制效果及化学稳定性两个因素考虑,电解钝化为最佳表面钝化方案,但其在高温高腐蚀的煤油环境下长时间实验时易失去钝化效用.  相似文献   
610.
旋转叶片尾缘通道的换热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旋转和静止状态下带交错肋和柱肋的涡轮叶片尾缘通道的换热特性.通道截面为楔形,交错肋段上下表面肋错开布置,节距比约为7,柱肋段包含大小两排扰流柱.在实验雷诺数为6 100~33 000,旋转数0~0.6的工况下对比分析了尾缘通道交错肋段和柱肋段的旋转静止换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静态下,交错肋段前后缘面存在换热差异,且该差异沿程减小;在交错肋充分发展段,旋转增强了后缘面的换热,削弱了前缘面的换热;交错肋段前后缘面叶间处换热旋转下均得到增强;旋转下柱肋段的过渡段尺度减小,换热最强点向低半径处偏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