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9篇 |
免费 | 57篇 |
国内免费 | 9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75篇 |
航天技术 | 151篇 |
综合类 | 81篇 |
航天 | 1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36篇 |
2010年 | 31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592.
本文给出了V形壁面热膜测量物面摩擦应力的方法研究。实验表明该技术对三维湍流边界层中的摩阻测量是一类有效的方法。从本实验的数据可以看到,壁面热膜在二维湍流边界层中得到的校测函数能够直接用于三维湍流边界层的摩擦应力测量。 相似文献
593.
地空数据链作为大型民机的标准配置,在我国自主研制大型民用客机的过程中需要深入、全面地了解和掌握。鉴于当前地空数据链设备仅有国外个别厂商提供,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积累较少,针对地空数据链的基本问题,开展了以ARINC-618协议为核心的地空数据链的传输信号和译码等基础研究,并以过境飞机的ACARS信号为基础进行了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594.
在研究产品设计和产品设计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支持产品设计过程动态管理的参数面模型。对产品设计的参数组织和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参数面模型支持下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95.
采用高温拉伸试验,研究了Ti-0.2Pd在600~800°C,应变速率10-4~10-1s-1的高温流变行为。获得了流变应力与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的依存关系以及变形激活能Q为100.9kJ.mol-1,应力指数n为4.8。建立了Ti-0.2Pd合金热变形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96.
597.
模拟航空发动机轴承多种工况,测量了润滑油的拖动系数,并利用多种流变模型对拖动系数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弹流工况下,航空润滑油在滑滚比较小时表现为黏弹性,滑滚比较大时表现为黏性;流变模型的选择对于拖动系数的计算结果具有重要影响;不适合采用牛顿模型来预测弹流工况下润滑油的拖动系数;目前为止,在整个工况范围内采用Johnson-Tevaarwerk模型预测润滑油的拖动系数精度较高,但热效应较显著时预测热效应区的拖动系数有较大误差,该模型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98.
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计算了理想脉冲爆震发动机(PDE)单次爆震的性能参数,并和Wintenberger半分析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了圆环形障碍物阻塞比和节距内径比对空气流动损失和脉冲爆震发动机单次爆震性能的影响,并与连续的多脉冲爆震实验的相关结果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冲量和Wintenberger半分析模型得到的冲量非常接近,佐证了数值模拟方法和结果的正确性;障碍物阻塞比增大、节距内径比减小或进口速度增大,空气流过障碍物时的总压恢复系数减小,流动损失增大;障碍物阻塞比增大,单次爆震的体积比冲减小,单位燃油消耗率增大,性能降低;当阻塞比为41%时,体积比冲为理想爆震管体积比冲的92%,损失了8%;障碍物节距内径比增大,单次爆震的体积比冲先减小后增大,而单位燃油消耗率先增大后减小,不同节距内径比的体积比冲为理想爆震管体积比冲的94%左右,不同节距内径比对性能影响规律与多次脉冲爆震实验结果趋势符合。 相似文献
599.
Yuanyong Deng Jingxiu WangGuoxiang Ai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includes Cospar's Information Bulletin, Space Research Today)》2009
The nature of a magnetic element, the elemental structure of the solar magnetic fiel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ysteries in solar physics. In this paper, we will discuss the requirements of magnetic element detection, such as spatial resolution and magnetic sensitivity. By these discussions, we conclude that it is almost impossible to detect magnetic element with currently used ground-based telescopes and techniques. The proposed Space Solar Telescope, a one-meter Chinese space project, can match these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600.
异步电机直接力矩控制中定子磁链自适应观测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提高直接力矩控制系统中定子磁链的观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定子磁链自适应观测器。该观测器在观测定子磁链的同时也辨识了随温度变化的定、转子电阻。该观测器的稳定性利用波波夫理论进行了严格的证明,其鲁棒性和观测效果也通过数字仿真得到充分的证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