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52篇 |
免费 | 429篇 |
国内免费 | 178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996篇 |
航天技术 | 212篇 |
综合类 | 95篇 |
航天 | 35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篇 |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60篇 |
2022年 | 93篇 |
2021年 | 105篇 |
2020年 | 92篇 |
2019年 | 64篇 |
2018年 | 86篇 |
2017年 | 82篇 |
2016年 | 62篇 |
2015年 | 97篇 |
2014年 | 70篇 |
2013年 | 77篇 |
2012年 | 79篇 |
2011年 | 79篇 |
2010年 | 80篇 |
2009年 | 80篇 |
2008年 | 72篇 |
2007年 | 67篇 |
2006年 | 74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40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太阳活动与空间坏境紧密相关,大耀斑会引起空间环境的剧烈扰动.太阳活动预报便成空间环境预报的基本依据.太阳预报水平长期以来提高缓慢,太阳物理学家皆有共识,寄希望于物理预报的进展,但举步维艰.近来,“太阳活动的行星潮汐效应”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1)[1,2],引潮力可以触发耀斑,从而,利用这类效应发展物理预报技术,呈现良好前景.“太阳耀斑发生率按行星引潮力的分布”已有几个具体结果,表面看来,其间似乎有出人需予澄清.1972年,董土仑和林柏森发现1958-1968年94个质子耀斑的发生率在其目面经度处(活动经度上)技引潮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GTF发动机低压转子系统突加不平衡瞬态响应问题,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考虑啮合单元、行星架单元、膜盘联轴器单元的多体接触、多转子耦合动力学模型,介绍了考虑非线性因素下突加不平衡瞬态响应计算方法,求解了低压转子系统的突加不平衡瞬态响应,并分析了关键部件刚度对突加不平衡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风扇转子发生突加不平衡时,各部件均表现为振动幅值突增,后迅速趋于稳定,低压涡轮转子发生明显拍振,突加不平衡载荷主要由行星架结构和第1.5支点刚性支承承担;行星架刚度主要影响风扇转子突加不平衡响应、第1.5支点和行星架处的外传力;膜盘联轴器刚度主要影响增压级突加不平衡响应、转子在突加不平衡之后稳定运转情况。 相似文献
13.
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收入的增长是关系国家和社会利益的一件大事。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前提下,根据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理念,分析农业的特性,得出农业具有先义务性,存在权利与义务非对等性的现象,以此揭示农业补贴得以存在的本质内涵,即弥补这种先义务性,寻求权利与义务的数量等值。最后得出必须通过建立完善的农业补贴法律制度,达到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保证正当权利的实现,使其获得正当利益,最终使社会正义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4.
15.
16.
利用NI 的PXI-6281高速数据采集卡来完成角速度波动信号的采集,借鉴信号失真度的概念,分析角速度反馈信号的基波和高次谐波大小,求取高次谐波与基波幅值比,作为角速度波动率. 相似文献
17.
18.
针对机载板翅式散热器在结构设计时传热和压降的极端工况点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考虑多工况约束条件的散热器结构优化算法。建立了散热器计算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基于遗传算法(GA)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建立了改进的GA-PSO算法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考虑了散热器工作包线作为入口参数,通过不断改进散热器结构参数,确保散热器在不同入口参数下计算得到的传热和压降都能够满足约束条件。结果表明:与GA算法和PSO算法相比,GA-PSO算法在解决多工况优化问题时具有更强的全局寻优能力和收敛性,得到的优化结果在限定体积内质量最小,最小质量达3.91kg,与优化前相比降低了14%,同时也保证了散热器在工作包线内任意工况下压降和传热均满足约束要求,验证了基于GA-PSO算法的散热器多工况优化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FANG Yanzhi 《飞机工程》2006,(3):32-40
根据国外资料和实际工作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军、民机整体油箱渗漏故障的检查,渗漏等级的确定,渗漏部位的分类、修理状态和修理要求,外部修理和内部修理技术及修理密封剂,为军、民机制定渗漏标准、提出渗漏修理要求和进行渗漏修理提供了参考资料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热电偶测温技术系统测定了6mm6082铝合金双轴肩搅拌摩擦焊试板各特征点的温度变化曲线,分析了双轴肩搅拌摩擦焊过程中焊接试板不同区域的温度场分布特征。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搅拌头上、下轴肩同时产热,比传统搅拌摩擦焊产热量大,且热输入方式及试板接触散热条件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其稳定焊接速度较大,从而导致双轴肩搅拌摩擦焊试板温度场分布特征与传统搅拌摩擦焊明显不同。双轴肩搅拌摩擦焊过程分为加速焊接和稳定焊接两个阶段,起始阶段,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靠近起始端测温点的温度逐渐升高,而远离起始端各测温点的温度升温则非常缓慢,当焊接速度达到较高的稳定焊接速度,搅拌头接近后续各测温点时,其温度值瞬间急剧升高,然后随着搅拌头的远离,温度值逐渐下降。不同区域测温点温度测试结果显示,靠近下轴肩试板测温点的温度高于靠近上轴肩试板、后退侧的温度明显高于前进侧;与单轴肩搅拌摩擦焊接试板相同,距离焊缝越近的位置温度上升和下降的越剧烈,峰值温度越高;焊接速度提高,各测温点的峰值温度依次降低,随着测温点远离焊缝中心,焊接速度对其温度分布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