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3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153篇
航空   935篇
航天技术   162篇
综合类   116篇
航天   26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介绍了应用于吸气式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载器的RBCC动力,根据动力学和运动学方程及地球物理方程式,利用数值积分方法,计算并比较了采用RBCC动力水平起飞、垂直起飞及纯火箭动力垂直起飞的运载器飞行弹道。计算结果表明,相比于纯火箭动力,RBCC动力有效地降低了运载器的燃料消耗量,但热环境明显要恶劣。  相似文献   
952.
展开式太阳板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板是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是行星探测车上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探测车的正常行驶和工作提供必要的电力支持.介绍了一种太阳板翻转机构,能有效地跟踪太阳照射角度,达到并保持其转动范围内的任意角度.基于Kirchhoff理论和Hamilton法建立了太阳板驱动展开过程和受力激励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展开和受力振动的动力学特性,得到了太阳板展开过程中扭杆驱动力矩曲线和太阳板的固有频率及振型,并通过ADAMS虚拟仿真和太阳板的振动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同时分析了太阳板受瞬时冲击的响应特性,得到了其响应曲线.  相似文献   
953.
腿式着陆器用缓冲器缓冲性能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各类腿式着陆器用缓冲器的特点及应用范围,为便于研究分析,根据缓冲器可以工作的次数,将缓冲器分为一次性缓冲器及重复性缓冲器,并对一次性缓冲器及重复性缓冲器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理想腿式着陆器用缓冲器应该满足的性能,为了对各种缓冲器的缓冲性能进行综合的评价,给出了4类缓冲器缓冲性能的评价方法.这些评价方法可以对腿式着陆器用缓冲器的缓冲吸能效果、可靠性、冲击平稳性、缓冲器自身的重量及体积、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等方面的性能进行分析,为腿式着陆器用缓冲器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分析了现有一次性缓冲器存在的不足,结合理想腿式着陆器用缓冲器的性能,对新型腿式着陆器用一次性缓冲器进行了构想.  相似文献   
954.
利用改进的Arcan夹具对HTPB固体推进剂在0°~90°之间的10个角度进行了剪切试验,研究了固体推进剂在不同剪切角度下的应力应变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加载角度的减小,拉伸作用逐渐被剪切作用取代,导致拉断应力、拉伸曲线斜率、断裂应变的减小;当拉伸角度为0°时,蝶形试件完全承受剪切作用,推进荆的剪切模量可通过对此时的数据进行相应转化得出.  相似文献   
955.
NPBA在黑索金表面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中性聚合物键合剂NPBA在RDX颗粒表面吸附的定量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RDX对NPBA的吸附量随平衡吸附时NPBA在硝化甘油中的质量百分含量Ce增加而迅速增加,当Ce达到0.275%时出现一平台,此平台一直延伸到0.837%处,随后吸附量随Ce增加而继续缓慢增加;吸附理论研究分析表明,Ce较小时形成单分子层吸附,随Ce的增加,转化成多分子层吸附;BET多分子层吸附模型能对吸附等温线作出较好描述.  相似文献   
956.
前体边条控制技术对航向静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飞机航向失稳时,垂尾所在的机身后体处于低能的翼身涡尾流中,效率降低,而机身前体则位于尚未干扰的气流中,在机身头部加前体边条,可以起到增加航向静稳定性作用。通过对一系列前体边条的试验研究,发现长度为机身总长3%的前体边条,可将全机航向失稳迎角提高约8°左右,且侧滑角越小,航向失稳迎角提高越多。通过测压和PIV试验数据可以发现,前体边条提高航向静稳定性,主要是由于前体边条产生边条涡,该涡主要影响机身前体,使得前体背风侧负压力值减小,从而导致前体截面不稳定偏航力矩减小,增加了全机的航向静稳定性。   相似文献   
957.
小型涡扇发动机燃油控制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型涡扇发动机DGEN380燃油控制规律为研究目标,使用解析法基于MATLAB平台建立其整机部件级稳态及动态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在旋转部件建模过程中使用工具获取特性数据,并绘制可以即时显示当前工作点/线的部件特性图;在稳态仿真时使用Newton-Raphson法和遗传算法2种方法求解发动机工作方程组,并对二者进行评估对比,针对遗传算法在发动机模型求解过程中的局限性对一般基础模型进行优化改进;在动态仿真时,采用欧拉法计算微分项。基于模型分析发动机燃油控制规律,并以发动机高度特性为例进行仿真计算。试验结果表明:Newton-Raphson法具有高精度和高速度,改进模型后遗传算法具有更好的适应性,模型及燃油控制规律的仿真结果较好地符合试验数据和理论趋势,对比误差小于3%。   相似文献   
958.
提出一种基于漏磁与磁阻系数迭代计算的参数设计方法,将软磁材料内部磁场的磁通密度非饱和作为约束条件,以满足最大悬浮力条件下的体积最小化为优化设计目标,通过循环迭代的方式计算各部分漏磁系数与磁阻系数,最后得到该三自由度混合型磁悬浮轴承各部分的结构参数.利用有限元电磁场分析软件对其进行三维电磁场建模与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参数设计方法及其结果的合理性与正确性.给出了静态起浮、悬浮、冲击、转速为30000r/min时转轴位移与控制电流的波形.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设计出的三自由度混合型磁悬浮轴承具有良好的悬浮特性.   相似文献   
959.
在当前“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前提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多是基于学生未来的社会就业,兼顾学生的心理成长的教育模式。但事实上。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首先应该是让学生发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那么,作为社会人培养的支点究竟在哪儿,其最佳实现途径是什么,都值得所有的教育人去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960.
航天器对接机构是完成空间在轨对接任务的核心机构,要保证成功完成对接任务,必须清楚掌握其对接过程动力学作用机理与表现。文章针对爪型对接机构的对接过程开展动力学研究,建立了考虑对接过程中的接触、摩擦及碰撞等非线性因素的对接机构动力学模型,进行对接过程的全程动力学仿真模拟,详细分析了对接过程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并从能量角度分析了缓冲器的工作性能,可为爪型对接机构的设计、对接初始条件确定和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