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7篇
  免费   545篇
  国内免费   253篇
航空   1428篇
航天技术   295篇
综合类   178篇
航天   45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471.
浦江一号卫星是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一颗快速响应型小卫星,于2015年9月成功发射,卫星质量347 kg,运行在高度481 km的太阳同步轨道.为高效、高精度识别定位地面大范围广泛而随机分布的电磁辐射目标,浦江一号卫星提出了基于单星电磁信号监测载荷与光学成像载荷综合应用的在轨自主任务规划方案.在轨应用表明:该设计解...  相似文献   
472.
针对处在高速旋转(哥氏力、离心力以及诱导产生的浮升力)状态下的涡轮转子叶片尾缘独特的几何结构(带扰流柱的楔形通道)和特殊的流动方式(径向进气侧向出流),采用实验的方法在实际工况参数范围内对其传热和流阻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雷诺数和旋转数的变化范围为20000~45000,0~0.155.实验结果表明:扰流柱的存在使得径向...  相似文献   
473.
高压捕获翼(HCW)构型是一种满足高速飞行器高容积、高升力、高升阻比的设计需求的新型气动布局.最近研究表明,HCW构型能够提高飞行器在连续流区的升力和升阻比,缓解飞行器设计中高容积率与高升阻比间的矛盾.为探究该气动布局在过渡流域(70~100 km)的气动特性,以一种楔—平板组合的高压捕获翼原理性构型作为模型,采用直接...  相似文献   
474.
计算风工程中几个关键影响因素的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近几年进行建筑计算风工程的实践与体会,并参考国内外的一些文献,本文给出了合理选取建筑数值风洞大小、最好采用SSTk-ω或BSL雷诺应力湍流物理模型及在建筑模型中的不同区域应按不同的网格尺度要求划分网格的建议;在CFX5软件平台中,对复杂的建筑体型,可选用非结构化网格和四面体单元,对流项的插值格式宜采用接近二阶的混合格式。还选取一立方体建筑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现场实测和风洞实验结果的比较对建议进行了验证。最后通过未受扰动数值风洞中入口边界条件的保持,给出了适用于我国建筑工程中A、B、C、D四类地面粗糙度类别的入口湍流边界条件,可参考采用。  相似文献   
475.
推力特性是发动机的重要特性,也是评价发动机喷管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而发动机的推力特性会随高度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的变化,同时,喷管型面和结构形式,也是影响其推力特性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外都在研究和优化发动机喷管的结构形式和型面,改善和提高喷管的性能.为了研究分析双钟形喷管和塞式喷管的高度补偿特性,需要进行地面模拟试验.为满足在FD-20A风洞中进行高度补偿喷管试验的需要,开展了高度补偿冷态模拟试验技术研究,对在冷态模拟条件下的喷流模拟技术、喷管推力测量试验技术和流动显示技术等进行了研究,满足了试验的需求.  相似文献   
476.
通过在细长体顶点处设置扰动块的方式使细长体的绕流具有确定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机翼对细长体头部侧向力特性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测压截面越靠近机翼顶点,受机翼的影响越大.在50°迎角以下,后掠翼对细长体头部侧向力特性的影响很小.在60°迎角时,后掠翼对细长体头部的侧向力特性影响较大,此时单独细长体的侧向力特性实验结果已不能直接应用于后掠翼身组合体了.  相似文献   
477.
相控阵天线集成化、小型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其收发组件具备更高系统的集成度、更小的成本及体积.收发组件中功率分配与合成网络的小型化需要微波基板电路与机壳大面积接地互联,并使用规格更小的SMP连接器,实现电气连接和信号传输.针对某型号相控阵天线收发组件,使用的尺寸为145 mm×160 mm的RO4350B微波基板和39个SM...  相似文献   
478.
为获得喷油杆通断循环供油工作模式下,供油瞬间燃油结焦速率陡增机理,本文建立起沿喷杆轴向的一维非稳态热-流-固耦合换热与燃油结焦计算模型.获得不同时刻壁温、油温与结焦速率等参数轴向分布.通过与连续供油模式下的结果对比,来分析供油瞬间灼热喷杆内壁对燃油热冲击的影响,以获得结焦速率陡增机理.结果表明:通断供油模式下,供油瞬间...  相似文献   
479.
Lean Blow-Off(LBO) prediction is important to propulsion system design. In this paper,a hybrid method combin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Da(Damk?hler) model is proposed based on bluffbody stabilized flames. In the simulated reacting flow, Practical Reaction Zone(PRZ) is built based on OH radical concentration, and it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critical zone that controls LBO.Da number is obtained based on the volume-averaged parameters of PRZ. The flow time scale(s_f)indicates the residence time of the fresh mixture flowing through the PRZ. It is obtain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length and volume-averaged axial velocity of the PRZ. The chemical time scale(s_c) indicates the shortest time needed to trigger the reaction of the mixture. It is obtained by commercial software CHEMKIN through monitoring the transient variation of the reactor temperatur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average Da number under different LBO conditions is 1.135(the Da number under each LBO condition ranges from 0.673 to 1.351).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flow time scale and chemical time scale are comparable. The combustion is in a critical state where LBO is easy to occur.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uel mass flow rate(the global fuel/air ratio increases from 0.004761 to 0.01095), s_f increases from 0.001268 s to 0.007249 s, and s_c decreases from 0.00124 s to0.00089 s. Accordingly, Da number increases from 1.023 to 8.145, which shows that the combustion becomes more stable. The abov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can properly predict the LBO limits of combustors, which provides important technical supports for combustor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相似文献   
480.
对车载中频高速同步发电机设计思路和设计特点进行阐述。根据设计思路和设计特点制造了试验样机,在制造过程中着重对磁极线圈的绑扎与固定、三相旋转整流器的内部结构做了改进。进行了电机性能的试验分析,对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验证,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这为同类电机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