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为深入揭示液滴在真空环境下的闪蒸机理,建立了真空闪蒸全过程、非均温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获得了各时刻液滴温度场及半径,并能够追踪结冰阶段的相变界面位置.通过开展液滴闪蒸的实验研究,观察了相变前后液滴的形态变化,并对数值模型进行了验证.基于数学模型,研究了液滴初始半径、初始温度、真空舱压力和结冰过冷度对闪蒸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真空舱压力是影响闪蒸过程的主要因素,且会影响最终平衡温度;初始半径主要影响预冷和冻结时间,而初始温度和结冰过冷度主要只影响预冷时间. 相似文献
132.
为改善叶片表面温度场,提高叶片气动效率,对燃气涡轮动叶进行了针对叶型以及冷却结构的气热耦合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对冷却结构以及叶型优化后,叶片表面最高温度降低13.64K,平均温度降低6.46K,尾缝冷气出口温度提升6.81K,尾缝出口马赫数由0.24增大至0.30,高温函数降低85.20%,气动效率提高0.58%。通过分析,对该涡轮动叶,尾缘第三腔冷气流动速度的增大及第三腔叶顶冷气低速漩涡区的缩小是减小叶片表面温度的主要因素;型面压差减小导致横向二次流损失的降低及三个截面马赫数减小导致的激波损失降低是减小气动损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3.
火星土壤既是火星表面探测活动的主要探测对象,也是表面探测器设计中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火壤的物理力学特性将直接影响着陆器着陆缓冲系统、火星车移动系统等的设计。此外,在着陆器和火星车等表面探测器的地面研制过程中,需要研制模拟火壤,形成模拟的火星表面环境,开展相关的着陆器着陆缓冲性能、火星车移动性能等验证试验。迄今为止,人类已经有多个探测器登陆火星,获取了大量的有关火壤的信息,也研制了多种模拟火壤。通过对已有火壤和模拟火壤的物理力学特性分析,梳理出火壤物理力学特性的参数范围,可为我国火星探测器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4.
为准确分析并确定飞机气动力从而获取飞机气动特性,根据民用飞机研制和性能飞行试验的研究需求,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飞机和发动机带动力三维流场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安装和非安装状态下发动机附近流场和其推力参数的变化,初步获得了发动机安装效应对尾吊式民机推力预测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基于流管假设的推阻力划分方法和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可以获得发动机安装前后的总推力、净推力、安装推力和各推力分量,其结果与发动机性能模型预测基本一致;在带动力条件下,对飞机可用推力的预测需仔细分析安装效应对发动机安装推力的影响,和非安装状态不同,安装状态下喷管气流易受机体/机翼/吊挂流场干扰,其上产生较为明显的压缩-膨胀-再压缩过程;对发动机安装和非安装状态内外涵喷管流动分析表明,出口气流的压力损失和摩阻差异可能是导致推力分量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5.
136.
飞机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飞机的性能指标实现,一直以来,不管是有人飞机还是无人飞机,质量问题都是飞机研发的关注重点,本文详细描述了美国的X-45C、X-47B、RO-4B、RO-180、MO-25 及俄罗斯S-70猎人等国外大质量军用无人机的研发背景及发展历程,说明了这些无人机的主要几何及质量参数,讨论并分析了这些大型无人机的最大飞机质量、使用空机质量、使用空机重心等特征质量的设计情况,尤其是从构型设计.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等方面详细说明了其减重设计情况,指出了我国的大型无人飞机的减重设计需要从飞机布局、结构选型、结构选材以及设备选取等方面加以考虑,并且要重视飞机的减重设计。 相似文献
137.
飞机重心包线是在综合权衡操纵性、稳定性、气动设计、结构设计和飞机装载等要求后确定的,在飞机设计实践中,需要进行重心修形,一是为了确保飞行安全,根据使用情况对飞机重心做出一些限制;二是为了降低有效载荷,实现结构减重;三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飞机最大起飞重量,挖掘飞机的性能潜力,提高竞争力。结合型号任务,分析了国内外军民用飞机,尤其是空客系列和波音系列飞机的重量与平衡资料,提出了重心修形的主要考虑因素,并结合重心包线左上角修形,举例说明了包线修形时的重量、结构、强度和起落架专业的相关考虑,给出了修形的必要条件、一种修形方法和具体的修形步骤,可以供后续型号设计参考。飞机重心包线修形也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通过不断迭代直到获得一个满足诸多要求的合理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138.
139.
基于DSP平台的航天器软件在轨维护实现方法研究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17,43(6):61-66
摘要: 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在空间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面对复杂的空间环境和长时间可靠运行的要求,基于DSP处理器平台的航天器软件,其在轨维护能力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一种DSP软件的航天器在轨动态维护方案,并提出两种在轨注入指令码的生成方法.该在轨维部方案通过在航天器软件中预埋钩子功能,经遥控指令注入在轨维护指令码,实现在轨运行软件模块的动态替换功能.通过系统测试,证明该方案的可行性,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0.
传统轨迹预测模型存在模型简化较大、考虑因素较少等问题。结合飞行轨迹连续性、时序性、交互性 的特点,提出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神经网络的轨迹预测模型,将入侵者的位置、姿态和两机的相对 信息同时作为轨迹预测模型的输入,更加符合真实轨迹变化规律;对建立的基于 Bi-LSTM 的轨迹预测模型采 用综合考虑动量和速度的自适应调整学习步长的学习算法进行训练;并与基于 Elman神经网络的轨迹预测模 型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基于 Elman神经网络的轨迹预测模型相比,所提模型在不同方向预测200 个点的平均绝对误差不超过4m,三维预测效果更优,可以较为准确地进行轨迹预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