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3篇
  免费   532篇
  国内免费   720篇
航空   2178篇
航天技术   937篇
综合类   758篇
航天   100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2篇
  1968年   1篇
  1967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稳定性和终态自运动是动力学优化中的难点.为了解决冗余度机器人动力学优化中的这些困难,深入研究了动力学优化和关节速度间的内在联系和矛盾,提出通过优化关节速度提高动力学优化的综合品质的思想,阐述了在线调节关节速度齐次项,同时改善稳定性和终态自运动的方案.仿真证实所提方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2.
γ-TiAl合金的显微组织对其蠕变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γ-TiAl合金显微组织与蠕变性能的关系,并用PST(Polysynthetically Twinned Crystal,简称PST晶体)晶体研究了片层界面相对于外力轴取向对TiAl合金蠕变性能的影响.认为影响该合金蠕变性能的主要显微组织参数是片层取向,γ体积分数,晶粒尺寸,片层宽度以及晶界形貌,并分析了它们与蠕变性能的关系.提出了如何控制以上显微组织参数,使得该合金具有最佳蠕变抗力.  相似文献   
953.
灰色灾变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灰色系统是信息不完全系统,不少论文提出了"灰数"、"灰平面"、"灰色统计"等一系列全新概念,为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全的数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处理方法.灰色方法即是对一些离散的原始数据采用累加生成及其逆进行处理,使之转化为适合用微分方程等方法来建模的有序数列的新方法.本文使用双向差分方法建立了一种灾变预测的灰色预测模型,并对某地区历年来的旱、涝灾数据进行灰色处理,进一步预测到旱、涝灾情将再发生的时间.最后分析了灰色预测模型的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954.
基于遗传算法(GA)的具有约束的飞行轨迹规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轨迹规划的一个最基本目标是规划飞机通过威胁空间并实现任务目标的飞行轨迹,这个轨迹需满足任务规划所确定的约束,这些约束包括:地形、威胁(静、动态)、燃油、时间、飞行性能等,构成了一个多维、多模态且具有组合爆炸的搜索空间,造成了轨迹规划的具有挑战性的难题。对基于GA的自适应搜索技术的轨迹规划方法和轨迹规划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用来解决满足约束条件最优飞行轨迹问题的描述方法。  相似文献   
955.
结合混合系统的研究对余度管理系统进行了形式化的分析和验证.采用的手段是时段演算技术及其扩展.首先进行形式化的需求分析,需求及其假设用时段演算表示,其次严格化地描述算法和参数的选取.在验证过程中,首先应用程序逻辑验证算法,算法的不变量以时段演算表示,最后在时段演算中验证整个系统的行为满足给定的需求.   相似文献   
956.
基于LMI的混合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镇定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混合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乃至镇定方法是混合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线性多模态切换系统是一类重要的混合系统。针对线性多模态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进行稳定性分析和鲁棒镇定的方法,通过求解一组线性不等式得出稳定性的判定条件,设计出的一组状态反馈控制律对系统的模态切换乃至有界模型不确定有鲁棒性。推导了控制律设计所对应的线性矩阵不等式组,并证明了其中的一致性关系,探讨了求解方法,应用实施也显示出该方  相似文献   
957.
多斜孔火焰筒壁冷却结构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数值模拟对多斜孔火焰筒冷却结构平板模型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吹风比、孔斜角、孔阵排列方式、复合角和孔结构对壁面绝热温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吹风比和孔斜角的大小对斜孔板的冷却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吹风比越大和孔斜角越小,冷却效果越好;孔阵的排列方式对冷却效果有一定的影响,长菱形分布优于正菱形分布;而孔偏角的引入则对冷却不利;与普通圆柱型斜孔相比,所提出的缩扩型斜孔在较低的吹风比下有利于改善冷却效果,而在大吹风比下则对冷却不利.   相似文献   
958.
减小配平损失对于提高飞翼布局升阻比和提升飞行控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基于离散伴随优化方法研究静稳定裕度对跨音速飞翼布局减阻优化的影响,分别开展10%,0%,-10% 三种静稳定性设计工况的优化研究。采用自由变形(FFD)方法对非结构表面网格进行参数化,以FFD 控制点为设计变量,通过求解流场和伴随方程得到灵敏度信息;采用序列二次规划SQP 算法获得控制点位移的梯度,然后经过多轮迭代得到优化构型。结果表明:在几何厚度和力矩配平的约束下,离散伴随优化方法可以显著提升飞翼布局的最大升阻比,三种工况下最大升阻比提高都在8% 以上;随着静稳定性裕度减小,定升力系数优化的巡航升阻比增量有所减小,当静稳定裕度为10% 时巡航升阻比提高了5.08%。  相似文献   
959.
为了改善电力系统在干扰信号下的稳定性,在单机无穷大电力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平方和方法的H_∞最优励磁控制设计方法。本文电力系统属于非多项式系统,而所提方法利用泰勒公式将非多项式系统等效转化为多项式系统,并保留高阶无穷小项。在给定扰动抑制率,以及利用平方和方法构造Lyapunov函数、控制器参数优化方面的优势前提下,可以将哈密顿-雅克比-伊萨克等式问题松弛为不等式约束表示的最优问题,最终结合策略迭代方法,实现了H_∞最优励磁控制器设计,提高了仿真的真实度。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最优控制器可以有效改善系统性能,增强系统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960.
Twin support vector machine(TWSVM)is a new development of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algorithm.It has the smaller computation scale and the stronger ability to cope with unbalanced problems.In this paper,TWSVM is introduced into aircraft engine gas path fault diagnosis.The generalization capacity of Gauss kernel function usually used in TWSVM is relatively weak.So a mixed kernel function is used to improve performance to ensure that the TWSVM algorithm can better balance a strong generalization ability and a good learning ability.Experimental results prove that the cross validation training accuracy of TWSVM using the mixed kernel function averagely increases 2%.Grid search is usually applied in parameter optimization of TWSVM,but it heavily depends on experience.Therefore,the hybrid particle swarm algorithm is introduced.It can intelligently and rapidly find the global optimum.Experiments prove that its training accuracy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lassical particle swarm algorithm by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