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3篇
  免费   531篇
  国内免费   717篇
航空   2160篇
航天技术   937篇
综合类   757篇
航天   99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2篇
  1968年   1篇
  1967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CAXA PLM构建型号研制设计工艺生产一体化数字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工制造业的行业特征和信息化发展趋势 军工制造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也是国家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研制、生产武器装备(包括系统、整机、零部件等)和具有明显军工高技术特色主导产品的制造业的总称.  相似文献   
232.
赵玲  季辰  刘子强 《航空学报》2015,36(4):1112-1118
颤振模型设计时难以实现完全的动力学相似,需要对颤振主要模态进行合理选择。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颤振模型设计时主要模态的选取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各阶模态振型下气动刚度系数的比较、指定运动形式下广义非定常气动力的计算和不同模态截断下颤振结果的收敛特性分析,研究了颤振分析时不同模态运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对模态运动引起的气动力和颤振特性变化进行评估。以高超翼面模型为研究对象的数值算例结果表明,几种分析方法所判断的颤振主要模态基本一致。其中基于振型的广义气动刚度系数参数,避免了非定常气动力的计算,可作为颤振模型设计或颤振分析时主要模态选取的快速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233.
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控制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的航空航天器相比,高超声速飞行器具有建模困难、不确定性大、参数剧烈时变、耦合严重以及异类执行机构等控制难点。针对上述五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首先概括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建模研究成果,给出了面向控制系统设计的仿射非线性模型;其次针对不确定性、参数时变和耦合等问题,总结相关控制方法的研究成果;最后,对异类执行机构复合控制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234.
介绍一种通过去除数字化乳腺x线照片中的无病变区域(TNR)间接地获取感兴趣区域(ROI)的方法。该方法可通过3个步骤来实现:(1)将图像划分为若干个不重合的相等大小块,并为每块计算5个特征;(2)通过域值法进行粗分析,排除肯定不含有病变的块;(3)使用代价敏感的支持向量分类器作更精细的分析,以进一步排除肯定不含有病变的块。在真实的数字化X线乳腺照片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高达81.71%的无病变区域。  相似文献   
235.
承载式车身覆盖件板厚优化及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基于有限元模型的承载车身覆盖件板厚优化和灵敏度分析的方法。在大型设计和分析软件UG和ANSYS上建立了车身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覆盖件板厚对车身承载的不同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236.
论述了微机械的发展现状,综述了硅、形状记忆合金、压电陶瓷、超磁致伸缩等智能材料在微型机械中的最新应用及发展趋势。提出了智能材料结构在微型机械中应用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37.
成分调整对DZ125合金凝固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标准成分的DZ125合金与以此为基础提高W、Al,降低Mo、Ti合金中的初生相的凝固顺序,确定了这两种合金在固-液范围内不同温度下的固-液相比例。结果表明,高W、Al低Mo、Ti合金显著缩小了合金凝固范围(Δ),使液相线温度提高了20℃,固相温度提高了70℃,并缩小失去技晶间毛细补缩能力时的温度与固相线之间的温度范围(ΔT2),从而减少了合金热裂倾向,提高了可铸性。Ti含量影响(γ+γ')共晶相尺寸、数量及形态,W、Wo对(γ+γ')共晶的数量、尺寸及形态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238.
用凝固模拟方法预测铝合金铸件缩松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有限元法和六节点等参数单元对铝合金金属型铸造过程进行了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对铸件不同典型部位进行了金相分析,结果表明,参数G/可有效地预测铝合金缩松形成倾向的大小,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39.
240.
在脉管制冷机中,由双向进气结构诱发的直流流动,不仅会增加冷端换热器的负载,降低制冷机性能,而且还是引起制冷温度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如何有效地抑制直流流动已成为脉管制冷机能否大规模应用的关键。而对直流形成机理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是发展简单、有效直流抑制手段的前提。针对该研究热点,本文开展了双向进气结构脉管制冷机直流形成机理研究,基于流体网络理论,考察工质物性对直流的影响和作用机理,进一步揭示了直流的形成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