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83篇 |
免费 | 12090篇 |
国内免费 | 179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9379篇 |
航天技术 | 1952篇 |
综合类 | 1002篇 |
航天 | 253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0篇 |
2024年 | 244篇 |
2023年 | 245篇 |
2022年 | 352篇 |
2021年 | 372篇 |
2020年 | 524篇 |
2019年 | 1210篇 |
2018年 | 1369篇 |
2017年 | 1305篇 |
2016年 | 1356篇 |
2015年 | 1323篇 |
2014年 | 1235篇 |
2013年 | 1221篇 |
2012年 | 1196篇 |
2011年 | 1143篇 |
2010年 | 1187篇 |
2009年 | 1185篇 |
2008年 | 1077篇 |
2007年 | 883篇 |
2006年 | 693篇 |
2005年 | 517篇 |
2004年 | 425篇 |
2003年 | 448篇 |
2002年 | 403篇 |
2001年 | 404篇 |
2000年 | 378篇 |
1999年 | 418篇 |
1998年 | 416篇 |
1997年 | 350篇 |
1996年 | 284篇 |
1995年 | 252篇 |
1994年 | 263篇 |
1993年 | 306篇 |
1992年 | 232篇 |
1991年 | 366篇 |
1990年 | 311篇 |
1989年 | 357篇 |
1988年 | 244篇 |
1987年 | 114篇 |
1986年 | 65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2篇 |
1972年 | 2篇 |
1969年 | 2篇 |
1967年 | 2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Ch. I. Chaban R. T. Ripetskyj E. L. Kordyum N. A. Kit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includes Cospar's Information Bulletin, Space Research Today)》1999,23(12):2011-2016
Under gravistimulation, dark-grown protonemata of Pottia intermedia revealed negative gravitropism with a growth rate of approximately 28 μm·h−1 at room temperature (20 °C). In 7 days, the protonema formed a bundle of vertically oriented filaments. At an elevated temperature (30 °C), bundles of vertically growing filaments were also formed. However, both filament growth rate and amplitude of the gravicurvature were reduced. Red light (RL) irradiation induced a positive phototropism of most apical protonemal cells at 20 °C. In a following period of darkness, approximately two-thirds of such cells began to grow upward again, recovering their negative gravitropism. RL irradiation at the elevated temperature caused a partial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protonemal cells with negative phototropism, but the protonemata did not exhibit negative gravitropism after transfer to darkness. The negative gravitropic reaction was renewed only when protonemata were placed at 20 °C. A dramatic decrease in starch amount in protonemal apical cells, which are sensitive to both gravity and light, occurred at the higher temperature. Such a decrease may be 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inhibition of the protonemal gravireaction at the higher temperature. The observation has a bearing on the starch-statolith theory. 相似文献
52.
单片机控制无刷直流电动机速度伺服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一种稀土永磁无刷直流方波电动机速度伺服系统,该系统以8098单片机为核心,外加GAL芯片构成控制器,主回路开关器件采用IGBT,用EXB840驱动,组成功率变换电路,实现了PWM波单极半调制方式的电机伺服控制。 相似文献
53.
54.
55.
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非定常尾迹对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在平面叶栅实验台上安装了尾迹发生器,用来产生非定常尾迹。用热电偶测量了雷诺数5 04×104,1 08×105,斯托劳哈儿数0 04~0 18时气膜的绝热冷却效率,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了非定常尾迹的宽度和扫过频率对气膜绝热冷却效率的影响。发现非定常尾迹通过两方面来影响气膜冷却效率,一方面是通过对气膜层的扰动来降低气膜冷却效率,另一方面是通过改变局部吹风比来影响气膜冷却效率。 相似文献
56.
通过热重分析法(TG)、差动热分析法(DSC)和红外光谱分析法(IR),研究了环境气氛和氮气气氛下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热氧化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应用DSC测定了环境气氛下HTPB的氧化反应峰峰温,求得了HTPB氧化反应表观活化能E,指前因子A,反应速率常数KT。运用Dolye公式求出了氧化反应诱导期ti,由此确定防老剂H和抗氧剂At-215的最佳含量,At-215对HTPB的防老化作用优于防老剂H。实验表明:环境气氛下160°C~250°C温度范围内DSC曲线上的第一个放热峰以及TG曲线上对应的增重部分是由于环境气氛中的氧加入到HTPB骨架上所致;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碳双键(1637cm-1)伸缩吸收峰逐渐减弱,同时羰基(1694cm-1)吸收峰和羟基(3330cm-1)吸收峰逐渐增强;KT与ti可以表征防老剂的防老化效果。 相似文献
57.
二维超燃冲压发动机磁控进气道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针对飞行马赫数大于设计马赫数的情况,采用二维磁流体动力学方程对磁控进气道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磁流体装置的电磁作用可以使非设计马赫数下进气道激波满足SOL(shock on lip)条件,并使出口处的流动变得均匀。分析了磁流体作用位置、宽度和深度等关键控制参数对该类进气道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磁流体作用区域越靠近飞行器前缘,而且在纵向越深,则进气道出口处的流动越均匀,但流率会有所下降;若磁流体作用区域较宽,则需较小的磁场就能使非设计马赫数下进气道的激波结构满足SOL条件。 相似文献
58.
民用飞机制造商推荐的初始预防性维修间隔通常不考虑运营环境和维修能力的差异,在满足飞机安全性要求的同时,难以达到可用性的最优状态。基于不完全维修理论,采用役龄回退因子修正部件的可靠性模型,以反映维修工作对于部件性能的影响;结合航空公司运行实际情况,以部件可用度为目标函数,可靠度阈值为约束条件,提出不完全维修策略下的预防性维修间隔优化模型,并以某型飞机的空气起动机航线故障数据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在满足可靠度阈值的约束条件下,所建立的维修间隔优化模型得出的最优维修间隔与实际相符,该模型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59.
系统刚度(航向、侧向和扭转刚度)是支柱式前起落架设计的重要指标,探明系统刚度对摆振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对起落架的防摆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改变缓冲器初始气体压力的方式,分析缓冲器行程对系统刚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系统刚度对支柱式前起落架摆振的初始扭转角、收敛时间、收敛比例和稳定区域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支柱式前起落架系统刚度,可提升防摆性能,但同时会造成初始扭转角和摆振收敛时间的增加,这会降低起落架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因此,不能过度增加支柱式前起落架系统刚度。 相似文献
60.
民用飞机运营阶段安全性评估过程涉及多系统的能力整合与交互,目前我国缺乏基于标准规范的系统化持续安全性评估体系。基于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DoDAF),通过统一建模语言(UML)从多视角出发设计并构建民用飞机持续安全性评估体系架构,给出持续安全性评估控制链顶层的全面描述;在此基础上,引入复杂网络理论对体系架构整体性能进行评估,提出综合考虑节点中心性及网络鲁棒性的重要度评价指标用于识别体系中关键节点,并对关键节点进行设计优化。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民用飞机持续安全性评估体系架构整合了多系统资源和能力,明确了系统控制流程及系统间交互,对关键节点进行优化后的体系架构稳定性增强,能够为运营阶段的安全性评估和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