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7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165篇
航空   1032篇
航天技术   260篇
综合类   101篇
航天   38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空化(或称气穴)是流体系统中常见的现象,它显著地影响着流体管路的瞬态特性。考虑气体在液体工作介质中溶解和析出以及液体介质自身气化,建立相应的流体属性模型,计算不同压力下流体的等效密度及体积模量;同时以一维管道瞬变流理论为基础,考虑流体系统中的空化及气泡溃灭,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流体管路锤击过程中的压力脉动。求得的结果与真实物理现象较为接近,能够为流体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62.
针对测控雷达外测精度评估和任务中测距数据系统差超差的问题,进行多项试验和测试,并从机理上进行分析,找出了问题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63.
为掌握因轴承磨损产生的金属屑在直升机中间减速器内部流场中的运动状态,针对其固-液-气三相流特征建立了金属 屑颗粒受力平衡方程和多相流模型-离散相模型(VOF-DPM)耦合的CFD仿真模型。基于离散相运动方程编程计算及采用CFD仿 真分析方法获得了减速器内部颗粒的运动轨迹、运动速度,并据此对比验证了VOF-DPM耦合模型的正确性;利用CFD仿真分析 了颗粒在流体中运动时各种附加力对颗粒运动轨迹的影响,探究连续相空气、滑油与离散相颗粒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 表明:连续相和离散相耦合作用对颗粒运动的影响较小,轨迹误差约5%、速度误差约3%,可忽略不计;虚质量力、压力梯度力和 Magnus升力对颗粒运动轨迹影响较大,Saffman升力对颗粒运动轨迹影响较小,而热泳力与布朗力不适用于直升机中间减速器固- 液-气三相流情形。  相似文献   
764.
本实验旨在研究水溶性有机物对重金属污染的黄棕壤及黑麦草生长的影响。选取水稻秸秆 (S)和牛粪 (C)作为供试有机物料 ,提取水溶性有机物 ,对未受污染的黄棕壤人工添加重金属盐 (CuSO4 ·5H2 O、ZnSO4 ·7H2 O、CdCl2 ·2 .5H2 O)及水溶性有机物 ,在此土壤上进行黑麦草盆栽实验 ,并分析黑麦草的出苗率及生物量。实验结果表明 ,牛粪对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有良好的改良效果 ,其中水溶性有机物的改善效果优于有机干物料的效果。但水溶性有机物对黑麦草的出苗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65.
实验测量了射流与圆柱尾流纵、横向的湍流速度脉动,计算了这两种方向的湍流速度结构函数的标度规律。结果表明,横向的湍流速度脉动比纵向有着更大的间歇性,这支持目前已有的一些关于均匀各向同性湍流的实验测量和数值计算的结果,而与另一些文献报道不同。此外,还对纵、横向湍流速度结构函数标度律的S-L模型进行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766.
采用过氧化氢与稳定剂联合作用来处理造气废水中的氰,具有快速、药剂量低、无毒无害、不会产生任何新的污染等优点。同时,该工艺操作简单,可使废水中的氰浓度一次性降至排放限值以下。  相似文献   
767.
大弯角串列叶型优化设计与数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掩刚  魏崃  陈为雄 《推进技术》2014,35(11):1469-1474
以50°弯角多圆弧单列叶栅和串列叶栅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所设计的两类叶栅进行数值分析,获取了其不同来流马赫数条件下的性能和流动细节。应用NSGAⅡ遗传算法结合BP神经网络技术,对串列叶栅的五个关键几何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验证了优化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全攻角范围内,串列叶栅的静压比都高于单列叶栅,负攻角范围内,串列叶栅损失低于单列叶栅;经过优化,串列叶栅在大负攻角下的性能略有降低,同时改善了正攻角性能,在4°攻角、0.8马赫数时静压比提升4.3%,总压损失系数降低42%;优化后串列叶栅在全工况范围内性能都要优于单列叶栅,并且串列叶栅最大压比点和最小损失点攻角均向右漂移2°。  相似文献   
768.
空间机械臂技术是维护空间站、执行指定任务、保障航天员出舱作业的安全等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视觉测量技术则是保证空间机械臂顺利完成空间遥操作任务的前提。基于此前提,首先对空间机械臂视觉测量技术进行了概述,并分别对手眼关系标定、标志器识别以及相对三维位姿测量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然后,以加拿大机械臂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特征的标志器识别算法,给出了具体的识别流程,并采用一种基于非迭代的相对位姿测量算法实现了位姿求解;最后,针对标志器识别算法和位姿测量算法给出了基于仿真图像的实验结果和机械臂原理样机集成实验结果。最终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空间机械臂视觉测量方法合理可行,满足预期的技术指标要求,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69.
熊健  龚程  韦兴宇  李志彬 《宇航学报》2022,43(11):1429-1443
概述了当前可组装轻质空间结构的构建技术方法,具体包含嵌锁组装、堆叠组装、折叠成型、充气成型和张拉整体成型五种主流技术;以太空建造、月面栖息地和近空间飞行器为典型应用,介绍了现有可组装轻质空间结构技术的航空航天应用。最后,对比分析了各空间结构技术,讨论了现有挑战和技术难点,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今后航空航天任务中所需的轻量化空间结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