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0篇
  免费   557篇
  国内免费   464篇
航空   1727篇
航天技术   573篇
综合类   341篇
航天   79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环路热管内工质流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环路热管(LHP)具有高传热性能、远距离传输热量、优良的控温特性和管路的可任意弯曲、安装方便等特点,使LHP在航天热控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对LHP内工质的流动压力降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对毛细芯所能提供的最大蒸发传热能力进行了预测,并结合实验研究综合分析了毛细芯结构对LHP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双三角翼外翼前缘钝化对涡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风洞试验,利用7孔探头对75°/45°和75°/60°两种典型双三角翼进行了空间流场测量,研究了双三角翼前缘形状对大迎角涡流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双三角翼外翼前缘钝化使双涡态的双三角翼内、外翼涡互相靠拢、增加干扰,当出现合并涡态时,使合并涡涡核向内下方偏移;外翼前缘钝化使外翼涡或合并涡的Cp0、Vx较尖前缘时为高,最终使外翼涡或合并涡推迟破裂.  相似文献   
93.
半浮区液桥自由面振荡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一套双路同步显微放大录像及图像处理系统,研究了夹角为90°的两个竖直剖面沿轴向不同高度液桥自由表面的位移振荡,得到轴向不同高度上的环向相位差,观测到在振荡周期内液桥表面轮廓线在不同时刻均不相交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液桥自由面振荡除具有径向扰动及轴向振荡变化外,还存在环向波动变化。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环向波动基本变化规律以及本实验在测量精度和测量误差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
微波泄漏是影响光抽运铯原子钟准确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傅里叶变换分析法是分析其影响的主要手段,但该方法只能用来分析有效原子速度分布很窄的情况.通过分析和计算,推导出频移随漏场的位置、相位和幅度变化的关系式.计算和分析的结果表明,漏场引起频移大小和漂移区的长度、输入微波功率值和漏场的相位、强度和位置等有关.所得的结果和用傅里叶变换方法分析所得的结果是一致的,分析的方法不受原子有效速度限制.  相似文献   
95.
同无黑子耀斑相协的微波爆发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1984年期间,我们在云南天文台9375MHz,3653MHz和2902 HHz三个波段的射电观测资料中,查到11组微波爆发与无黑子耀斑相伴随。本文研究了这些爆发与耀斑的大气层高度,射电爆发类型以及通过落进峰值流量-时间图的位置,确认出爆发机制是活动区中作麦克斯韦分布电子的热轫致辐射。  相似文献   
96.
本文对世界首颗独立完成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的微卫星“龙江二号”进行了介绍。首先阐述了龙江二号的任务目标和总体方案;然后重点分析了轨道设计与控制、复杂电磁干扰的标定与抑制、宽视场三维基线干涉测量等关键技术难点;接着回顾了任务的实施过程;最后详细介绍了低频射电探测仪、沙特光学相机和VHF/UHF通信模块与学生微型CMOS相机等有效载荷,并展示了上述载荷获取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97.
98.
Drag reducing and increasing mechanism on riblet surface has been studied through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Drag reduction is achieved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of riblet geometry which would affect flow structure inside riblet grooves.Force and flow structure on riblet surface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smooth surface based on the k-εturbulence model.Drag reducing and increasing mechanism is proved to be related to microvortexes induced inside riblets which lead to Reynolds shear stress reduction significantly and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dominant factor resulting in wall friction reduction.Simulation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pressure drag generating from the deviation of static pressure on the front and rear ends of riblets occurs and grows exponentially with Mach number,which can cause drag increasing.Furthermore,near-wall vortical structures,Reynolds shear stress and static pressure on riblet surfaces are also analyz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   
99.
高超声速圆锥边界层失稳条纹结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界层转捩的准确预测是高超声速飞行面临的关键气动问题之一。为研究高超声速边界层失稳和转捩机理,以前缘半径1.6mm、半锥角7°的圆锥模型为研究对象,在FD-07高超声速风洞中采用红外热图技术开展边界层转捩实验测量。通过与工程计算结果对比,确认模型表面边界层流态。实验结果表明:有迎角条件下,模型表面中后段出现条纹结构,条纹结构的起始位置随着周向角的增加而向上游移动;随着迎角的增加,条纹起始位置向上游移动,条纹强度差异和条纹与模型中心线的夹角越来越大。实验获得的条纹结构与不同频率扰动波相互作用直接数值模拟获得的条纹结构现象一致。通过对比分析,认为边界层内不同频率扰动波相互作用是产生条纹结构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100.
轻型民用直升机AC311A适航审定状态气动噪声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