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236篇
航空   706篇
航天技术   296篇
综合类   193篇
航天   27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关于多级轴流压气机非设计性能及喘振边界的预测,在公开文献中尚未见到有比较实用的方法。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有关此方面的资料,比较了现有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套便于工程应用的新方法。其中对级失速点、非设计转速下的级特性及压气机喘振边界的确定作了较深入的探讨,并扼要描述了整个计算步骤和方法。用该方法对一台单级和一台三级压气机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的吻合程度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962.
基于手眼视觉的测量与定位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机器视觉对机器人克服工作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空间遥操作机器人面对的是危险不确定环境,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手眼视觉的测量与定位方法,可为判断示知目标物体是否可抓持以及进行抓持规划提供有效依据。在重复定位的任务中,该方法可以利用目标物质的先验信息快速定位从而避免频繁移动手臂。文章首先给出了该方法的原理,然后通过实验实现了此方法,并对误差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963.
空间推进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永胜 《推进技术》1997,18(1):88-89,100
论述了建构空间推进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几个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其一是利用故障树和征兆树来组织诊断判推,用于故障定位和故障预报。其二是诊断判推的区域性和时间性问题。区域性是指按气路、液路、推力室来划分判据;而时间性指诊断判据何时有效,判据的时间性表示方法以阀门动作指令为主,飞行程序为辅。  相似文献   
964.
刘宇  蔡体敏  吴心平  何洪庆 《推进技术》1993,14(1):16-21,27
以任意设计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几何形状为对象,分析研究了燃面燃烧移动的基本规律,提出了一种三维复杂燃烧移动边界的示踪方法。它可以用于流场计算、发动机性能预示计算和侵蚀燃烧计算中,也可以发展成为一种燃面计算的新方法。文中以假想三维局部翼形装药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965.
利用拟压缩性方法,Beam-Warming近似因式分解格式数值求解三维定常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采用Degani-Schiff修正的Baldwin-Lomax代数湍流模型,计算了绕尖头正切拱型旋成柱体的大迎角大雷诺数脱体涡流场,计算结果表明,在柱体头部施加微小的非对称几何扰动时,可以得到与实验相符的非对称脱体涡。  相似文献   
966.
复合材料三维编织技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本文论述运用计算机进行三维四步法编织工艺辅助设计,主要包括编织挂纱核子运动分析、织物结构模型和工艺计算三部分,文章分别从设计原理、设计思想、程序流程三方面进行说明。经使用证明,所开发的CAD软件具有实用性、合理性和高可靠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967.
蔡开元  文传源 《航空学报》1989,10(7):354-361
 瞬时故障广泛存在于各种系统并导致功能失效。按照其导致系统故障的机理不同,瞬时故障可被划分为若干类。第一类瞬时故障具有这样的性质,其持续时间一旦超过某一界限即引起系统故障。第二类瞬时故障导致系统故障的概率与其出现时刻有关而与其持续时间无关。 本文讨论第三类瞬时故障并计算其在(0,t)时间内不导致系统故障的概率。第三类瞬时故障具有这样的性质,其导致系统故障的概率与其持续对间的关系服从某一分布。本文所建立的用于描述第三类瞬时故障的模型考虑了瞬时故障不出现状态FNP,以及瞬时故障不作用状态FN和瞬时故障作用状态FA向FNP的转移,但并没有假定状态之间的转移具有Markov性质。因而可被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968.
THEDIFFUSIONBONDINGOFTi-6AI-4VTITANIUMALLOYUNDERSUPERPLASTICCONDITION¥ZhangZhongyuan;CaiChenghe;LinZhaorong(DepartmentofMecha...  相似文献   
969.
This paper, using the data of three Cluster satellites, compares the observations of Bursty Bulk Flow (BBF) by single satellite with those by multi satellit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exists remarkable difference between observations of BBF by single satellite and multi satellites. The observations of BBF by a single satellite depend on its position relative to the flow channel. The difference is caused by the loc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ast flows in the plasma sheet, and can lead to diverging views about substorm and causal relations among substorm phenomena.   相似文献   
970.
The present study elucidates on the evaluation of two versions (V3 and V4.10) of vertical feature mask (VFM) and aerosol sub-types data derived from the Cloud-Aerosol LiDAR and Infrared Pathfinder Satellite Observations (CALIPSO), and its utilization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dust aerosol on the microphysical properties of cirru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TP). In conjunction to the CALIPSO, we have also used the CloudSat data to study the same during the summer season for the years 2007–2010 over the study area 25–40°N and 75–100°E. Compared to V3 of CALIPSO, V4.10 was found to have undergone substantial changes in the code, algorithm, and data products. Intercomparison of both versions of data products in the selected grid between 30–31°N and 83–84°E within the study area during 2007–2017 revealed that the VFM and aerosol sub-types are in good agreement of ~95.27% and ~82.80%, respectively. Dusty cirrus is defined as the clouds mixed with dust aerosols or existing in dust aerosol conditions, while the pure cirrus is that in a dust-free environment. The obtained results illustrated that the various microphysical properties of cirrus, namely ice water content (IWC), ice water path (IWP), ice distribution width (IDW), ice effective radius (IER), and ice number concentration (INC) noticed a decrease of 17%, 18%, 4%, 19%, and 10%, respectively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dust aerosol, consistent with the classical “Twomey effect” for liquid clouds. Moreover, the aerosol optical depth (AOD) showed moderate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0.4 and ?0.6 with the micr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irrus. As our future studies, in addition to the present work undertaken, we planned to gain knowledge and interested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a variety of aerosols apart from the dust aerosol on the microphysical properties of cirru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