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135篇
航空   726篇
航天技术   186篇
综合类   55篇
航天   43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761.
徐二宝  李言  李玉玺  杨明顺  崔莅沐 《宇航学报》2020,41(10):1361-1368
为提高参数自动判读的效率,增强设备单机状态诊断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边缘计算和变精度粗糙集(VPRS)的运载火箭设备单机双层判读与实时诊断方法。首先构建了边缘层-判读服务器层的双层判读架构。然后,基于边缘计算技术设计了边缘层判读方法,对参数原始数据进行阈值判断与数据筛选。随后,在判读服务器层,定义AIPL(AutoIP Language)判据描述语言设计高阶判据并进行高阶判读;基于VPRS建立了实时诊断模型,对设备单机的历史数据进行约简,挖掘出了简化后的状态诊断规则。最后,以XX火箭设备单机遥测数据自动判读系统升级改造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762.
通过数值模拟,分别针对扩压叶栅的设计工况与角区失速工况进行叶身/端壁融合与吸力面优化造型设计,分析其流场结构与性能的变化,并探究两种优化造型对压气机性能改善的机理。优化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优化造型吸力面凹陷,使得吸力面附面层厚度变薄,最大端壁融合位置靠近尾缘,角区低能流体在压力梯度的作用下转移并减少,分离结构得到明显控制,损失降低;在角区失速工况下,优化造型吸力面凸起,最大端壁融合位置靠近前缘,使得前缘分离结构显著减弱,当流体在进入吸力面前缘时提前附着,前缘分离区减小甚至消失,损失降低。根据两种造型流场结构特点与控制机理,可构造出在多工况下具有显著作用的叶身-端壁融合造型。  相似文献   
763.
764.
张柔和  樊雅卓  佘智勇  崔乃刚 《航空学报》2020,41(11):623856-623856
对水平起降两级入轨(TSTO)运载器一子级返场轨迹优化和轨迹在线生成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给出了较独特的一子级再入轨迹设计策略:先给定侧向剖面,再分段优化求解三维轨迹。针对返场过程的大幅转向需求,设计了形式简单的倾侧角-航向角偏差剖面,并定义了具有不同任务的航向转弯段和航向微调段;针对一子级宽速域气动变化显著特点,为避免轨迹跳跃,定义了增高减速段和下降滑翔段,并采用分段优化策略求解三维轨迹。其次,针对分离扰动造成的一子级初始状态偏差,扩展了自适应高维伪谱插值(AMPI)算法的参数空间,并将其应用于返场轨迹在线生成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倾侧角剖面能够在倾侧角不翻转的前提下调整飞行航向对准着陆场,设计的分段优化策略能够保证高度曲线平稳无跳跃,采用的自适应高维伪谱插值算法能够在分离扰动影响下快速准确地实现在线轨迹生成。  相似文献   
765.
分析了两种常用检查反潜阵型的各项参数特点,基于指标化评估搜潜阵型对于任务的合理性,提出了一种选取最优搜潜阵型及参数的方法,并通过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66.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fixed-time adaptive model reference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an air-to-ground missile associated with large speed ranges, mismatched disturbances and un-modeled dynamics. Firstly, a sliding mode surface is developed by the tracking error of the state equation and the model reference state equa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air-to-ground missile. More specifically,a novel fixed-time adaptive reaching law is presented. Subsequently, the mismatched disturbances and the un-modeled dynamics are treated as the model errors of the state equation. These model errors are estimated by means of a fixed-time disturbance observer, and they are also utilized to compensate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Therefore, the fixed-time controller is obtained by an adaptive reaching law and a fixed-time disturbance observer. Closed-loop stability of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is established. Finally, simulation results including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nonlinear six-DegreeOf-Freedom(6-DOF) simulations and different ranges are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icacy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  相似文献   
767.
结合目前已实施的小天体附着探测任务,对小天体探测器主动附着涉及的制导与控制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首先,针对小天体附着任务风险高、不确定性强的特点,明确了主动附着的内涵,并分析了现有附着探测技术在自主性和安全性上面临的挑战,阐述了提高探测器主动附着能力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归纳梳理了与主动附着相关的制导与控制技术最新研究进展。最后,结合未来小天体探测任务需求,总结了今后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68.
大口径高精度反射器天线是夺取制信息权和制天权卫星的核心单机,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数据反演的精度和准确度.大口径高精度反射器的性能核心指标在于反射面成型精度及反射面型面精度稳定性两方面,目前大口径高精度反射器研制的精度指标仍存在不稳定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型口径大于1.5 m的星载大口径高精度反射器的低应力胶接装配技术.通过设计一种双向自由调节装置,保证反射器本体型面自由支撑状态下,通过调节背部接口,完成组件装配,最大限度降低反射器本体型面受力,降低反射器组件装配过程受力对型面精度的影响,确保反射器成型型面的高精度成型,实现反射器组件的低应力胶接装配.最终产品型面精度相较于本体精度,仅降低了不到0.012 mm r.m.s,相较于传统大口径高精度反射器胶接装配型面精度损失达0.03 mm r.m.s以上,该技术方法对高精度反射器成型具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69.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efficiency, wide working range, and high flexibility,industrial robots are being increasingly used in the industries of automotive, machining,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rubber and plastics, aerospace, food, etc. Whereas the low positioning accuracy,resulted from the serial configuration of industrial robots, has limited their further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high requirements for machining accuracy, e.g., aircraft assembly.In this paper, a...  相似文献   
770.
针对目前发动机频发故障——N1振动过大进行发动机动平衡方法研究,以改进目前动平衡方法中多次试重启车的不足,采用了影响系数法的核心思想,通过对转子建模进行全息谱分析,利用遗传算法进行配重的优化搜索.该方法减少了动平衡过程中的启车次数,对降低发动机动平衡的成本费用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