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2篇
航空   98篇
航天技术   28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1.
董晓飞  任章  池庆玺  李清东 《航空学报》2020,41(z1):723762-723762
研究了在有向拓扑条件下针对机动目标的分布式协同制导律的设计问题。首先,根据飞行器与目标之间追击过程的几何关系建立制导过程系统模型,针对该模型的非线性问题采用动态反馈线性化方法进行处理。将目标未知机动视为干扰,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进行观测,同时将该估计值用于制导律的设计中,通过直接补偿的方式剔除目标机动对飞行器剩余飞行时间的影响。然后,将所设计的制导律代入到制导模型中,利用一致性分析方法将多飞行器协同制导问题转化为一致性问题,利用极点分析的方法对非一致性子空间的收敛性进行分析,得到协同制导律收敛的充要条件。最后,通过仿真分析的方式对所设计的协同制导律以及制导律的参数选取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2.
船舶涡旋流堵漏桨叶位置与涡旋流形成效果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涡旋流堵漏方法是为克服现有堵漏手段存在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新技术思想。在自行设计制作了专门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分别利用柔性桨叶和刚性桨叶进行了一系列涡旋流堵漏实验,定量研究了桨叶工作位置对破口进水量的影响规律,进而揭示了桨叶位置与涡旋流形成效果的关系。实验结果发现:当桨叶与破口处于同一高度且距离破口越近时,对降低破口进水量的效果越明显,使用于堵漏的时间可延长300%以上。这一结论可为船舶涡旋流堵漏方法的完善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3.
通过对航空产品试验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相关故障处理的工作实践,对航空产品的试验方法及军事代表的质量监督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改进质量监督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4.
为研究气动扇形喷嘴雾化特性,设计加工了不同角度、不同出口形式和不同尺寸的5种扇形喷嘴,并搭建了试验台架系统,进行了喷嘴雾化试验。根据试验测量结果,从流量特性和雾化特性方面分析了气液比、喷嘴结构等对喷嘴流量系数、喷雾场雾化粒径分布的影响,并定性给出了喷嘴结构对雾化特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15.
砷化镓太阳电池技术的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介绍了砷化镓(GaAs)太阳电池的特点,并比较了液相外延(LPE)和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两种外延生长技术。叙述了国外单结、双结与三结GaAs太阳电池的结构、性能、研制及生产情况,分析了GaAs太阳电池的发展方向。最后根据国内GaAs太阳电池的研制进展和空间试用情况,提出了发展我国GaAs太阳电池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6.
舰载机弹射起飞及拦阻着舰动力学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金长江  洪冠新 《航空学报》1990,11(12):534-542
 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是舰载机的特殊动力学问题,弹射起飞过程中的起飞离舰姿态、安全离舰速度及离舰上升航迹;着舰过程中的下滑航迹标定及保持、啮合速度及拦阻滑跑;逃逸复飞能力等是舰载机起落性能的主要评定指标。这些指标与航空母舰的大气扰动、航空母舰的纵倾、横摇和升沉运动的影响密切有关。本文在探讨舰载机起落性能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示例仿真研究,其计算结果与能取得的示例飞机的某些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7.
复杂地形上空超低空风场的工程仿真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描述飞机在低空突防时的外部环境,用多重山脉和多种地貌设计构造了飞机超低空飞行时的复杂地形,同时,基于位势流动理论建立了复杂地形及其上空风场的工程化仿真模型,并进行了算例仿真和分析.该方法可以满足分析飞机做超低空飞行的动力学特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8.
通过对飞机电磁干扰产生的途径和方式进行了分析,结合飞机生产过程中排除电磁干扰的经验,对在飞机研制生产过程中有效抑制电磁干扰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9.
王广  楚武利  陈向艺  迟志东  张皓光 《推进技术》2020,41(12):2691-2699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轴向偏转型自循环机匣处理结构,偏转角度为叶片顶部弦长与压气机轴向的夹角,设计了正偏和反偏2种方案,然后,以一个高速轴流压气机转子为研究对象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相对于实壁机匣,压气机在正偏、反偏自循环机匣处理时的综合稳定裕度分别增加11.52%、10.15%,峰值效率仅分别下降了0.32%、0.59%。分析原因是正偏型自循环机匣处理时,喷射的高速气流将叶顶泄漏流沿叶顶弦长方向吹向下游,改善了叶顶流场,起到了扩稳效果,同时,喷射流与压气机叶顶主流方向一致,提高了进口速度,减小了掺混损失,因此,效率下降很小。反偏型自循环机匣处理时,喷射的高速气流将叶顶泄漏流吹向转子叶片吸力面,抑制和削弱了叶顶泄漏流,也起到了扩稳效果,但由于喷射流与叶顶泄漏流、压气机主流都存在夹角,因此,造成了较大的掺混损失,效率比正偏型自循环机匣处理时下降略多。  相似文献   
120.
为了揭示自循环机匣处理周向覆盖比例和喷嘴轴向位置对扩稳效果的影响规律,在固定引气位置于叶顶阻塞区域的前提下,设计了6个不同周向覆盖比例和4个不同喷嘴轴向位置的自循环机匣处理结构,并以一个高亚声速轴流压气机转子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周向覆盖比例增大,压气机的综合稳定裕度先增大后减小,峰值效率则单调降低,综合稳定裕度改进量最大的周向覆盖比例为90%,兼顾扩稳效果和效率损失的最佳周向覆盖比例为30%。随着喷嘴位置由叶顶前缘沿轴向逐渐前移,压气机的扩稳效果变化不大,但效率有所提升,而且喷嘴位置越往前移,效率提升越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