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3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166篇
航空   1052篇
航天技术   180篇
综合类   88篇
航天   39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8 毫秒
121.
喷雾冷却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航天器热排散技术。文章提出了一种紧凑式喷雾冷却系统,并分别对该喷雾冷却系统中的发热壁面、蒸汽冷凝器及液体冷却器三个主要部件建立传热模型,编制喷雾冷却系统传热特性仿真程序。利用该仿真软件,研究了壁面加热升温过程的系统运行特性及蒸汽冷凝器冷凝水流量对喷雾冷却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该工作对理解喷雾冷却的系统运行特性及下一步的工程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2.
宋瑾  程子敬  于泽 《航天器工程》2010,19(6):109-114
三层交换技术是运用现有路由技术和交换技术两者的优势,并将其有机地结合,很好地解决了网络路由器的瓶颈问题。文章提出基于Linux操作系统实现纯软件三层交换机,通过Linux网桥实现二层交换,使用开源软件Zebra进行三层路由,并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使其实现"一次路由,多次交换"。最后,对软三层交换机的连通性及传输速率进行了实验验证与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23.
针对现有对刀方法存在的各种不足,提出了一种微小刀具的同轴全息对刀方法。在对全息成像原理和全息图像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搭建了一套微细铣刀的全息对刀检测装置,并利用标准刀具在五轴加工中心进行了微细铣刀的对刀测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对刀装置能够高效地进行微细铣刀的对刀检测,系统相对检测精度达5.1μm。在相同检测条件下,与高精度机外预调仪的测量结果相比,接触式对刀仪的相对误差为0.033%,而全息对刀样机的相对误差为0.007%,后者更能有效地实现微小刀具的对刀检测。该结果验证了微小刀具的同轴全息对刀方法的可行性,即全息测量可用于微细铣刀的高精度对刀。  相似文献   
124.
卫星结构中通常有大量横向加强构件作用下的开口薄壁杆件,横向加强构件一般沿杆件轴向均匀分布,通过对这类结构研究,理论上证明了这种结构的振动微分方程与普通的开口薄壁梁振动微分方程有相同的形式,因此可以用开口薄壁梁单元进行等效计算。本文建立了开口薄壁梁的3种数学模型:有限元模型、传递矩阵模型和解析模型。采用优化理论中序列二次规划对等效截面参数进行辨识,同时分析了不同目标函数对辨识结果的影响,并且提出了一种对截面初始参数进行估计的方法。对于有限元模型,提出采用MATLAB与ABAQUS交互式参数优化方法,充分结合二者优点可以快速高效地对截面参数进行优化辨识,具有较强的通用性。通过实验验证了这种等效建模方法的正确性与精确性。所提出的等效建模方法可以减少90%以上的单元数量。通过建立这种简化模型,可以大幅度提高整星结构模型修正与结构重分析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5.
高性能处理器普遍集成热传感器,采用动态热管理技术对芯片实施连续热监控。然而,由于实际芯片中的模拟或者数字热传感器不可避免伴随噪声,使动态热管理的可靠性受到很大影响。因此,为了提高热监控的精确性,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技术对原始热图像样本矩阵进行降维近似处理,并结合矩阵扰动分析提出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热传感器位置分布优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现有的贪婪算法在热重构误差、信噪比(SNR)和误警率等性能方面有了一定提高,能够有效运用在动态热管理中实现精确的热监控。  相似文献   
126.
针对薄壁结构中存在大量的圆角,提出了运用梁单元与壳单元组合的建模方法对圆角进行等效建模。通过分析圆角对薄壁结构的刚度贡献,提出圆角对结构刚度的贡献分为面内刚度贡献和面外刚度贡献。圆角对面外刚度的贡献与梁的作用等效,通过运用扭转相关理论推导出等效梁单元的截面参数。对于圆角的面内效应,运用壳单元对其进行等效建模,采用平面应变状态假设,将三维结构简化为二维结构。在平面内,通过刚度等效原理计算出壳单元的等效厚度与弹性模量。通过2个实例验证了圆角建模方法的正确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7.
简述了自动拉平系统基本工作原理,对拉平轨迹及指数拉平规律进行分析,之后设计了自动拉平耦合器和拉平着陆系统。在MATLAB平台下,建立了自动拉平着陆系统结构图,并进行了大量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动拉平耦合器和拉平着陆系统参数合适、结构合理,系统工作稳定,并能满足预定的着陆参数要求。  相似文献   
128.
宇宙线缪子成像方法是一种对物质密度敏感的高分辨率、高精度被动源探测技术,无须原位测量,有望成为火星和小行星浅表和内部物质结构成分研究的新兴深空探测手段.鉴于气体探测器、核乳胶探测器使用条件的局限性,设计一种适用于深空探测的多通道读出的塑料闪烁体阵列式缪子探测器,可实现对多路探测器缪子信号的采集.搭建探测器测试系统,在实...  相似文献   
129.
成锐  蒋德中 《航天控制》2011,29(2):81-83,92
介绍了通信领域上出现的短距离,低速率无线网络ZigBee技术,对ZigBee协议和网络拓扑进行了分析,着重对ZigBee的无线网络架构与测发控系统的结合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种基于JN5139芯片构建ZigBee无线测发控系统的具体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30.
来流条件对热流组分扩散项影响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高超声速热化学非平衡流动中不同来流条件对热流组分扩散项的影响。以RAM-CII飞行试验外形为例,使用AUSM+-up格式耦合LU-SGS方法求解带化学反应源项的多组分NS方程。得到如下结论:在非平衡热环境数值模拟研究中,完全催化壁时组分扩散项热流所占比率表征了壁面催化效应的强弱;在同一高度下,随着马赫数升高热流组分扩散项比例越来越显著,而马赫数相同时,随着高度增高热流组分扩散项所占比例越来越小,主要原因在于当地化学反应进行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