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7篇
航空   121篇
航天技术   26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1.
几种常见的电阻应变式旋转扭矩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几种常见的电阻应变式旋转扭矩传感器,对包括接触式、非接触式,可断轴、不可断轴,高转速、低转速等各种测量状态下应采取哪种旋转扭矩传感器进行测量及各种旋转扭矩传感器的优缺点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12.
基于多级铝蜂窝缓冲器的新型着陆器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未来可行走探月着陆器的总体设计中,如何降低着陆过程中的冲击载荷,实现柔顺落震以保护本体结构和有效载荷的安全,是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基于所设计的可行走着陆器整机构型对缓冲驱动一体化缓冲器优化分析。首先,对3种不同规格的铝蜂窝材料分别进行静压力试验,利用试验数据和蜂窝有效吸能模型对多级铝蜂窝的搭配方式进行优化;然后,采用Ansys/Ls-dyna对优化后的三级铝蜂窝进行仿真和试验验证,与传统的两种铝蜂窝材料的缓冲器相比具有一定的柔顺性和安全性;最后,利用Adams软件进行整机仿真验证。验证结果显示:着陆器本体质心过载曲线平滑柔顺,可为我们后续开展的载人登月、月表基地建设等工程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13.
综述了毫米波亚毫米波波导类组件制造工艺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将当前最主要采用的制造工艺进行了分类阐述,包括机械加工改进与数控超精密工艺、电化学工艺、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MEMS)工艺、高能束流工艺、3D增材制造工艺。介绍了各分类工艺应用中最新进展的典型成果,讨论了其工艺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并依据波导类产品的应用需求对其工艺研究与发展的趋势开展了分析。结合毫米波亚毫米波波导类产品的应用场景与相关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出了各分类工艺在该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14.
对流层延迟修正误差是深空干涉测量的重要误差源之一。通过修正对流层经典天顶延迟模型和Niell映射函数NMF(Niell Mapping Function)构建了一种高精度区域对流层延迟模型。首先,结合我国深空网喀什深空站对流层延迟实测数据,对Saastamoinen模型的适用性进行分析,通过线性最小二乘拟合修正天顶干延迟参数,模型精度相对改善29.6%;然后,针对NMF低仰角情况下映射偏差较大的问题,构建偏差函数模型,显著改善了低仰角下的映射性能,经实测数据验证:仰角在0°~30°时,对流层延迟模型偏差相对改善约30%。改进后的对流层区域模型估计精度高,可为我国深空干涉测量对流层延迟修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5.
进、排气系统对涡轮级的性能影响鲜有研究,本文针对增压器涡轮,采用数值方法对全流道大膨胀比跨声速涡轮与进、排气壳进行耦合计算,探索进、排气壳耦合对涡轮级的性能参数影响,结果显示进气壳主要影响静叶10%叶高与50%叶高前缘来流气流角周向分布,静叶排会减弱进气壳带来的参数周向不均匀性,排气壳主要影响动叶尾缘0°与180°周向位置总压与静压分布,进、排气壳耦合涡轮级总静效率比均匀边界涡轮级下降0.25%。  相似文献   
216.
文章介绍了星载大功率微波产品低气压放电的机理。选取典型大功率产品L频段850 W固放,对其低气压放电阈值进行计算,对导致产品内部电路低气压放电的因素进行了仿真分析,利用热真空试验验证了仿真计算的正确性。最后从设计、工艺方面提出了有效防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17.
218.
针对航天器柔性结构动态和静态变形控制的作动器布局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结构和压电作动器的模型.然后,基于可控Gramian矩阵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变形控制准则,并以形面均方根误差(RMSE)作为静态变形控制的优化准则.改进NSGA-II遗传算法的交叉和变异算子,以动/静态变形控制准则为目标,获得作动器综合优化配置Pareto最优解集.最后,提出归一化加权方法进行最优解集的综合筛选.最后,文章以一大型抛物柱面天线的支撑桁架为例,通过仿真验证了综合优化配置方法的优越性,其优化配置结果兼顾了动态变形控制和静态变形控制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