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03篇 |
免费 | 442篇 |
国内免费 | 151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087篇 |
航天技术 | 228篇 |
综合类 | 109篇 |
航天 | 3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52篇 |
2022年 | 91篇 |
2021年 | 104篇 |
2020年 | 89篇 |
2019年 | 63篇 |
2018年 | 63篇 |
2017年 | 72篇 |
2016年 | 76篇 |
2015年 | 87篇 |
2014年 | 81篇 |
2013年 | 88篇 |
2012年 | 89篇 |
2011年 | 123篇 |
2010年 | 84篇 |
2009年 | 101篇 |
2008年 | 85篇 |
2007年 | 79篇 |
2006年 | 69篇 |
2005年 | 69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38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为了研究进气道喉道非均匀流场对隔离段流动特性的影响,设计了能模拟隔离段入射激波和非对称附面层的直连试验装置,并进行了马赫数3.0,3.4和3.8的吹风试验,完成了壁面静压、纹影和NPLS测量,获得了有效的试验数据。结果显示,唇口角对隔离段直连台的起动和耐反压能力影响非常大,随着唇口角度的增加,隔离段的极限反压降低,降低幅度达到22%~32%。与均匀来流相比,激波串很难稳在隔离段入口附近,造成激波串极易被推出隔离段。激波串形态受隔离段入射激波和肩部附近附面层状态的影响较大。NPLS测量系统观察到隔离段内部流场精细结构,如下壁面附面层的转捩现象、激波串的马赫盘、分离和滑移线等。 相似文献
822.
为了研究畸变气流影响下烧蚀后的C-SiC复合材料隔离段性能,开展了马赫数2.5来流下模拟进气道喉道流场畸变的隔离段直连试验,同时对比研究了光滑不锈钢材质和不同目数砂纸隔离段性能,获得了C-SiC复合材料、不锈钢材质和砂纸隔离段的性能数据。结果表明:(1)烧蚀后的C-SiC隔离段的耐反压能力与光滑不锈钢材质隔离段相比下降了11.7%,总压恢复系数下降了6.96%,与40目砂纸隔离段相比,烧蚀后的C-SiC材料隔离段的耐反压能力和总压恢复系数更低;(2)烧蚀后的C-SiC隔离段性能大幅下降的实质在于表面不平度过大导致激波串前参数的改变,不平度越大,激波串前马赫数就越低,动量损失厚度也就越大,隔离段性能也相应下降更多。 相似文献
823.
824.
825.
为探讨锥形喷注器内凝胶推进剂的流变特性,开发了基于同步重叠相加(SOLA)交错网格算法的非牛顿不可压流体求解器,粘性本构方程采用剪切稀化幂率模型,并采用Sicilian-Hirt部分网格法处理固壁边界,开展了凝胶推进剂流变特性历变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构造的数值模型和处理方法是适用的,数值解与理论值有较高的吻合度,误差仅在10%以内;锥形喷注器可有效加剧凝胶推进剂的剪切"稀化"作用,平均表观粘性可降低近70%;细圆管段的存在会不利于"稀化";随着收敛角度的增大,喷注器出口截面的平均表观粘度会随之降低,50°时出口平均表观粘性仅为10°时的50%,但也会增加喷注器中的压力损失。 相似文献
826.
827.
关于管理类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管理类专业机械制图教学中遇到的课时少、学生学习兴趣不强及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28.
论文针对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工作的现实,认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生源素质决定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不仅要有满腔的政治热情,还要有较好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较高的工作艺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做学生的人生导师、专业教师、生活良师和情感沟通的朋友. 相似文献
829.
针对日-地Halo轨道到日-火Halo轨道的小推力轨道转移问题,给出一种基于不变流形理论和Gauss伪谱法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在日心惯性坐标系中建立小推力轨道优化模型,并基于不变流形理论给出轨道转移中流形出口和入口的选择原则,应用该原则在日-地系统中选择流形出口,在日-火系统中选择流形入口,并将其作为轨道转移的初末状态;然后基于Gauss伪谱法将最优控制问题离散化为非线性规划(NLP)问题,并采用基于逆多项式的形状算法给出了NLP初值的计算方法;最后对该轨道转移问题进行了数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Gauss伪谱法可有效用于小推力日-火Halo轨道转移的优化,且采用逆多项式形状算法得到的初值具有初始误差小,使得NLP收敛速度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830.
为了探索自循环机匣处理对跨声速离心压气机影响,利用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应用自循环上游槽封闭机匣、自循环机匣处理和光滑壁面机匣结构三种情况下的跨声速离心叶轮进行了详细研究。对比结果表明:机匣处理抽吸槽结构本身对离心级的影响很小;自循环机匣处理使得在近失速区域离心级压比和效率有所增加。通过详细的流场分析表明:机匣处理可以降低叶片尖部负荷;自循环机匣处理通过引走叶轮通道内气流并回流到上游,可以延缓叶轮进口攻角的变化和激波的推进,从而延缓离心叶轮的失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