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1篇
航空   120篇
航天技术   36篇
综合类   42篇
航天   5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As a three-dimensional layer enhancement technology, the Z-pin technology is suitable for manufacturing composite prepreg laminates and can als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interlaminar properties. In order to manufacture Z-pin composite parts efficiently, this paper proposes a transi- tional insertion system, and according to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transitional insertion process and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the transitional insertion platform, proposes a transition insertion plan which can insert multiple Z-pins into a carrier. A prototype machine has been designed and made, and a series of function debugging and verification experiments have been car- ried out on the machine. Some problems show up during the experiments, bu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this paper provides lots of solutions, and finally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and practical value of the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meets al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Z-pin insertion process. It is capable to insert multiple Z-pins into a foam carrier; as a result, the system is as much as 5 times more efficient than existing equipment, and the deviation for the insertion distance can be controlled within 0.3 mm. This Z-pin transitional insertion platform pro- motes the use of Z-pins in national defense and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commercializing the Z-pin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212.
提出了斜出口合成射流组的概念,应用PIV相位锁定技术对典型单缝、双缝和三缝斜出口合成射流组非定常流场结构进行了测试,并对出口间距比参数变化对斜出口合成射流组沿壁面的动量输运影响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三缝斜出口合成射流组具有更强的沿壁面动量输运特性,具有更高的合成射流激励器能量利用效率。相邻射流出口间距比是影响斜出口合成射流组动量输运的重要参数,研究结果指出当间距比S/H=3.0时,斜出口合成射流组具有较强的沿壁面动量输运特性。  相似文献   
213.
基于二维流体动力学方程组,根据管道内流动力学相关特性以及管道输入端流场边界条件,提出了修正耗散模型。相对于耗散模型,修正耗散模型考虑了管道输入端流场的影响,能够更精确地描述风洞试验中管道效应对动态压力测量的影响。FL-14风洞动态压力试验也表明:管道间接测量的动态压力结果经过修正耗散模型进行修正后,能够大幅度减少管道效应所带来的误差。在一定试验条件下,耗散模型修正结果的相对误差高达534%,而修正耗散模型修正结果的相对误差只有66%。   相似文献   
214.
大厚度翼型风洞试验的侧壁干扰严重,需对侧壁边界层进行控制。本文首次使用被动式涡流发生器(VG)对大厚度翼型 FX77-W-400 的侧壁干扰效应进行控制,提出两种基于 VG 的侧壁干扰控制构型:侧壁 VG和翼面 VG,研究 VG 安装位置对翼型气动性能以及压力场细节的影响;使用本征正交分解(POD)技术对翼型表面压力场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文使用的被动式 VG 可对侧壁干扰进行有效控制;侧壁 VG 和翼面 VG对翼型表面的吸力峰值有影响,在本文研究范围内,升力系数和吸力峰值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本文使用的侧壁干扰控制形式保持了基准翼型表面流动的主要结构。  相似文献   
215.
As ASTROD I travels through space, its test mass will accrue charge due to exposure of the spacecraft to high-energy particles. This test mass charge will result in Coulomb forces between the test mass and the surrounding electrodes. In earlier work, we have used the GEANT 4 toolkit to simulate charging of the ASTROD test mass due to cosmic-ray protons of energies between 0.1 and 1000 GeV at solar maximum and at solar minimum. Here we use GEANT 4 to simulate the charging process due to solar energetic particle events and interplanetary electrons. We then estimate the test mass acceleration noise due to these fluxes. The predicted charging rates range from 2247 e+/s to 47,055 e+/s, at peak intensity, for the four largest SEP events in September and October 1989. Although the noise due to charging exceeds the ASTROD I budget for the two larger events, it can be suppressed through continuous discharging. The acceleration noise during the two small events is well below the design target. The charging rate of the ASTROD I test mass due to interplanetary electrons in this simulation is about −11% of the cosmic-ray protons at solar minimum, and over −37% at solar maximum. In addition to the Monte Carlo uncertainty, an error of ±30% in the net charging rates should be added to account for uncertainties in the spectra, physics models and geometry implementations.  相似文献   
216.
针对计算机生成兵力系统在采用步长法推进逻辑时间时其实时性易受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将时间同步和模型调度进行解耦的实时推进方法,其中同步过程使用独立的线程读取本地时钟并通过运行支撑环境(RTI)驱动逻辑时间推进.同时提出了一种适合兵力模型的新的静态调度算法.该算法根据模型运行周期和系统步长划分调度表,并基于负载均衡的原则为模型分配仿真步长,具体包括3个处理过程:为仿真实体分配节点、产生初始调度表、运行时调整调度表.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保证良好的实时性基础上具有较小的开销和较高的处理器利用率.   相似文献   
217.
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联合卡尔曼滤波器结构的容错导航系统的滤波算法。这种在多处理机环境下并行处理的分布式滤波算法有效地解决了具有多子系统的容错导航系统的实时要求。主滤波器的状态联合算法保证了获得系统最优公共状态估值。基于联合滤波器结构,水文提出了容错导航系统的故障检测与隔离(FDI)算法,将故障检测隔离决策归结为各子系统的状态估值与基于系统特性及先验噪声模型的状态估值之间的均值一致性检验问题。FDI算法决策并隔离发生故障的子系统对整个系统性能的影响。基于公共状态量的概念,简化了FDI算法的计算。  相似文献   
218.
本文研究了用全球定位系统/捷联惯导/无线电高度表(GPS/SINS/RA)组合导航系统进行飞机精密进场着陆的可行性。提出了系统的组合方案。建立了组合系统的数学模型,应用组合卡尔曼滤波技术,按18颗导航星的布置方案,应用GPS仿真器,在考虑飞机沿3°倾斜角下滑线进行着陆飞行时,对组合系统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当GPS接收机采用P码,或采用C/A码再使用差分和伪卫星技术时,组合导航系统能够达到国际民航组织(ICAO)提出的精密进场着陆时的定位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19.
带动力实验进行洞壁干扰修正时,必须考虑螺旋桨滑流的影响。运用等效动压法和壁压信息法对运八飞机带螺旋桨模型风洞实验数据进行洞壁干扰修正,分析洞壁对带螺旋桨飞机模型试验数据的影响并对不同修正方法进行了比较。两种修正方法的修正结果基本一致,壁压信息法能实际反映洞壁干扰影响,但壁压信息法需要进行准确的壁压测量,增加实验工作量;等效动压法是以经典的洞壁干扰修正公式为基础,考虑了螺旋桨滑流的影响,而且带螺旋桨飞机模型实验的攻角一般在中等攻角以下,不会出现像大攻角那样的分离特性,因此这种方法有较好实用性。  相似文献   
220.
民机周转备件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民机周转件对飞行安全及航空公司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应用修理度概念,在广义更新过程的基础上改进了比例危险模型,建立了反映周转备件寿命及运行环境、维修历史等协变量参数变化趋势的预测模型,通过实际故障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并在蒙托卡罗仿真的基础上计算设定时间段内周转备件的数量.最后以某周转件为例对有无协变量、不同维修方式等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更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