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59篇
航空   197篇
航天技术   67篇
综合类   59篇
航天   1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71.
以临近空间飞艇为对象,针对传统外形设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优化设计方法,搭建了流程框架,编制了优化程序。首先研究了遗传算法及多学科设计理论,进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飞艇阻力、体面比、应力模型,利用多学科设计理念对飞艇气动、结构、强度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其次将遗传算法引入到优化设计当中,并利用Matlab和Fluent开展了联合仿真研究。最后结合实际应用需求进行了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效果。  相似文献   
372.
极限环振荡是数字飞行控制系统工程实现中经常出现而又较难克服的问题,本文提出环节比例因子动静选配法,可有效地抑制数字控制系统由于量化非线性而引起的极限环振荡,并得到数模混合仿真的验证。  相似文献   
373.
动力入流理论把旋翼扰动运动所引起的气动力变化和诱导速度变化直接联系起来,是一种简便而实用的旋翼非定常气动力模型。本文把动力入流模型引入旋翼操纵响应分析,建立了一套计算旋翼操纵力和力矩的分析模型,并在旋翼模型试验台上进行旋翼悬停操纵导数试验。通过试验值与理论值(计入和不计入动力入流)的对比分析,证明了动力入流模型的适用性,初步弄清了不同条件下动力入流的影响程度。本文还用一个简化模型分析了动力入流对不同型式的旋翼(无铰式、根部较柔软的无铰式和铰接式)的影响程度,得出了与传统观点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374.
基于模糊逻辑的飞行/推力综合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对保持飞行恒定及保持飞行迎角恒定两种自动动力补偿系统所构成的飞行/推力综合控制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APCS采用控制规则在线自调整及非线性参数优化的模糊控制。其设计思想是,从工程实现考虑,在油门控制律中省去法向加速度△ac及舵偏△δe两种反馈信息,仅根据迎角误差叉△α及其变化率△α的大小,在线调整加权因子,以提高稳态控制精度,消除由于量化误差而引起的稳态振荡。利用非经一性优化控制算法,对A  相似文献   
375.
一种基于动态逆的控制方案在无人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动态逆技术通过成功的实际飞行测试而获得广泛认同,目前该研究热点在于对象模型的不确定性的抑制及鲁棒性的研究。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在线神经网络的新型动态逆控制器,其主要思想是通过在线迭代的神经网络最大程度地挖无人机非线性不确定模型及其逆模型,同时通过一个梯度修正环节来补偿误差的影响。仿真验证包括三部分:对极快变量回路的仿真、航迹角跟随的仿真以及三维空间中对给定轨迹的跟踪。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解决精确的  相似文献   
376.
采用带外伸量及弹性约束的当量铰桨叶模型,考虑了旋翼挥/摆结构耦合及动力入流非定常气动力,建立了悬停状态旋翼/机体耦合动稳定性分析方法,适用于星形柔性及无铰式等旋翼系统。分析时挥舞、摆振、机体运动及动力以均以复数变量表示。通过各自由度之间相互作用分析,揭示了动不稳定的机理及动力入流均以复数变量表示。  相似文献   
377.
利用旋翼模型试验装置在4.25m×5.1m风洞中进行了前飞状态旋翼模型试验研究。测量了两种前进比下,2m直径4叶桨叶铰接式旋翼在不同的总距扰动及不同的正弦周期变距扰动时的桨毂力和力矩,建立了前飞状态旋翼桨毂载荷的分析方法,引入了动力入流模型。计算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总距扰动时,动力入流影响很大,周期变距扰动时,动力入流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78.
笔者运用主动隔振原理 ,对Duffing非线性振子 ,设计了参数自调节的PID控制算法 ,对Duffing振子混沌振动进行了主动隔振数值仿真实验 ,实现了对混沌振动的良好隔振。仿真结果表明 :在混沌振动中应用主动隔振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79.
Polyaniline(PANI)was effectively immobilized on the surface of 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OMC)by using Mn_2O_3 as sacrificial template.The observed micro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indicate that a thin layer of PANI was coated on OMC uniformly.As a supercapacitor electrode material,the discharge capacity of the optimized PANI/OMC could reach 467 F/g,which is far higher than that of OMC,PANI and Mn_2O_3/OMC.Furthermore,PANI/OMC composites with different content of PANI are obtained by adjusting the amount of Mn_2O_3 on OMC and their properties are characteri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a thin layer of PANI can improve the capacity of PANI/OMC composites effectively and the further increase of PANI reduces the capacity of PANI/OMC composites.The sacrificial template method presented here is beneficial to coating a layer of polymer on carbon materials,and the content of polymer layer can be controlled by adjusting the amount of Mn_2O_3 in Mn_2O_3/OMC.  相似文献   
380.
针对飞机管路失效问题整体分析中存在的困难,提出了一种飞机管路强度快速分析方法,采用CAEPIPE软件与ABAQUS软件相结合的有限元方法对飞机管路的强度进行模拟分析。对于飞机管路系统中因柔性接头存在而引起的分析困难问题,首先利用CAEPIPE软件对管路系统进行整体分析,避免了传统分析方法中对于柔性接头的复杂迭代计算;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危险区域利用ABAQUS软件进行进一步的局部分析,以保证强度分析的准确性。所提出的分析方法在保证强度分析可靠性的基础上,相对于传统分析方法大幅度提高了分析效率。研究工作对明确飞机管路受载后的变化情况、研究管路失效形式、校核管路强度、优化管路系统结构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