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3篇
  免费   278篇
  国内免费   163篇
航空   722篇
航天技术   228篇
综合类   167篇
航天   38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01.
沈文 《航空计测技术》2000,20(1):28-30,39
介绍用数学方法推导出二阶系统信号恢复的计算方法,并用算法语言在计算机上模拟出当其输入信号为标准半正弦波进的输出信号,以及当输出信号为计算出的信号时模拟恢复出原输入信号,并讨论了在该算法的数学推导及模拟实验的基础上恢复动态信号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02.
固定翼无人机起降过程对场地要求高,这限制了其应用。为此,提出四火箭助推无人机实现短距离起降的方案,并对火箭助推无人机起降控制算法进行研究。设计火箭助推无人机起降过程的控制策略;建立无人机气动力、助推火箭作用力、发动机推力及控制律数学模型,构建无人机起降过程的动力学方程;设计一种基于PID 控制的控制算法,控制目标无人机在各种干扰环境下安全稳定地完成起降过程;利用MATLAB 软件编程进行仿真计算,并通过对比仿真结果与试飞结果,来验证该控制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算法及控制律满足目标无人机起降过程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903.
航天器热平衡试验技术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航天器热平衡试验是航天器研制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试验。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以及设计验证方法的改进,对航天器热平衡试验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总结以往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航天器的热控设计,根据既能满足设计验证的要求、又可以简化研制流程的原则,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04.
张秀云  宗群  朱婉婉  刘文静 《宇航学报》2019,40(11):1332-1340
针对柔性航天器姿态机动的“快速性”及“稳定性”矛盾,研究了一种优化与控制综合的姿态机动轨迹设计与跟踪控制方法。首先,考虑柔性航天器姿态机动过程中既快又稳的需求,建立姿态机动的多目标多约束条件,优化获得姿态机动轨迹,在满足快速性基础上,最大限度提高稳定性;其次,设计新型的快速鲁棒输入成形器(FRIS),与传统输入成形器相比,FRIS具有更短的作用时间及更强的鲁棒性,能够有效抑制柔性附件振动,为姿态机动的“快速性”及“高精度”奠定基础;最后,设计新型自适应连续终端滑模控制器(ACTSMC),避免增益过估计,提高控制精度,实现对期望姿态轨迹的有限时间快速高精度跟踪控制。数值仿真校验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05.
针对一种航天飞行器典型天线窗类高温透波结构及其安装形式,通过Abaqus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对其热匹配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天线窗结构热匹配产生的热应力主要与金属壳体受热膨胀有关,石英纤维增强二氧化硅天线窗具有更优越的热匹配性能,天线窗直径越小,厚度尺寸越大,热应力越小,热匹配性能越好。该项研究为典型天线窗类高温透波结构在航天飞行器上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06.
为评估现阶段北斗三号卫星共视时间比对性能,基于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NTSC)和捷克光电研究院(TP)各自保持的国家时间基准系统,开展了基线长度约7500 km的北斗三号卫星亚欧共视时间比对试验。首先从单站北斗卫星可视数及其卫星高度角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频率响应法确定Vondrak滤波平滑因子后对共视比对数据进行了降噪处理,最后将北斗三号卫星共视时间比对结果与北斗二号卫星及GPS共视时间比对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当前北斗全球组网阶段,北斗三号卫星在中捷共视可视卫星数比北斗二号卫星少的情况下,其共视时间比对精度达到1.16 ns,较北斗二号提升约19%,10000 s以内的时间和频率稳定度也优于北斗二号。  相似文献   
907.
基于北斗三号卫星配置规划,提出了一种同轨区域集中的北斗卫星自主导航算法.利用Ka星间链路指向切换灵活特性与激光链路高速通信特性,并克服激光终端异轨面通信困难,指向切换不便等缺陷,算法设计将轨道面内各卫星采集的Ka双向测距信息利用激光星间链路传入轨道面主卫星中,从而将测距信息集中处理并完成轨道面内各卫星的轨道信息更新.并...  相似文献   
908.
提出了系统影响矩阵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故障诊断的一种新方法--基于影响矩阵的诊断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系统影响方程和系统测量方程。系统测量方程描述系统的输出(测量)特性;影响方程描述系统的各部件对各输出(测量)的影响特性。该方法能将测量信号的分析处理和故障的定位很好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09.
航天器智能诊断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基于故障树的故障报警方法和诊断方法,提出了面向故障树的报警知识和诊断知识表示方法及相应的报警和诊断推理策略,最后,在Windows环境下,用BorlandC++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并通过对“实践-四号”卫星能源系统故障模拟实验台的诊断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10.
卫星成形反射面天线波束赋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馈成形反射面天线,将天线口面分为多个栅格,通过优化栅格的场的相位分布对中国版图进行波束赋形。在优化过程中附加了相位限制条件,以保证反射面的表面连续,并与阵馈抛物反射面天线的赋形效果作了分析比较,说明单馈成形反射在天线在波束赋形中是可取的,该单馈成形反射面天线有其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