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0篇
航空   119篇
航天技术   36篇
综合类   14篇
航天   3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41.
基于有效中转时间预测的不正常航班恢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正常航班恢复问题研究通常基于固定航班中转时间,忽视了实际航班中转时间的改变对航班恢复带来的影响。对此,依据全国235个机场的全部运营航班数据抽取机场-航班特征,构建了基于LightGBM的航班中转时间预测模型,预测航班的有效中转时间,数值结果显示,航班中转时间预测模型预测的均方根误差为6.783 min。构造了基于有效中转时间的不正常航班恢复模型,并针对性地设计了求解该模型的列向量生成算法,构造的模型通过取消、改变计划时间、更换飞机等方式,分别在最小化航班延误时间、取消个数、换飞机个数的目标下,解决机场流量下降、机场关闭、飞机维修等不正常条件下的航班恢复问题。通过航空公司实际运行数据测试证明,基于有效中转时间预测的不正常航班恢复技术有效,在大规模航班恢复的情况下,可以将总延误时间减少34.2%。将列向量生成算法与时空网络算法的结果进行对比,所提出的恢复方法能降低航班恢复代价。   相似文献   
42.
滚动轴承早期故障信号中的噪声成分会影响到故障特征的提取。为了提高含噪故障信号中滚动轴承早期故障特征提 取的准确性,将基于自适应噪声的完备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用于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降噪中,并对降噪后的轴承故障信号 进行双谱分析。结果表明:CEEMDAN可有效去除轴承振动信号中的低频噪声干扰,经CEEMDAN降噪后的不同轴承故障信号的 双谱全局图存在明显差异,根据这些差异可在宏观上对不同轴承故障加以区分;通过经CEEMDAN降噪后的不同轴承故障信号的 双谱细节图可以正确提取不同轴承故障的特征频率,从而实现对各轴承故障的有效诊断。CEEMDAN降噪结合双谱分析可为滚 动轴承故障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3.
阐述了为满足直升机数字化研制的需要,解决ENOVIA LCA系统不能很好地满足直升机产品模型业务对象的问题,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基于ENOVIA LCA的直升机产品数据对象模型,扩展了相关属性,实现了业务对象的定制,为型号研制提供了一个产品数据与技术状态管理的环境。  相似文献   
44.
证明了决策单元的Russell技术有效与DEA有效的等价性,给出了判断决策单元为Russell技术有效的新的更容易的方法,解决了Russell技术有效度量计算复杂的问题。并用实例说明本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5.
针对弹性支承振动应力信号中存在的低频宽带噪声及宽频带的背景噪声干扰问题,提出基于EMD、CEEMDAN、LMD、ITD 和 VMD 5 种信号分解方法的信号降噪方法。利用5 种方法对原始信号进行分解,得到1 组初始模态分量,并结合归一化样本熵、SVD 和 峭度系数,有效地剔除噪声成分。弹性支承振动应力信号的降噪表明:在5 种信号降噪方法中,采用VMD-SampEn-SVD 方法降噪后 的弹性支承振动应力信号的信噪比为8.11dB,相关系数为0.92,均方误差为0.43,计算时间为18.04 s,其综合降噪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6.
在公开的网络通信系统中安全地传送敏感消息时,有时会由于通信双方的权限过于集中而引起欺骗行为,而面向群体的签密方案能解决通信系统中个体的权限过于集中而引起的安全问题.利用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和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身份的群体签密方案.在方案中,任何t个或者多于t个签密组成员相互协作能够生成有效的群签密,少于t个签密组成员则不能生成有效的群签密;任何w个或者多于w个接收组成员相互协作可以验证群签密的合法性及恢复加密的消息.通过对提出的方案进行安全性分析,该方案具有认证性、保密性、数据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及不可伪造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47.
周琨  边磊  邹正平  王雷 《推进技术》2013,34(9):1248-1256
为了探讨传热对于微型向心涡轮的性能和流动的影响规律,根据微型向心涡轮的特点,针对涡轮的轮毂侧壁面传热现象,建立了涡轮的气动性能随传热量变化的一维模型,并利用数值模拟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了不同传热量下微型向心涡轮的流动变化。结果表明所发展的模型有较好的精确度,可以用以评估传热对微型向心涡轮性能的影响;较大的传热会改变转子进口相对气流角并影响转子整个通道内的流动;涡轮对外传热使得涡轮输出功降低,涡轮效率明显降低。   相似文献   
48.
自1981年6月出版创刊号以来,《中国空间科学技术》至2011年6月已建刊30周年,出版了184期。
在伴随并见证着中国空间事业的高速成长与发展的同时,这30年中,《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荣获多次中国航天系统、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奖励;2000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和“双百期刊”;2008年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还被收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并被列入航空航天类统计引文源;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源期刊”;入编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被美国“剑桥科技文摘”(CSA)收录,并成为核心源期刊;2010年成为EI检索数据库正式收录期刊。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所取得的这些进步,是主管、主办单位各级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期刊编委、审稿专家无私培植的结果,是广大作者奉献智慧财富的结果,是众多读者关心爱护的结果。在此《中国空间科学技术》编辑部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今后《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将始终本着“交流空间技术科研成果,探讨前沿技术,活跃学术研究,促进人才成长,服务空间事业”的宗旨,努力成为国内一流的学术技术刊物。编辑部将始终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发扬学术民主,积极开展学术研讨,使《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成为中国空间科技人员发表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探讨前沿技术的重要园地;成为宣传和展示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成果的重要窗口;成为沟通航天工程技术领域科研人员的“桥梁”和“纽带”,为促进中国空间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9.
为提升直升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数字样机协同设计的效率与质量,提出了数字样机的区域化协调思想以及区域划分原则,建立了规范的数字样机区域检查流程。应用于某民用直升机协同设计,缩短了区域内数字模型加载时间,提高了区域级数字样机干涉检查与维护性分析的效率,验证了区域划分方法及检查流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0.
张柱柱  陈跃良  姚念奎  卞贵学  张勇  张杨广 《航空学报》2021,42(5):524215-524215
为研究38CrMoAl渗氮钢材料在冲击载荷与海洋环境侵蚀共同作用下的损伤机理和耐腐蚀性能,对渗氮处理前后的38CrMoAl钢材料进行了冲击加载试验和腐蚀性能测试。研究发现渗氮38CrMoAl钢材料在高应变率下具有较强的正应变率敏感性。在冲击载荷作用下,试件表面渗氮层出现裂纹,并伴随着渗氮层的部分脆性剥落,但裂纹长度均在500~700 μm,裂纹只在渗氮层中扩展,并没有继续延伸至非渗氮层的金属基体内部。渗氮处理提高了材料表面硬度和强度,但降低了韧性。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渗氮处理显著提高了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其自腐蚀电位相对于未渗氮试件由-726.24 mV正移至-174.42 mV。但冲击加载后的渗氮试件由于表面渗氮层的破损,部分金属基体露出并与未发生破坏的表面形成电势差,进而发生较为强烈的电偶腐蚀。扫描开尔文探针测试结果表明,渗氮件表面阴阳极电位差及电位分散程度相对于未渗氮件增大,渗氮件更易发生局部腐蚀。冲击加载改变了渗氮层的表面状态,阴阳极电位差增加,使材料表面腐蚀变得更加不均匀。对试件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盐雾试验验证,盐雾试验结果与电化学测试分析结果相一致,在舰载机维护保养中,应关注受冲击部位渗氮层的裂纹检查,并做好相应的防腐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