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55篇
航空   248篇
航天技术   48篇
综合类   29篇
航天   1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郑军  鲍明涛  王鑫  边宝刚  左峰 《上海航天》2005,22(3):34-36,60
为精确预报地球同步卫星地影,根据其发生原理用仿真分析法研究了升交点赤经和轨道倾角两个因素对地影的影响,给出了地影延续时间和最长日期变化等天数曲线。在实际的同步卫星长期管理中运用这些规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2.
为保障运载火箭发射安全,发射过程采用牵制释放发射方式。由于整个牵制释放发射过程复杂,因此有必要建立仿真系统对其进行仿真分析。对牵制释放仿真系统中的管理调度分系统进行了软件开发研究,在明确软件功能的基础上进行需求分析和软件架构分析,研究开发过程中所需的数据协议、套接字和XML等关键技术,给出软件的具体方案设计和仿真实例。仿真结果表明,管理调度系统软件具有正确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3.
目前首都机场的双跑道隔离运行方式无法适应航空运输业的飞速发展,抑制了首都机场的枢纽化进程.通过对首都机场运行状况的分析及其与国外机场的比较,认为双跑道独立运行方式是一种先进的管制方法,而且投资少,见效快,可以使机场跑道的容量成倍增长.独立运行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保障进近过程中航空器的安全,它对空域、跑道监视设备和监控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出首都机场双跑道独立运行的设想和初步研究,为首都机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与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04.
介绍了低温液体自然循环预冷方案,并以液氮为模拟推进剂,进行一系列循环预冷模拟试验,包括常压或增压环境、气相回流或液相回流、小管径或大管径、回流管绝热或裸露、自流或引射等各种组合。通过分析对比各状态试验时系统所获得的温度、压力数据,得出气相回流循环预冷试验较液相回流循环预冷试验更能快速、持续地预冷系统,增压和引射在特定条件下有利于系统保持循环状态等结论。  相似文献   
105.
摘要:以液氮为模拟推进剂,含二氧化碳的氮气为增压气体,进行了液氧煤油火箭的液氧箱自生增压试验研究。通过改变增压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分别模拟了液氧加热气化增压输送和富氧燃气增压输送。同时进行了二氧化碳在液氮中的结晶小试验,通过试验,从原理上验证了含二氧化碳的氮气增压输送液氮方案是可行的,为进一步试验研究及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6.
基于模态滤波器改进的动载荷识别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锋  陈怀海  鲍明 《航空学报》2002,23(1):51-54
 基于模态滤波器概念提出了对载荷识别模态模型法的原理性校正方案,构造了动载荷识别的离散模态滤波器模型。以其他点激励代替常常不可达的实际工作输入点,通过建立系统的模态参数并相继在模态和物理坐标下的求解对动态载荷作出估算,可以避免经典模态模型法通常对结构或边界条件所作的修改和由于模态参数自身误差而导致的较大识别误差,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识别精度较高并具有普遍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7.
韩军  陈怀海  许锋  鲍明 《航空学报》2003,24(1):39-41
 针对多振动台随机振动控制问题中求解补偿矩阵的广义逆算法,提出利用遗传算法对补偿矩阵的初值进行优化,解决了该类非线性、大范围极值求解问题。双振动台随机振动控制的仿真实验研究表明:将基于遗传算法的广义逆求解补偿矩阵方法引入随机振动控制过程,在同等精度条件下,计算时间大为缩短并改善了控制中共振峰处的奇异性,使广义逆算法在多振动台随机振动控制中的在线应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8.
机动目标的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和合成孔径雷达 (SAR)都是利用目标 (场景)与雷达的相对运动,提高横向分辨率,实现对目标 (场景 )的成像。SAR的运动方是雷达平台,可控制作平稳飞行,且用仪器测校其偏离误差;ISAR的运动方通常是非合作目标,运动不受控制,且难以精确测量。当目标作机动飞行时,以目标作固定基准,雷达等效地在空间形成流形复杂的逆合成孔径 (阵列 ),对这种情况下成像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9.
控制阵解耦的直升机显模型跟踪飞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型武装直升机为例,在电传控制方式下,从工程易实现的角度出发,仅通过对控制阵B解耦,设计直升机显模型跟踪飞控系统。重点阐述了解耦矩阵Bd的设计,主要讨论当B不为方阵时,如何从广义逆矩阵的角度设计解耦矩阵,同时还需解决内回路多变量输入输出维数不一致的问题。通过定量分析评估所设计的模型跟踪系统的性能。完成内回路设计后,采用单输入单输出经典控制方法设计外回路。仿真结果验证了内外回路单独独立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0.
相比传统的卫星自身变轨方式,直接入轨方式下卫星的主动段时间将延长到4~5h。为解决卫星直接入轨过程中由于主动段时间大大加长,导致卫星电能需求的增加,以及电源系统配置不必要的质量增加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在发射和变轨阶段通过运载火箭上面级向卫星供电的方案,即在上面级上增加了一套独立的一次性电源系统。该系统与卫星自身电源系统相结合,在发射和变轨期间优先使用,卫星自身电源根据负载用电情况自主介入,能很好地解决卫星直接入轨方式下主动段的电能需求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