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8篇 |
免费 | 153篇 |
国内免费 | 78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57篇 |
航天技术 | 103篇 |
综合类 | 40篇 |
航天 | 1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37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38篇 |
2017年 | 42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37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42篇 |
2011年 | 33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46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37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6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为了研究进口畸变下缝式机匣处理改善轴流压气机性能的机理,以亚声速单级轴流压气机的孤立转子为研究对象,在53.4%设计转速下,采用10通道非定常的数值模拟方法,开展进口畸变下轴向倾斜缝机匣处理改善轴流压气机性能的机理研究。采取在进口径向延伸段中部沿周向设置栏杆的方式产生畸变。与进口均匀实体壁机匣相比,进口畸变实体壁机匣的失速裕度改进量和峰值效率改进量分别为-5.88%和-1.44%,而进口畸变带机匣处理的失速裕度改进量和峰值效率改进量分别为24.37%和-1.09%。进口均匀实体壁机匣时,压气机的失速类型为典型的突尖型失速,即由叶顶间隙泄漏流引起的堵塞所造成。进口畸变引发叶顶处吸力面的气流分离,且气流分离沿周向呈非轴对称分布,进口畸变后叶顶通道内的低速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叶顶间隙泄漏流所造成,只不过相比于进口均匀,叶顶处吸力面的气流分离提前发生,并且反过来又加剧叶顶间隙泄漏流的负面影响,即进口畸变后压气机失速的主要诱因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机匣处理上、下游的喷射、抽吸过程分别对叶顶通道上游、中部的低速区气流起到激励、吹除作用,其有效地抑制了由叶顶间隙泄漏流所造成的叶顶前缘溢流和叶顶通道内压力面附近的回流,进而提高了叶顶通道的流通能力。 相似文献
472.
473.
针对面对称中高升阻比飞行器再入攻角的优化问题,从工程角度系统分析了升力再入攻角优化问题的多种约束,基于平衡滑翔条件结合失速攻角、初始再入攻角和平衡滑翔攻角等,得到了再入段飞行的攻角设计空间,并给出了再入攻角剖面设计的具体可行方法。所提出的设计方案可用于快速选定满足各种过程约束的速度-攻角剖面;将该攻角设计方法应用于覆盖区优化问题,在继承已有方法的快速求解速度下,仿真结果及对比表明所规划的攻角剖面具有与直接法相似的最优性。 相似文献
474.
475.
476.
SoC系统验证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SoC概念入手,介绍了基于IP复用的SoC设计的出现和发展,着重针对基于IP核进行SoC设计所遇到的挑战及其解决方案(SoC系统验证方法)进行探讨,重点讨论了IP核级验证,系统级功能验证以及基于断言的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477.
478.
479.
基于Launder-Sharma(LS)低雷诺数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发展了一种改进的具有转捩敏感性的低雷诺数湍流模型.针对LS模型的可实现性(realizability)问题和前缘滞止点湍动能预测过大的不足,模型进行了改进.改进模型只使用当地物理量,不需要求解壁面距离、y+和边界层积分参数.改进模型能够适用于广泛的流动,且容易应用到通用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程序中.对具有详细数据的零压力梯度平板转捩边界层T3A实验的模拟结果显示,改进模型能够预测转捩流动,并能对自由湍流变化给出合理的响应. 相似文献
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