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2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26篇
航空   10282篇
航天技术   5878篇
综合类   250篇
航天   3286篇
  2021年   159篇
  2018年   286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177篇
  2014年   435篇
  2013年   517篇
  2012年   446篇
  2011年   673篇
  2010年   494篇
  2009年   843篇
  2008年   868篇
  2007年   466篇
  2006年   438篇
  2005年   445篇
  2004年   496篇
  2003年   572篇
  2002年   505篇
  2001年   637篇
  2000年   382篇
  1999年   475篇
  1998年   486篇
  1997年   350篇
  1996年   437篇
  1995年   506篇
  1994年   507篇
  1993年   369篇
  1992年   385篇
  1991年   251篇
  1990年   248篇
  1989年   430篇
  1988年   214篇
  1987年   247篇
  1986年   247篇
  1985年   645篇
  1984年   528篇
  1983年   420篇
  1982年   491篇
  1981年   623篇
  1980年   247篇
  1979年   189篇
  1978年   189篇
  1977年   147篇
  1976年   156篇
  1975年   192篇
  1974年   181篇
  1973年   161篇
  1972年   188篇
  1971年   148篇
  1970年   143篇
  1969年   14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Methods to control flow have been considered in order to reduce end losses in blade rows of GTE gas turbines by means of measures taken at the design stage.  相似文献   
912.
913.
914.
915.
916.
喷流对飞机尾流涡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飞机产生的尾流涡,特别是大尺度的翼尖涡,对尾随其后的飞行器是非常有害的,本文旨在探索利用飞机发动机产生的喷流加速尾流涡消亡的方法。试验采用简化的飞机模型(有尾翼),建立了包含一对翼尖涡及一对反向旋转的尾翼涡(通过以负迎角安装尾翼得到)的4涡尾流系统。在无外来扰动的情况下,不同的尾翼设置下得到的尾翼涡对翼尖涡的作用效果不同,有的能导致翼尖涡提前消亡,有的则不能。考察了不同强度的喷流对不同4涡尾流系统的影响,且作为对比,对无尾翼(2涡系统)及无喷流下的各种情况也分别作了观测。试验在拖曳水槽中进行,运用体视粒子图像测速(SPIV)技术,观测了与模型拖曳方向垂直的、从机翼后缘到下游约45翼展间均布的一系列切面。结果表明:当喷流直接作用于涡时,其效果主要取决于两者之间的初始距离及相对强度;而当喷流作用于整个4涡尾流系统时,其引入的扰动对不同的系统均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这种作用的关键在于利用喷流优化对翼尖涡进行扰动的机制,而不仅仅取决于喷流的强度。  相似文献   
917.
对旋转畸变条件下轴流压气机的失稳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畸变影响区内叶顶泄漏流的前缘溢出造成了旋转失速的提前发生,缩减了压气机的失稳裕度.叶顶微喷气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旋转畸变条件下轴流压气机的失稳裕度,其原因在于,实施叶顶微喷气后,临近失速时,压气机顶部畸变区诱发的分离团受到抑制,减少了其诱发旋转失速的可能性,从而实现扩稳目的.   相似文献   
918.
<正>秉承苏州三光精心制造的传统,苏州三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始终将产品性能、可靠性放在首位。随着高品质产品所带来的市场高认可度,苏州三光的产品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工厂和车间。同时,市场对高性  相似文献   
919.
机床是一个复杂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机床的创新离不开新结构、新材料、新的功能部件、新刀具和新的外围设备.加工工艺的发展以及加工过程的仿真和监控也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20.
介绍一种容腔效应标定方法,以理论模型推导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了对高频响动态探针的动态标定,并通过ARMAX(自动回归滑动平均)模型辨识得到了容腔的传递函数.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能够很好地通过探针的动态响应信号来确定探针容腔的传递函数,从而确定测量信号和真实信号之间的关系,对今后考虑容腔效应的动态标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