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102篇
航天技术   38篇
综合类   27篇
航天   38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随着新一代飞机、发动机投入运营,维修培训的方式发生了改变。航空维修培训更注重的是日常的维护,利用模拟器提高维修人员的系统集成和排故能力。航空维修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飞机的可靠性,缩短停飞时间。  相似文献   
12.
导语:科幻作家刘慈欣说:"这堂课最伟大的地方不在于简单展示了几个知识点,而是像一支画笔一样,为孩子们描述了一个与地球重力世界不同的太空世界。"中国航天史上首次太空授课,于6月20日10时04分至10时55分开课,女航天员王亚平在指令长聂海胜的配合下做了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进一步提高风扇/压气机的负荷水平,对串列叶片进行了研究。采用理论方法分析了串列叶片相对于常规叶片的 负荷优势区间,并利用低速大尺寸压气机试验台进行了对比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当负荷系数大于0.46时,串列叶片表现出明显 的优势,可以将负荷系数为0.46作为串列叶片优势区间的临界点。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亚声速和超声速串列叶型前后排的 相互影响机制,总结了串列叶型流动控制原则和优化设计思路,给出了典型亚声速和超声速叶型的优化设计结果。结果表明:优 化后的亚声速和超声速串列叶型设计点损失分别减少了6%和20%,可用攻角范围分别拓宽了2°和0.5°。完成了负荷系数为0.4 的双级风扇串列叶片出口级方案设计论证。结果表明:与常规方案相比,在常用转速范围内,串列叶片方案的压比明显提高,中低 转速堵塞流量和等熵效率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针对被控对象的执行机构对控制系统的影响,采用三重时间尺度的奇异摄动方法来展示闭环跟踪系统的渐近结构特性,从而极大地方便了解耦控制律的设计和控制矩阵的确定。并以考虑执行机构及旋翼动态的某型直升机为例,进行了多重模型/解耦控制律设计和仿真。  相似文献   
16.
由发动机监控和诊断系统衍生的技术,在未来可为航空公司节省大量的资金。现在,一些发动机制造商和独立的维修供应商已将此技术应用到发动机辅助动力装置,并扩展到更广的范围。例如,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最近选择SmartSignal公司监控其波音737-700的CFM56-7发动机,原因之一是除发动机以外,该公司有望能提供飞机的状态管理,如监控辅助动力装置(APU)、飞行控制或其他能采集电子数据的系统。SmartSignal公司称,已对波音777的环境控制系统、波音757和新一代737的APU进行监控试验。该公司所开展的试验是针对常规情况的,而不仅仅是针对西南航空公…  相似文献   
17.
由微分几何理论,导出了纤维缠绕圆环壳曲面的滑移和架空判据。基于薄膜理论和网格理论,结合圆环壳几何特征,得到了内压作用下纤维螺旋加环向缠绕圆环壳的平衡方程组,给出了均衡缠绕线型的确定方法。以稳定缠绕条件和壳体强度要求为约束,缠绕层最小质量为优化目标,利用收敛效率较高的序列二次规划算法(SQP)求得了不同爆破压强下的各项最优均衡缠绕参数。文中的设计方法真实反映了环壳结构特征和实际工程设计要求,算例表明可直接应用于纤维缠绕环壳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动态星间速度精确测量问题,文章提出了测量环路多普勒积分时长的设计方法。在获得具体双星星座两颗卫星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不同多普勒变化率积分区间时长情况下的星间速度测量误差数学关系,并进行编程数值计算。通过数值分析和测试结果对比表明:在不同积分区间时长情况下,星间速度测量误差仿真结果与设备实际测试结果一致。多普勒积分时间为200 ms时的星间速度测量误差为±1.4 m/s,通过缩短积分时间长度,可以将星间速度测速误差减小到[-0.14 m/s,+0.14 m/s]以内,达到了预期效果。该方法可应用于星座项目星间速度测量精度指标预算设计工作中进行多普勒积分时长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小孔测量仪器在小于φ1mm盲孔的精密测量方面仍是空白。为解决此项“测量烦恼”,选择一点式接触瞄准;电学放大;二等标准量块作标准量;五个自由度,独立可调的两个并联工作台;又用交换法消除配对测头有效直径差后组成测量装置,其洲量极限误差±30max=0.132μm,达到国内外小盲孔测量精度先进指标。  相似文献   
20.
角刚度(又称弹性比力矩)及弹性件在最大摆角下的剪切应变是固体发动机柔性接头设计的重要指标。在考虑固体火箭发动机柔性接头层弹性件几何尺寸的差异的基础上,推导了角刚度及弹性件剪切应变的精确计算公式。算例表明,该方法计算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