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1篇
航空   112篇
航天技术   31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41.
研究了CCD像元灵敏度非均匀性产生的原理和给CCD应用带来的问题。采用改进的归一化算法对CCD像元灵敏度进行修正,解决了CCD图像传感器由于加工工艺造成的各像元光电灵敏度具有差异的问题。该方法有效的减小了CCD的原始误差,对提高CCD测量准确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2.
提出了一种基于Handyscan 700和Geomagic Control的非接触式位姿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手持式便携3D扫描设备Handyscan 700,具有测量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的优点。在波导组件位姿测量试验中,本方法解决了航天器跨舱波导组件位姿无法高效测量的难题,实现了跨舱波导组件舱内部分在舱板合舱前就可安装到位,降低了总装风险,提高了波导组件总装效率。  相似文献   
143.
摘要:针对转子叶片叶根缘板过渡处高应力比弯曲振动疲劳问题,采用转子叶片结构细节刻画方法设计了特征模拟件,实现了对叶根缘板过渡特征的几何刻画和应力分布模拟。基于模态差异化方法,设计了试验夹具及调频质量块。搭建了模拟件双轴弯曲振动试验系统,试验过程中试样处于高频弯曲振动状态下(>1kHz),测得的试样考核点弯曲应变幅稳定,所搭建试验系统实现了轴向拉伸-高频弯曲振动的转子叶片典型双轴载荷施加。试样宏观断裂位置与有限元计算最大应力点一致,对断口进行了宏/微观分析确定了试样断口疲劳源与裂纹扩展特征,证明采用结构细节刻画方法进行试样设计的合理性及所搭建试验加载系统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4.
高马赫数下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GAO—YONG可压缩湍流方程组数值模拟了入射斜激波/平板湍流边界层相互干扰现象,计算了来流马赫数为5.0,激波入射角度分别为15.876°、23.287°两种不同激波干扰强度下的流场。计算程序中的对流项、扩散项分别采用二阶ROE格式和二阶中心差分格式离散,并用多步Runge—Kutta显式时间推进法求解空间离散后的控制方程。计算较好地模拟了高马赫数下的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的流场结构,位移边界层厚度,动量损失厚度等,也比较准确地预测了平板壁面压力、摩阻系数等气动力参数的分布。  相似文献   
145.
在圆锥一圆柱组合体圆锥段的尖端区域布置一对单个介质阻挡放电激励器(SDBD),通过风洞实验对圆锥前体分离涡流场的等离子体控制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风速5m/s,迎角为25°和30°,采用表面压力测量技术,并通过对压力的积分得到侧向力系数。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激励器的开、关可以改变圆锥两侧压力分布不对称的模式,从而使得侧向力的大小和方向发生改变。研究表明:等离子体激励器可以对非双稳态下的圆锥前体分离涡流场进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6.
针对协方差矩阵含目标信号分量及目标导向矢量失配情况下,传统自适应波束形成器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双层重构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首先,利用稀疏重构的方法预估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通过估计干扰导向矢量及干扰功率对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进行优化校正;然后,基于子空间理论建立导向矢量约束误差优化模型,利用迭代方法对凸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权值向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显著提高了波束形成器在目标导向矢量约束误差及阵列误差情况下的稳健性,低快拍条件下表现较好,输出性能优于仿真对比算法。   相似文献   
147.
针对柔性目标降落伞开伞过程的形态变化大、光照强度变化大、运动规律性差、存在遮挡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算法融合的视觉测量技术的降落伞开伞过程形态参数辨识方法。首先,设计了具有视觉测量靶标功能的降落伞图案,提供了丰富的具有可区分度的标记点,能够准确地对定位点进行跟踪和测量,并开展了双目相机内、外参标定。其次,提出了应用对极几何原理,采用基于暗通道的图像增强技术,提高了图像质量,有效地减轻了各种噪声和过曝光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采用稀疏编码超分辨率重建算法,改进了特征点的像素级提取,实现了高精度的亚像素级特征提取;采用特征跟踪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提升了特征匹配跟踪的精度和效率。最后,通过全尺寸高空开伞试验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达到较高的辨识精度,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此方法在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上成功得到了应用,精确地从双目影像中辨识出降落伞开伞过程形态参数,对设计和分析降落伞开伞工况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和数据积累。  相似文献   
148.
149.
150.
装备保障性与可靠性、维修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研究了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保障性与可靠性、维修性的关系,指出了保障性与可靠性、维修性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