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0篇
航空   717篇
航天技术   133篇
综合类   320篇
航天   475篇
  2022年   15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3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0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336篇
  2001年   350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针对具有模型不确定性、控制舵面故障以及非线性干扰的飞机俯仰姿态控制问题,基于L1自适应方法设计增广控制器。设计合适带宽的低通滤波器,以满足控制器快速自适应要求,保证系统输入输出信号的一致性能有界。考虑伺服控制实际存在的幅值约束,推导出所设计的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条件及其性能界,即忽略幅值约束时,选择足够大的自适应增益,闭环系统性能能够任意接近参考系统;考虑幅值约束时,闭环系统的性能可以通过增大自适应增益得以改善,但是不能任意接近参考系统。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飞机姿态控制系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控制器对有界不确定性和干扰具有鲁棒性,同时满足输入约束要求。  相似文献   
312.
空间机器人的目标捕获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推导了基座姿态受控空间机器人系统运动学关系,得到了广义雅可比矩阵。根据目标的运动来规划机械臂末端在惯性空间的期望轨迹。对机器人动力学和运动学关系式进行线性参数比,分别对动力学待估参数和运动学待估参数设计在线修正律,在关节空间采用自适应控制。对于存在动力学参数不确知的机器人系统,算法保证了系统的渐近稳定,在成目标捕获任务的同时,控制基座姿态保持在期望范围之内。以平面两关节空间机器人系统为对象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13.
整体压气机转子优化设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种优化方法,以整体转子作为优化模型。进行了基于有限元计算的形状优化,目标函数为重量最轻,约束函数有几何尺寸、静强度、低循环疲劳寿命、轮盘破裂转速等,系统用-DEAS作实时后处理,可对任何中间结果作分析。经过几个算例的考核,证明优化效果是很明显的。  相似文献   
314.
315.
简述了DSY128电子扫描压力测量系统的研制背景,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功能及特点,并根据实验情况得出了值得推广应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316.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是目前我国唯一的航天测控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航天测控网之一。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对外开展空间技术合作与交流的需要,1992年,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正式对外开放,使这座国防高科技的大厦从此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317.
中心遥控作业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实际应用经验出发,介绍了遥控作业的编写原则和方法,以规范作业设计过程,约定设计规则,引导编码风格,从而保证遥控作业的正确,可靠,高效,易维护。  相似文献   
318.
面向敏捷制造的产品可制造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敏捷制造模式对产品可制造性评价的要求,指出评价结果必须反馈给制造伙伴选择系统。提出了面前敏捷制造的产品可制造性评价系统的一个实现框架,讨论了其中的零件信息描述、知识表达、制造伙伴选择和制造资源建模等若干问题。之后着重讨论了材料与毛坯选择、零件结构工艺性、制造资源匹配和标准化检验等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最后给出了简例。  相似文献   
319.
本文将各向异性设计引入层合阻尼结构中,从理论上分析了各向异性层合阻尼结构的阻尼特性及其控制机理,从而验证了建立约束阻尼层合结构各向异性优化设计新体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20.
单晶双斜探头探伤时缺陷定位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对产品质量的检测要求越来越严格和全面了,在这种严格的检测下,各种专用的新型超声检测探头不断涌现,其中用于内燃机曲轴及石油钻铤等部位探伤的单晶双斜探头也得到了应用,但由于这种探头的特殊结构,以至它不易对缺陷定位,所在在这里,本文主要针对这种双斜探头的缺陷定位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实验证明,所求计算公式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