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24篇
航空   346篇
航天技术   71篇
综合类   43篇
航天   10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针对应用于空间核动力及大功率航天器的高温热排散技术,介绍了一种基于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的钛水热管,满足100~300℃温区热量的远距离传输需求。该热管壳体及毛细芯结构通过3D打印技术一体成型,解决了中高温热管在制造方面的诸多难题。文章对热管的传热能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热管在180~250℃区间内传热能力最佳,同时搭建了热管启动以及传热能力的试验验证平台,对热管在水平以及逆重力姿态的传热能力进行了试验验证,并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D打印技术可成功应用于槽道热管的制造。该钛水热管后续将应用于航天器高温热排散系统的地面演示系统中,用于连接高温两相流体回路冷凝器和碳纤维材料辐射板。  相似文献   
412.
虚拟仪器实验室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仪器是测控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测量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虚拟仪器的优点及虚拟仪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本文在介绍虚拟仪器概念、构成及其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电工电子虚拟仪器实验室的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413.
一种新的基于Adams与C/C++语言的模块化协同仿真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和C/C + +语言,提出一种新的模块化协同仿真模式.该模式中协同仿真过程的主控权交由用户程序,Adams动力学仿真流程与C/C + +语言的控制仿真流程均作为独立的过程供用户程序调用,实现用户主控的模块化协同仿真,为控制系统的验证、改进与优化奠定基础.该方法在月球车的导航控制系统设计中起到...  相似文献   
414.
针对空间千瓦级瞬时大热耗载荷的散热问题,提出了一种"平板蒸汽腔(Vapor Chamber,VC)+相变装置(Phase Changed Material,PCM)+环路热管(Loop Heat Pipe,LHP)"的一体化通用级联散热设计方法。以被动控温为主,采用当量导热系数大于2000W/(m·K)的VC强化传热,进而通过3D打印的导热蜂窝结构PCM强化热量的储存和释放。以某瞬时热耗达3000W的空间载荷为例进行散热设计,通过热分析和热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热源45s和60s工作时间内最大温升分别为12.5℃和19.6℃,温度控制在10~40℃的范围内;修正后的热分析模型与热试验结果对比,绝对误差为1℃左右,相对误差为4.85%。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可为同类空间千瓦级瞬时大热耗载荷的热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15.
为了提高实时卫星钟差估计的精度和稳定性,提出了一种顾及轨道误差的实时GPS钟差估计方法。基于超快速轨道产品,分析了轨道标准差与绝对轨道误差的相关性。通过线性插值获得实时轨道误差信息,以优化先验残差的随机模型。基于先验轨道标准差阈值,采用分段方式剔除实时轨道异常卫星对应的观测值。实验结果表明:轨道标准差和轨道误差的相关性高达0.82。与常用的高度角相关的随机模型相比,GPS卫星钟差估计精度最大提高了15.2%,平均提高了8.1%,钟差误差的时间序列更加平稳,所有GPS卫星的平均钟差STD均在0.15ns以内。因此,超快速轨道产品中提供的轨道标准差与绝对轨道误差表现出较强相关。采用顾及轨道误差的实时钟差估计方法可提高GPS卫星钟差估计精度,准确识别并剔除GPS实时轨道异常的卫星,从而提高GPS实时钟差估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16.
叶勋  高波  毛成立  黄江流  乐浩  何快 《上海航天》2021,38(3):171-177
具有按需调控、自主感知与决策能力的智能动力是未来战争的核心技术.本文提出了智能固体发动机的概念和内涵,重点阐释高适变、高效能、高矢量调控以及自主感知、自主评估以及使役状态的自主决策等特征,探讨了智能固体发动机的技术路线,策划了以变推力发动机、可控可熄发动机以及高效能全域矢量调控发动机为代表的产品布局.开展智能固体发动机...  相似文献   
417.
利用Image Pro Plus和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对三种典型碳纤维样品断面的扫描电镜照片进行了图像分析及处理,使用Matlab对图像进行了数字化处理,计算得到国产1~#及2~#碳纤维样品的圆度分别是0.980和0.809,与,T300碳纤维的圆度0.846有一定差异.通过该方法可以定量化地表征碳纤维表面的物理特征.  相似文献   
418.
低比转速泵叶轮流道内部流动的PIV试验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介绍了粒子图像测速仪(PIV)、泵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案.采用PIV技术,对3种流量下叶轮流道内部3个不同测量平面上的流动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速度矢量分布.探讨了速度分布沿叶轮周向和轴向的变化规律以及流量对速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流量的减小,吸力面速度略有减小,压力面速度变化较为明显,当流量达到额定流量的0.6倍时,在压力面附近存在回流现象;在叶轮出口处,流量对相对速度方向没有明显影响;叶轮流道内部速度沿轴向分布均匀,绝对速度沿半径方向呈增加趋势,无量纲绝对速度的周向分量vu/v从压力面到吸力面呈下降趋势,且随流量的减小而增大.研究结果为叶轮设计以及离心泵内部流动的试验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19.
以硝酸钇、硅酸钠和氢氧化钠为起始原料,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了硅酸钇纳米晶。研究了后期热处理温度对硅酸钇纳米晶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微波水热可直接合成硅酸钇粉体,但其结晶性能较差,后期热处理有助于提高其结晶性能。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粉体中Y2SiO5相的含量增加,微晶的微观结构从棉絮状结构逐渐向柱状结构转变,Y2SiO5纳米晶沿[378]取向生长。  相似文献   
420.
介绍了叶栅槽道内部压力测量采用的主要方式。并通过小型化结构设计和验证方法。管腔动态标定试验和特种加工工艺。对叶型面动稳态压力测量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