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259篇
航天技术   50篇
综合类   28篇
航天   5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文摘研究了TC4钛合金激光焊接在平焊、横焊两种位置下工艺参数对气孔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平焊时,气孔生成量随激光功率、离焦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随焊接速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横焊时,气孔生成量随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焊接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离焦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得到的优化工艺参数进行焊接,气孔生成量大幅减少,在两种位置下均可得到内部质量良好的焊缝。  相似文献   
72.
遥感卫星星座在环境监测、地理测绘等领域运用中,需要考虑目标轨迹分布的优化问题.轨迹分布与星座的重访能力和进出站间隔保持等应用需求密切相关.目前对星下点轨迹分布的优化和调整还缺乏准确实用的方法,存在卫星数目增多带来的计算量增加问题和对多种需求综合考虑不够的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太阳同步回归轨道遥感卫星星座的目...  相似文献   
73.
小型化星敏感器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小型化星敏感器的软、硬件及光学设计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光学系统中高稳定的光机结构设计、大通光孔径低畸变的镜头和40°太阳保护角的遮光罩设计达到光学指标.硬件设计采用轻小型低功耗电路、FPGA完成图像采集和星点提取技术,软件设计采用改进型全天识别算法、具快速主动预估功能的星跟踪技术.小型化星敏感器产品地面验证及应用结果表明:产品的主要性能达到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74.
针对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应用背景、技术优势和发展需求,对制约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进一步工程化应用所面临的主要关键基础技术进行系统梳理。通过对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工作原理、点火和火焰稳定性、燃面退移速率模型、固体燃料种类、超燃冲压发动机试验台技术特点及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工作性能的阐述,详细分析了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研究的进展和难点,并对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固体燃料在超声速流动下的细化燃烧反应机理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超声速细化燃烧模型;考虑不同的固体燃料,固体燃料配方不同,带来推力性能和燃烧效率也不一样,需要推动固体推进剂技术改良;发动机地面试验测量方式过于单一,需要发展先进的测量手段。  相似文献   
75.
双脉冲发动机能够降低火箭弹飞行阻力,增加射程。为了研究中远程火箭弹采用双脉冲发动机对弹道性能的影响,针对单助推和双脉冲发动机建立了发动机模型,编制了外弹道计算程序,对比分析了分别采用这两种发动机的中远程火箭弹的射程覆盖范围和末端速度等弹道性能。研究表明,对比单助推方案,采用双脉冲发动机的火箭弹最小射程减小34.24%,最大射程增加24.63%,即通过合理选择初始射角和脉冲间隔时间,能够有效拓宽火箭弹的射程覆盖范围;采用双脉冲方案的中程火箭弹增程效果更为明显,与之相比,采用双脉冲方案的远程火箭弹增程仅5.89%;对比单助推方案,在相同射程下,双脉冲发动机还能大幅提高火箭弹在小射程下的末端速度,提升火箭弹的末端突防能力。  相似文献   
76.
为了抑制无刷直流电机转矩脉动,实现反作用飞轮输出转矩的高精度控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流侧电压调节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反作用飞轮转矩脉动模型,无刷直流电机换相转矩脉动和电流纹波是反作用飞轮转矩脉动产生的主要原因。然后,通过直接转矩控制与直流侧电压调节结合,减小换向转矩脉动与电流纹波,提高反作用飞轮的转矩输出性能。最后,对提出的方法进行实验验证,输出转矩30mN·m和50mN·m时,转矩脉动分别减小为10.63%和10.23%,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高反作用飞轮输出转矩性能。  相似文献   
77.
78.
利用荧光光谱探讨了磁场引起α-淀粉酶构象的变化及其原因,α-淀粉酶在20℃pH6.6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经0.05~0.25T静磁场作用不同时间均能引起荧光强度手明显变化,其变化程度与磁场强度和磁化时间有关,但不伴有最大发射峰位移,用分光光度法考察了磁场对溶解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未发现活性有明显变化,其结果与磁场对固定化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一致,提出了磁场对酶分子的生物效应与酶存在形式有关。  相似文献   
79.
针对航空发动机磁轴承转子系统在高速运行时的振动问题,通过分析转子自身不平衡引起的同频振动、电机干扰产生 的倍频振动、结构模态振动等多种振动,设计了一种基于LMS算法的自适应滤波器。滤波器加入控制系统的反馈环节,对同频、倍 频振动进行滤波处理,并且能在模态频率处切换至自适应同频信号放大器抑制模态振动。通过采用波特图、定频点分析、数值仿 真等方法,证明了滤波器能有效地完成对磁轴承转子系统的自适应频率跟踪振动抑制和模态振动抑制;根据FPGA的硬件架构特 点,采用一种3级量化策略的符号类LMS算法,构建了基于FPGA的实时自适应滤波器模块,并进行了自适应振动抑制试验。结果 表明:基于FPGA的自适应滤波器对特定频率成分的抑制效果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80.
地磁导航具有可用区域广泛、无累积误差、无源和隐蔽性强等优势,是未来定位导航与授时(PNT)体系中潜在的重要导航定位手段之一。地磁导航技术包括磁场信息的测量、地磁基准图的建立和地磁定位方法的设计3个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围绕地磁定位方法,调研总结了当前主流的地磁滤波、地磁匹配和磁场同时定位与构图(SLAM)三类方法的原理及技术发展路线,重点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适用场景、时效性、对磁图和传感器的需求,并对地磁定位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