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145篇
航天技术   49篇
综合类   32篇
航天   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王超  陆洋  陈仁良 《航空动力学报》2014,29(8):1922-1929
为摸索直升机桨距主动控制对旋翼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揭示其机理,首先建立能够考虑2阶谐波桨距控制影响的旋翼气动力模型,进一步建立相应的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模型,将旋翼需用功率作为性能评估的依据,在全机配平状态下开展2阶谐波桨距控制对旋翼性能的影响研究.对于样例直升机,前进比为0.2时,施加任何2阶谐波桨距控制均使旋翼需用功率增加;前进比为0.35时,施加幅值为1.5°、初相位为90°的2阶谐波桨距控制使旋翼需用功率降低约5%.通过分析样例直升机桨盘平面迎角分布和阻力系数分布,总结出利用2阶谐波桨距控制提升旋翼性能的物理本质:当直升机处于高速、大载荷飞行状态时,施加适当的2阶谐波桨距控制可以改善桨盘平面迎角分布,推迟后行边桨叶失速,从而降低旋翼需用功率,有效提升旋翼性能.  相似文献   
92.
为提高终端空域航线设计的自动化水平,对进离场航线进行了研究。针对独立航线规划,提出角度扩展航路点搜索方法,提高算法运行效率。选取水平剖面经济性最优为目标函数,垂直剖面满足最优爬升/下降剖面,实现3D航线网络规划。实例结果表明,在保证航线安全性、经济性的同时,算法运行稳定,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3.
航空器的故障排除直接关系着航空运输的安全和经济效益。对航空器的故障排除从故障的概念及判定、故障排除的准备、思路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对间歇性出现的故障排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4.
在简要介绍CTS-26型超声探伤仪工作原理及组成的基础上。对其几种典型故障作了具体的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95.
蔡晓东  杜青  夏宁  王超  杨祎 《宇航学报》2021,42(8):1015-1026
结合嫦娥五号探测器主要任务特点,简要介绍了多器供配电系统的功能需求、多器联合供电方案设计,并通过能量平衡仿真分析、多母线融合控制等关键技术,解决了嫦娥五号探测器在复杂空间环境下多任务、多模式的高可靠轻小型化供配电系统设计难题。在轨飞行试验结果表明:供配电系统功能正常、工作可靠、性能优良。提出的嫦娥五号探测器多器组合一体化供配电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满足并确保了月面无人自动采样返回任务可靠实现,可为未来探月工程及其它深空探测领域供配电系统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6.
红外诱饵等空间特定目标是对抗红外探测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双色制导技术的发展,红外探测灵敏度不断提升,目标识别能力不断增强,这对空间特定目标表面的双波段红外辐射的逼真性提出了要求。通过改变空间特定目标表面发射率控制其红外辐射强度的大小,使用数值仿真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提出了对空间特定目标表面红外辐射特性的调控方法。此外根据所确定的表面发射率、可见光吸收及红外发射比例以及内热源功率,选择合适的表面材料以及热功率施加方法,在保证空间特定目标表面机械性能的同时,使空间特定目标满足光照及阴影区的双波段红外辐射特性要求,并进行模型的制作以及热真空实验,证明了理论计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7.
箔片型红外面源诱饵扩散规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邹涛  王超哲  童中翔  贾林通  童奇 《航空学报》2016,37(9):2634-2645
目前红外面源诱饵已成为对抗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重要方法。鉴于此,以箔片型红外面源诱饵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得到单个箔片和两平行箔片在不同迎角下的气动力系数。通过对箔片空中运动分析,特别是考虑到燃烧力作用的特殊性,将箔片的运动分为两个阶段:起燃阶段和完全燃烧阶段,并建立了两个阶段的运动模型。在单个箔片运动模型的基础上,设置上千个箔片初始姿态和旋转角速度的概率分布情况,同时对上千个箔片求解运动方程,即可得到整个红外面源诱饵的空间运动扩散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在高速运动平台上垂直向上发射红外面源诱饵,其扩散形状近似为前部稀疏后部密集的锥形云团;仿真得到的面源诱饵扩散尺寸和运动位置与实测数据吻合度较高,特别是面源诱饵在x轴方向扩散尺寸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98.
翼尖支撑测力试验技术采用两台天平同时对同一风洞模型进行测力,开展双天平校准技术研究是实现该项试验技术成功应用的关键。基于双天平测量机理,研究并建立了双天平校准技术:利用两台单天平的校准公式,根据空间力系合成原理和天平载荷分量干扰修正技术构建了双天平同时工作的公式。通过对某专用双天平的单独校准、组合校准及风洞试验,对提出的双天平校准技术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双天平校准技术合理、可靠,可操作性强,能够为翼尖支撑测力试验技术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9.
蜂窝夹芯板的缺陷严重地制约和影响了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介绍了电子剪切散斑干涉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利用电子剪切散斑干涉技术,用热加载的方式对蜂窝夹芯板进行了无损检测,通过图像处理及对含缺陷材料的3点弯曲实验,验证了电子剪切散斑干涉技术的正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蒙皮与蜂窝芯子的脱粘等缺陷是蜂窝夹芯板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该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快速地对蜂窝夹芯板的质量检测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00.
从某颗在轨卫星地面轨迹漂移“异常”出发,分析了该现象发生的内在机理,建立了零偏模式下(卫星姿态偏航角保持为零)光压摄动力沿迹方向累积效应解析模型,并基于历史观测数据通过轨道改进估计模型参数。最后,利用该卫星2018年真实地面轨迹对新模型预报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新模型后,卫星地面轨迹漂移预报误差得到明显改善,为该卫星轨迹保持控制策略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