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8篇
航空   7篇
航天技术   23篇
航天   1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表面张力贮箱液体管理装置的网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修正迭代法和Newton-Raphson法,对表面张力贮箱的液体管理装置进行了网络分析计算和技术分析,确定了表面张力贮箱满足微重力或低重力下无泡排液条件时,液体管理装置中的收集器筛网尺寸、气泡陷井通气管尺寸,比较了不同介质的蓄流能力。  相似文献   
12.
魏延明  任焜  张兵 《航天控制》2005,23(1):15-22
在总结国外探月活动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探月工程中推进系统设计 的初步方案以及总体构成等,并分别就着陆器、上升舱和返回舱提出了推进系统 的初步设想,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系统研制中要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航天器推进剂在轨剩余量测量一直是航天器在轨管理所面临的一个难题.提出采用超声波流量计测量推进剂在轨剩余量的方法,并给出了超声波流量计的设计方案.设计的新型超声波流量计结构,通过改变超声换能器的安装方式,从而延长了超声波传播路径,减少了传播过程中超声波的衰减.通过以单片机和FPGA为主控制器、以高精度时间测量芯片作为数据采集模块的流量计软硬件系统实现了超声波流量计对液体流量的高精度测量.通过恒速测试、交变流速测试和总量测试表明,该系统测量精度达到了0.5%,可满足目前航天器推进系统推进剂剩余量的在轨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14.
空间核电推进(Nuclear Electric Propulsion,NEP)系统是一种将核热能转换成电能,并驱动大功率电推力器而产生推力的革命性空间推进技术。和传统推进技术相比,NEP具有高比冲、大功率、长寿命等技术优势,非常适合未来大规模深空探测任务。基于NEP系统组成和小推力轨道理论,建立了以有效载荷为目标的NEP系统比质量优化模型。该模型能够解析NEP航天器的轨道运行时间、比质量、功率与有效载荷比的复杂耦合关系,为任务优化提供了计算依据。最后,利用该模型对NEP系统完成NASA "Juno号"航天任务进行了技术指标评估分析。计算表明,当NEP系统比质量达到4.8 kg/kWe时,其能将"Juno号"航天任务的地木转移时间由2 266 d缩短至665 d,有效载荷由160 kg提高到1 179 kg,极大地提高了航天器的探测能力,为任务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和后续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低功率电弧加热发动机内的传热与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别采用氮氢混合物模拟氨和肼作推进剂,计算获得了不同入口总压和弧电流的多种工况条件下发动机内温度和速度分布.结果表明,随着弧电流的增加,发动机出口处的温度、速度和比冲也随之增加;随着入口总压的增加,工作气体流量增加,发动机喷管出口处轴向速度增加.对NASA 1 k W级电弧加热发动机采用氮氢模拟肼作推进剂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验结果大体相符.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化全域通信导航的应用背景下,卫星平台所需具备的精确轨道预测与实时轨道控制能力对电推进系统的推力精度、分辨率等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设高精度的电推进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空间应用需求和电推进技术现状的分析,阐明了当前电推进技术的推力输出精度不足以支撑高精度连续导航、超低轨卫星实时阻力补偿以及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动中成像等空间任务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以霍尔推进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研制高精度推进系统的技术难点,从霍尔推力器技术、流量控制技术、电源及控制技术和试验验证技术四个方面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分析和探讨了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思路,为高精度霍尔推进技术未来的重点研究和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1kW级肼电弧加热发动机工程样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沈岩  魏延明  陈君  关威  汤海滨 《推进技术》2011,32(6):845-851
为了满足静止轨道卫星及中低轨道卫星降低重量、延长寿命的需要,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近年来开展了电弧加热发动机的研究工作,目前正在进行1kW级肼电弧加热发动机工程样机的研制。介绍了1kW级肼电弧加热发动机工程样机研制工作的进展情况。该项研制工作的目标是:完成电弧加热发动机的设计、加工和500h寿命试验。预期发动机功耗为1kW左右,比冲为4.5~5.5N.s/g,推力为75~150mN。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轮的发动机设计、加工和性能测试工作。出于安全性的考虑,目前的测试暂时是用N2和NH3的混合气体模拟肼进行的,测试获得了发动机的比冲、推力、效率等数据。在模拟肼的流量为18~30mg时,发动机的推力为100~150mN,比冲在5N.s/g左右,满足设计指标要求。预期采用单组元肼作为推进剂后,比冲将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蓄液器是板式表面张力贮箱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即可以和导流板搭配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来对推进剂进行有效管理。介绍了几种典型蓄液器的结构,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蓄液器的工作原理,以及蓄液器在微重力下工作的基本方程,同时给出了蓄液器的临界加速度、最大蓄液量、临界蓄液量、推进剂残留量、有效蓄液量的求解方法,并采用这些方法对一典型的蓄液器的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这些性能分析,可以为蓄液器的优化设计和微重力试验提供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环境对气体注入法测量剩余推进剂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在轨剩余推进剂测量精度,根据气体注入法测量推进剂剩余量的原理,结合地面试验情况,针对地面试验和卫星在轨的环境差异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体注入法的地面试验结果能够反映在轨实施的测量情况;在轨环境与地面环境的差异对于温度测量的影响,可以通过延长试验的测量时间和增加测温点等手段加以消除。  相似文献   
20.
MO(Mars Observer)是20世纪80年代在NASA"快"、"好"、"省"的精神指引下设计建造的,由于过分强调进度和成本控制,导致探测器可靠性非常差,1993年在进入火星轨道前3天发生故障,失去与地面联系,导致任务失败.由于遥测丢失,无法确切判定具体故障.MGS(Mars GlobalSurveyor)作为MO的替代星,吸取了MO的经验教训,采取了很多的冗余和隔离措施,大幅度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在有限经费和短短的16个月就完成了研制,1996年11月发射,推进系统表现良好,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将逐步开展以火星探测为代表的深空探测活动,推进系统作为探测器的核心分系统,其可靠性、安全性直接决定任务的成败,回顾美国NASA在MO和MGS上的经历,详细分析了MGS的在轨飞行表现,以期为中国深空探测器及长寿命卫星推进系统的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