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25篇
航空   254篇
航天技术   64篇
综合类   38篇
航天   9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01.
为解决目前灵敏度分析方法普遍存在的样本需求量大且计算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项式混沌展开的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首先,以AC型双转台五轴数控机床为研究对象,根据旋量理论建立了完备的空间误差模型。其次,构建了机床几何误差的多项式混沌展开模型,采用正交匹配追踪实现模型的稀疏化,并给出了基于该方法的Sobol灵敏度指数。进而,对五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进行了实例分析,测量并统计出41项误差的近似概率分布,分析了影响各方向位姿误差分量的关键几何误差。通过与蒙特卡洛法和拉丁超立方法进行对比,多项式混沌展开方法的正确性得到验证,且在不降低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样本量从1×105降低到1×103,计算时间分别减少96.8%和98.1%,计算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02.
基于轨迹预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拦截中/末制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因高超声速飞行器全程飞行速度快且具较强的机动能力,导致中末制导需用过载超出可用过载,采用传统制导律难以满足拦截需求的问题,对一种基于虚拟目标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轨迹拦截方法进行了研究。基于目标Singer运动学模型和量测模型,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KF)估计目标运动信息,将预测命中时刻目标运动轨迹作为虚拟目标点,考虑拦截交会角约束,采用针对虚拟目标的中制导拦截策略,在末制导段采用比例修正制导。通过随距离可变的末制导过渡段指令,以避免中末制导弹道交班的过载抖动。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虚拟目标点高超声速目标拦截能有效减小末端弹目交会角同时降低需用过载。为降低中制导误差,可在拦截过程中实时更新一次虚拟目标的预测结果。该法可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拦截,以及其他大机动目标的轨迹预测和拦截。  相似文献   
303.
正神舟十号飞船返回前夕,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飞船着陆场迎来了一位满头银发的长者。负责接待的人听说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航天专家,便问道:"您是想看神舟五号的着陆点,还是神舟六号的?"——来着陆场的人基本都是这几个选择。然而让他想不到的是,这位老专家执意要看神舟一号飞船的着陆点。彼时距离神舟一号飞船返回已过去十几年,加上很少有人参观这一着陆点,以至于它的位置已经很少有人记得。  相似文献   
304.
<正>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是我国目前高轨道上发射次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火箭型号。从1994年首飞成功至本次发射,长征三号甲系列型号共完成了95次发射,成功率近98%。从2007年10月24日至今,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已先后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  相似文献   
305.
为了评价现代飞机的飞行品质特性,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用一个低阶系统去等效拟配真实的高阶系统。本文根据MIL-HDBK-1797中提出的横航向低阶等效拟配模型,对某三代战斗机两种典型状态的横航向飞行品质进行分析。在拟配过程中,首先用一简化的荷兰滚航向低阶等效系统模型进行等效拟配,将拟配结果作为横航向全拟配等效模型的初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战斗机具有良好的横航向飞行品质;等效拟配系统具有很小的失配度,能够真实的反映出该型飞机的横航向品质特性。  相似文献   
306.
本文通过探讨研究起落架机轮轴的载荷及强度,达到对某新型起落架机轮轴的强度校核的目的,同时采用有限元仿真数字化分析方法来进一步验证起落架机轮轴在实际工况下的安全性,建立了新型起落架机轮轴零件有限元模型,通过考察直升机在垂直降落和前飞着陆时两种典型方式下机轮轴的应力应变,得出了各自工况下反应出来规律结论,基于此,提出了针对实际工况下的合理化建议,给出了合理驾驶直升机方法的建议以及地勤机务维护人员的维护方法。直升机起落架机轮轴是着陆系统的关键部位,对保证直升机的降落安全以及延长其机轮轴的使用寿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7.
针对提高空间旋转目标消旋效率的问题,使用电磁场软件MAXWELL对球壳的消旋力矩进行分析。设计并建立了二维亥姆霍兹线圈仿真模型,并对仿真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使用验证后的仿真模型分析了单因素影响下的球壳消旋力矩变化情况,进而对现有的球壳消旋力矩解析式进行修正。仿真结果表明,现有的球壳消旋力矩解析式有其适用条件,适用于厚度与半径之比小于0.023的球壳,新的球壳消旋力矩解析式与原有解析式相比计算误差更小。   相似文献   
308.
针对航天器在轨服务任务的地面零重力模拟需求,研究基于工业机器人的零重力运动模拟技术。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受力感知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机器人末端姿态、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作为输入层参数,采用机器人末端六维力传感器数据作为输出层参数,实现了对机器人末端负载的高精度动态受力感知。设计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机器人的运动路径点进行样本数据采集,实现了受力感知预测模型对机器人全工作空间的覆盖。进一步,基于对机器人末端负载的受力感知数据,应用动力学理论计算负载在失重状态下的运动速度,并控制机器人执行相应的运动,实现了对机器人末端负载的零重力运动模拟。  相似文献   
309.
310.
中型运输类多功能试验机工程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运输类飞机上实施多种数字电传主动控制技术,有必要发展先进运输类多功能试验机。论述了在试验机的研制过程中,关于研制要求、研制程序和研制手段等主要内容。对试验机研制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最后阐述了试验机对于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作用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