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0篇 |
免费 | 85篇 |
国内免费 | 10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565篇 |
航天技术 | 85篇 |
综合类 | 60篇 |
航天 | 1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50篇 |
2010年 | 50篇 |
2009年 | 38篇 |
2008年 | 40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40篇 |
2005年 | 33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4篇 |
1978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为了解双囊体飞艇布局方式对飞艇气动特性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常规单囊体飞艇和双囊体飞艇两类几何模型和气动模型,从攻角变化和囊体距离变化两方面对布局方式的气动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囊体飞艇较单囊体飞艇有更大的升阻比;双囊体飞艇在囊体不再相交之前,迎角小于14°时,气动性能达到最优.研究结果可为大型混合式飞艇的发... 相似文献
202.
203.
鸭式旋翼/机翼(CRW)飞机是一种新型复合升力飞机。旋转机翼的焦点位置、迎风面积随旋转机翼方位角剧烈变化,同时旋转机翼气动力受前机身上洗流影响明显,综合影响使得旋转机翼在旋转状态下全机气动特性随旋转机翼方位角剧烈变化。通过风洞试验对纵向气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旋转机翼的升阻特性变化对全机升阻及俯仰特性的影响以振荡的形式表现,频率为旋转机翼的旋转频率,幅值都在固定翼状态稳态值的5%以上。 相似文献
204.
针对单一减阻杆构型在有迎角来流条件下降热效果急剧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减阻杆和环形喷流组合构型的降热方案,对减阻杆和环形喷流组合构型进行不同来流和喷流条件下的数值模拟,得到了模型流场和壁面热流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组合构型的流场中,喷流受减阻杆后低压区的影响,未直接与自由来流作用,喷流压比从0.05至0.40,组合构型流场未出现长穿透模态和短传透模态转变,流场结构更为稳定;喷流包覆了减阻杆和钝头体壁面,再附激波和分离激波被推离壁面。0°迎角来流条件下,小喷流压比也有好的降热效果,喷流压比为0.05可以使减阻杆构型钝头体的壁面热流峰值降低到原来的一半以下;单一减阻杆构型在有迎角来流条件下,分离激波和再附激波直接作用在钝头体壁面上,钝头体壁面热流急剧上升。组合构型在有迎角来流条件下有明显的降热效果;随着迎角的增加,喷口处的背压升高,喷流对流场的干扰效应减弱,达到相同的降热效果需要更大的喷流压比;相同的喷流压比下,在再附着点前喷流,喷流膨胀更完全,降热效果更好;减阻杆和环形喷流组合构型相对于单一减阻杆构型,在小喷流压比下减阻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205.
为快速评估远程拦截末段有效作战态势,在拦截器视场和饱和加速度约束下,构建了机动形式方向任意且有界的高超声速目标拦截解析捕获区。为适配该类目标拦截场景,首先引入了渐近收敛的抗干扰末制导律以进行捕获区分析。其次通过构建复合李雅普诺夫函数,并将非线性规划技术用于不等式分析,最终推导了由修正的初始接近速度、初始视线法向相对速度和拦截器初始速度前置角三者的解析捕获条件构成的多约束捕获区以及制导增益允许取值范围。理论证明了在增益设置满足所给范围情况下,拦截器从该捕获区内任意初始状态点出发,均能有效拦截任意有界机动目标且保证制导加速度不超过允许上限以及视场约束全程满足,并满足终端脱靶量小于允许阈值且接近速度小于容许碰撞速度。对比仿真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并分析了捕获区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可为增大初始阵位可控裕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6.
针对目前风力机尾流模型只能描述远尾流区域的尾流分布而忽略了近尾流区域的尾流特征的问题,基于双高斯函数,利用流量守恒定理并通过旋转修正推导了一个新的三维尾流模型。该尾流模型考虑了风切变的影响,并且能够描述近尾流区域以及远尾流区域的三维尾流分布特征。采用两台地基扫描激光雷达进行了风场实验,实验数据表明水平方向的近尾流分布类似于对称双高斯形、远尾流区域类似于对称高斯形,而垂直方向由于受到风切变的影响,在近尾流区域尾流分布类似非对称双高斯形、远尾流区域分布类似非对称高斯形。利用实测数据对三维尾流模型预测的水平剖面以及垂直剖面进行了对比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三维尾流模型的预测曲线和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其平均相对误差大部分都在5%以内。新提出的三维尾流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风力机下游的整个尾流区域的空间分布,可为风电场的布局提供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07.
208.
209.
战术飞行轨迹优化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简要介绍了战术飞行轨迹优化的研究背景及其发展状况,对能量状态近似法、参数优化法、动态规划法、奇异摄动法以及逆动态法加以重点分析,比较了这几种方法的特点,同时总结了它们应用于战术飞行轨迹优化时共同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这些问题简要讨论了战术任务飞行中轨迹优化所涉及的相关问题,以便开展此项研究工作时参考。 相似文献
210.
针对现代高机动性能飞机大迎角动态特性分析,特别是在飞机尾旋特性分析预测中,需要的大量风洞实验气动力数据,推出采取多元最小二乘拟合法,进行高次多项式非线性拟合的方法,以某飞机旋转天平风洞实验实验气动力数据为例,进行了数据拟合分析,同时,应用拟合结果进行了该飞机的尾旋特性预测,并给出了部分计算结果和飞行试验结果的比较,证明所推出的数据拟合方法及得出的拟合结果,在大迎角研究领域应用中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