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97篇
航空   538篇
航天技术   85篇
综合类   52篇
航天   15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21.
分析了二战后日本的企业文化以及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情况,对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提出了一些建议,对企业领导决策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22.
基于模型试验的旋翼/机身气动干扰经验算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研究了直升机机身受旋翼气流干扰时的空气动力特性。试验结果证实机身阻力与旋翼前进比和桨盘载荷变化密切相关,机身升力和俯爷力相矩的大小与旋翼桨盘载荷关系更大。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初步分析,确定机射受旋翼尾流影响的气动干扰算式结构,利用最小二乘原理建立了简单有效的直升机机身在旋翼尾流干扰下的气动力算式,该算法可直接用于直升机气动设计和实时仿真模型中。  相似文献   
723.
"翼型"俗称翼剖面或叶剖面,是飞机机翼及尾翼、导弹翼/舵面、直升机旋翼、螺旋桨、风力机叶片等外形设计的基本元素和气动力的"基因",也是影响综合气动性能的核心因素之一.自20世纪初莱特兄弟发明人类第一架飞机以来,翼型研究的每一次重要突破,都有力促进了航空飞行器的更新换代或性能的大幅提升.除了发展RAE、DVL、NACA、TsAGI等通用翼型族外,研究者们还针对性地发展了适用于各类飞机的翼型族,以及适用于直升机旋翼、螺旋桨和风力机叶片的专用翼型族.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数值模拟方法、流动稳定性与转捩预测、优化设计、试验测试技术等研究的进步,各种新的设计理念、优化方法和设计技术相继被提出,翼型研究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和内容.本文立足飞行器设计和翼型研究的前沿,在回顾100多年来翼型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翼型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了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新一代翼型将适用于未来飞行器的发展需求,在宽速域、大空域、多物理场及智能变体等复杂使用条件下兼具优良的多学科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724.
旋翼作为直升机的升力面和操作面,其健康状态对直升机的安全至关重要。旋翼故障诊断技术仍是直升机健康与使用监测系统(Health and usage monitoring system, HUMS)领域的薄弱环节,开发旋翼故障诊断技术具有重要价值。基于信息融合技术,首先分析了旋翼故障的诊断机理,建立了旋翼故障模型,通过流固耦合仿真获取了不同故障下桨叶、轮毂和机身的故障特征信息,生成数据集进行网络训练和验证。然后,利用遗传算法反向传播(Genetic algorithm-backpropagation, GA-BP)优化神经网络诊断3种类型的直升机旋翼故障,即后缘调整片误调、变距拉杆误调和桨叶质量不平衡。3个逐级神经网络分别对旋翼故障类型、故障位置和故障程度进行了诊断识别。最后采用加权的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对旋翼故障进行诊断和分析。结果证明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旋翼故障诊断方法能够成功应用到旋翼故障诊断中,并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725.
空战效能分析准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受攻击目标所遭受的物理损伤,功能损伤,战术标准杀余等概念的分析,提出了作为空战效能分析的一个一般设计准则及具体的数学表达式,该准则强调的受攻击目标功能的损伤,而不是受攻击目标物理的杀伤,为了使效能分析结果可靠度,更接近真实的空战结果,将目标分为单目标,多目标和面积目标,在详细分析各类目标特性的基础上,针对目标的不同分类,给出了进行空战效能估计准则计算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726.
导弹质量矩控制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质量矩技术是近年来导弹控制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它是通过调整弹体内部活动质 量块的状态来实现导弹机动飞行的。与传统的气动舵控制方式相比,它具有响应快、气动外 形简单、无舵面烧蚀问题等优点,在大气层内高超声速飞行控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简述了质量矩技术的原理及应用领域,回顾了导弹质量矩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总体 布局、动力学建模、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综合分析了质量矩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些当 前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27.
樊昊  高晓光 《宇航学报》2011,32(2):349-354
为了实现空间作战平台在不确定知识基础上的快速自主智能攻击决策,以天基反卫星作战为背景,提出利用分层的变结构离散动态贝叶斯网络(SVDDBN)来建立攻击决策的图形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推理算法公式和用于攻击决策的变结构网络参数的自适应生成算法。在此基础上设定初始条件进行模型算法的仿真验证,试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提出的算法的可行性,它可以使空间作战平台利用打击链前端传来的经过模糊处理数据进行快速的推理决策,从而使空间作战平台具有有效的自主化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728.
为研究航天器真空热试验时红外加热笼模拟瞬态外热流的优化方法,文章建立了航天器器表、红外笼与热沉之间的辐射换热模型,得到舱板与红外笼的瞬态温度变化、器表到达热流密度的表达式,得出器表到达热流密度与器表内侧等效吸收热流密度和红外笼带条加电电流之间的关系。分析器表内侧等效吸收热流密度相同和不同的情况,基于红外笼加电控制周期为1 min和红外笼带条热容影响,对红外笼加电方式进行研究,提出变电流的优化加电方法。分析结果可为红外笼作为瞬态外热流模拟手段提供参考,减少瞬态外热流模拟误差。  相似文献   
729.
美国空间对抗装备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美国空间对抗装备的最新发展情况.着重分析了美国近期重点关注的空间武器.指出天基空间态势感知装备、天基反卫反导武器和激光反卫星武器将是美国空间对抗装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30.
在装配液压部件过程中,需经常配制锥管螺纹管接头。如在没有锥度靠模板的普通车床车制,一般靠手控制进刀,吃刀深度不易掌握,由于零件外圆成锥体,走刀方向是从小头走向大头,也易产生扎刀现象,这对初学者困难更大。为了便于控制吃刀深度,故可使车头反转,车刀的前面朝下按装,这样走刀方向是从车头走向车尾,从零件锥体的大端走向小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