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38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外语专业的教学而言,推行双语教学、培养复合型的双外语人才.应成为今后努力的方向。借鉴英日双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建议高校构建双语教学的新模式,对培养目标及途径,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教材等进行改革,并努力解决诸如师资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2.
下一代战斗机设计中的几个飞行力学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高浩 《飞行力学》1996,14(1):1-9
综述了下一代机设计中的超音速巡航和隐形,敏捷性与过失速机动和空战模拟等几个飞行力学问题,讨论了这些问题提出了背景,每个问题中涉及的飞行力学内容,介绍了国内外在这些方面的进展,着重讨论其中的过失速机动的机理,典型飞机的非线性控制律设计以及建立作为战斗机作战效能评估所用的空战模拟软件,并在其设计中应当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而由此得以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23.
本文综述有关纵向等效系统研究的成果,着重讨论了拟配纵向等效系统所涉及的各有关问题,同时应用等效系统的数学模型初步分析了电传系统各主要元件对飞行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在庆祝专业组成立十周年的时候,我们想以此短文,回顾本课题组在专业组领导下所作的一些工作,来表示我们对专业组的祝贺。根据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并考虑为了充分总结我国在飞机研制和飞行实践中有关飞行品质方面的经验,在吸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军用飞机  相似文献   
25.
大迎角限制器设计与飞机敏捷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浩  陈跃 《飞行力学》1994,12(2):21-26
在介绍高机动性飞机大迎角限制器和飞机敏捷性要求的基础上,以典型战半机为例,计算了飞机的敏捷性尺度,根据计算结果进一步分析大迎角限制器对飞机敏捷性的影响,并以空战周期时间为例,说明迎角限制器参数的选择应兼顾飞机的敏捷性与飞行安全两方面。  相似文献   
26.
何雄  高浩 《航空学报》1990,11(10):411-419
 本文以分歧突变理论为基础,采用非线性数学模型,建立了求解分歧面的理论方法。文中通过对分歧面的分析研究,得到了避免飞机出现急滚发散的舵面极限值;通过分析分歧面上平衡解的个数和稳定性的变化情况,设计了使飞机进入或退出失速尾旋的操纵规律。经时间历程验证,所得结论正确可靠。  相似文献   
27.
1996年2月15日,在向全世界转播的发射实况的荧屏上,威武壮观的“长征”三号乙火箭托举着INTELSATVIIA卫星在发射台上准备出征。然而,火箭在发射22秒后,撞在发射场附近的山坡上,星箭俱毁,发射惨遭失败。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黑色星期四”。[编者按]  相似文献   
28.
语言本身及其学习过程中的不确定和模糊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不同的学习者对不确定因素的反应有所不同,原因是个体认知风格存在差异.在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的移动学习过程中,从文化背景、学习风格、学习策略的角度分析了对模糊容忍度的影响及其反向作用,得出了移动语言学习的模式和环境优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尤其利于学习者的情感疏导并降低学习的模糊容忍度.  相似文献   
29.
高机动性飞机大迎角全局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浩  周志强 《航空学报》1987,8(11):561-571
为了研究高机动性飞机大迎角时的全局稳定性,建立了飞机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和气动力模型。应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通过对算例的分析,讨论了目前飞机设计中常用的稳定性判据(如(C_(nβ))_(dyn)和LCDP等)与平衡点处线化矩阵特征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些判据可以从飞机在特定状态下的线化矩阵经简化得到。因此,它们只能预测大迎角的局部稳定性。若考虑全局稳定性则必须用本文所给的方法进行。最后,指出了平衡点和周期吸引子与机翼摇晃、偏离和尾旋之间的关系,并用时间过程作了验证。  相似文献   
30.
三种典型过失速机动的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飞机的六自由度运动方程出发,结合推力矢量控制系统,进行三种典型过失速机动(“眼镜蛇”,尾冲,Herbst机动)的数值仿真,主要研究了每一种机动的操纵规律;失速迎角后大迎角不对称气动力和力矩及气动迟滞对完成过失速机动的影响;推力矢量在实现过失速机动中所起到的作用.此外,对不同初始飞行状态也给予了讨论.仿真结果表明:推力矢量是实现过失速机动的有效手段;在设计操纵规律时,应予以充分考虑到不对称气动力矩的影响;气动迟滞、进入速度对过失速机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