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22篇
航天技术   3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2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速列车进入带缓冲结构隧道的压力变化研究(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列车穿越带有缓冲结构的隧道压力变化的三维粘性流场数值模拟过程,控制方程为三维粘性、可压缩、非定常流的N.S方程,空间离散采用了中心有限体积法格式,时间采用预处理二阶精度多步后差分格式进行离散,对列车与隧道之间的相对运动采用移动网格技术处理。对不同的缓冲结构缓解隧道内瞬变压力及压力梯度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缓冲结构的设置能够有效地降低隧道内的压力和压力梯度的最大值,其原因在于缓冲结构延长了压缩波压力上升的时间,降低列车突入隧道时所形成的最大压力梯度;另一方面由于压缩波在缓冲结构和列车、隧道之间多次的反射,也降低了压力峰值。  相似文献   
2.
高波 《飞机设计》1995,(3):41-45,52
温度在飞机环控系统中是一个主要参数,包括座舱内空间点,机内管路供气、涡轮致冷等多部分的参数测试。测试点多,分布面广,如何解决好此项测量工作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设计及型号的研制。本文论述的要旨就是通过对原有的大理理工大学的STDBN8T温度巡检系统改进,在传输方式,采样点、采样速率等方面进行,完成满足环控系统联试的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了温度测试问题,为今后的试验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开展了固体运载火箭底部对流热环境计算研究。采用线性化热力学参数的单一介质简化处理方法,模拟了发动机喷流与高速主流的流场,得到了热流与温度参数,并与飞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固体运载火箭底部存在较为严酷的对流热环境,本文的数值计算结果与真实飞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该方法可为固体运载火箭的热环境与防热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固体运载器飞试数据的风场辨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飞行测量数据辨识飞行器主动段飞行过程中真实风场环境是运载飞行器分析与设计中一项必要而具有难度的工作。本文基于固体运载飞行器主发动机工作段各项可测量飞行试验数据,给出了测量数据处理和风场辨识方法,并通过某固体运载飞行器的测量数据应用并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正在大力发展城际高速铁路运输,而在线路中有隧道时,列车进出隧道所产生的微压波问题已经成为限制高速铁路安全、环保、健康发展的障碍。大量研究表明:隧道出口的微压波强度与压缩波的压力梯度成正比,可以通过分析压缩波的压力梯度变化来评价降低微压波的效果。采用模型试验方法,对缓冲设施、减压竖井降低压缩波峰值和压力梯度峰值的效果进行了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减压竖井降低首波压力峰值、压力梯度峰值效果明显;洞口缓冲设施降低首波压力峰值的效果不明显,降低压力梯度峰值效果明显,并且降低压力梯度的效果与速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7.
高速列车进入带缓冲结构隧道的压力变化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列车穿越带有缓冲结构的隧道压力变化的三维粘性流场数值模拟过程,控制方程为三维粘性、可压缩、非定常流的N-S方程,空间离散采用了中心有限体积法格式,时间采用预处理二阶精度多步后差分格式进行离散,对列车与隧道之间的相对运动采用移动网格技术处理。对不同的缓冲结构缓解隧道内瞬变压力及压力梯度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缓冲结构的设置能够有效地降低隧道内的压力和压力梯度的最大值,其原因在于缓冲结构延长了压缩波压力上升的时间,降低列车突入隧道时所形成的最大压力梯度;另一方面由于压缩波在缓冲结构和列车、隧道之间多次的反射,也降低了压力峰值。  相似文献   
8.
根据单脉冲雷达及其它火箭飞行地面测控设备精度鉴定的需要,推导出单台和两台激光电影经纬仪基准在火箭飞行鉴定模拟器航路上的设备固有误差传递变化关系式,从而决定:1、基准是否可用?2、在两台经纬仪都有数据的情况下,何时用交汇基准,何时用单台基准才能使鉴定更准确?3、怎样才能鉴定速度?本文推导出了公式,给出院 便捷的计算方法和误差传递上机计算曲线,并进行了分析。模型已成功地应用于单脉冲雷达的精度鉴定,作为误差分析的一类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9.
运载火箭飞行测量数据误差分析的小波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提高火箭飞行跟踪测量数据处理精度为目的。结合弹道处理的实际,将小波理论运用于火箭弹道测最数据的分析。本文首先针对火箭飞行弹道测量数据的特征,应用小波理论建立了弹道测量数据事后误差分析处理方法的杠架模型,创建了雷达测量数据诸元的多项式和B样条时序分析模型,提出并验证了雷达测量数据的随机分布模型;其次,对受到噪声干扰时间段数据模型出现严重病态的情况,建立了基于多项式拟合和B样条函数选取有限时间段拟合的火箭弹道建模和预测的二次建模方法;最后,利用所提出的分析处理方法对某次任务两个测量站雷达弹道测量数据的分析,处理效果显著,精度理想。实验验证了上述方法是一种理想的弹道测量数据事后误差分析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水冲压发动机热力计算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简述了水冲压发动机化学平衡与非化学平衡热力计算方法及相应的适用条件,计算了试验发动机补燃室温度,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热力计算方法适用于水冲压发动机。用热力计算方法可确定水冲压发动机最佳水燃比,进而指导水冲压发动机的设计和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