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122篇
航天技术   11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11.
关于高职院校数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建设数控实训基地,要搭建起一个好的平台,通过管理创新,建设开放型、生产型的实训基地,将数控实践教学和开展社会服务有机地统一起来,提高设备利用率,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它是高职院校数控实训基地建设的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2.
国防系统大力值计量最高基准1.1MN静重式力标准机建成旨在建立国防军工系统大力值最高计量标准的11MN静重式力标准机经过十余年的艰苦研制,日前在航天总公司第一计量测试研究所建成,并通过了由国防科工委主持的,国家计量科学院、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国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113.
《光滑极限量规》新国标中所规定的公差是根据《公差与配合》标准规定的极限尺寸判断原则(即不超极限原则)制订的,而直线尺寸量规公差(即高度、深度及长度量规,‘不含长度塞片及卡规’)目前还尚未制订新标准,仍沿用过去的超极限公差原则。这对全面地贯彻新国标是极不利的。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厂制订了《直线尺寸量规公差》企业标准,通过生产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现将制订原则及有关内容简介如下,供同行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14.
层板分层后屈曲分析的一维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延晓智 《航空学报》1988,9(3):171-176
 将条形分层的复合材料层板看成两个独立的子层,未发生分层区域的层间基体由拉-压杆和剪切板模拟,从而建立了分析带有分层缺陷层板稳定性问题的一维力学模型;利用Rayleigh-Ritz能量法推导了模型的微分方程;通过计算,给出了两个子层刚度比在各种数值下、对应于不同分层长度,层板的局部或整体失稳载荷。  相似文献   
115.
一种二元进气道起动特性的数值与实验考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祝飞  高文智  杨基明 《推进技术》2016,37(7):1224-1232
采用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对来流马赫数变化引起的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模型的起动特性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在来流马赫数5.5和5.9两种工况进行了激波风洞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进气道不起动时,模型侧板上的流动分离与外压缩面上的流动分离相融合,堵塞了进气道入口,三维流动特征显著。在预报进气道自起动和不起动时,应当考虑三维流动效应。逐步增大来流马赫数和逐步减小来流马赫数两种路径下,进气道存在起动迟滞现象。对于本文的进气道模型,当内收缩比增大0.2时,自起动马赫数约升高1,不起动马赫数约升高0.5,进气道的起动迟滞环变大,起动性能下降。在激波风洞中获得的进气道自起动以及起动/不起动双解区的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相符合。  相似文献   
116.
熵分析法在盖板式预旋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衡  冯青  刘高文  王掩刚 《推进技术》2016,37(11):2048-2054
为获得盖板式预旋系统内部流动损失的具体原因并为预旋系统的优化提供依据,基于三维流场数值计算结果,对预旋系统内的熵增以及熵产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进出口参数固定的条件下,忽略系统与外界的传热,熵增为零时可获得最大温降,随着熵增增大,温降逐渐减小;预旋系统各主要部件中供气孔处的熵增的变化量最大,约占到系统整体熵增的37%;预旋系统内湍流耗散产生的熵产比直接耗散产生的熵产大两个数量级,并且出现较大熵产的主要原因是供气孔入口处气流与预旋系统壁面之间的大速度差。  相似文献   
117.
考虑间隙变化的旋转篦齿流动特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台阶型封严篦齿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虑齿顶间隙变化,研究了不同压比(1.1~1.6),不同转速(0~8 100r/min)对篦齿泄漏流量、流量系数、风阻温升的影响。通过测量转盘和静止机匣的径向变形来获得篦齿工作间隙。利用插值法保证间隙一定,研究了转速这一个单一变量对篦齿封严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比增大,泄漏流量增大,流量系数增大,小压比(压比为1.3)时增长较快,齿顶间隙微弱降低,风阻温升减小。随着转速的增加,泄漏流量和流量系数降低,齿顶间隙减小,风阻温升增大。间隙一定时,转速增加有利于提高篦齿密封特性。  相似文献   
118.
粘性量子流体动力学模型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是半导体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粘性量子流体动力学模型是由电子密度,电流密度所满足的两个守恒方程和Poisson方程所组成的.一维稳定状态的粘性量子流体动力学模型是我们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是此模型在一定条件下的Zero-space-charge极限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19.
林阿强  刘高文  吴锋  陈燕  冯青 《推进技术》2021,42(10):2218-2228
射流预冷涡轮基发动机在高空高马赫数工作时对冷却水和液氧具有迫切的需求。本文以气液相变冷却机制为切入点,开展高空模拟试验进气预冷段内水-液氧射流冷却的数值分析,考虑真实雾滴颗粒运动的热力现象,基于欧拉-拉格朗日多相流方法解析气液两相热质传输过程,分析水-液氧混合射流对高马赫数涡轮发动机预冷段内流动及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液氧射流雾化蒸发的效果具有即时性,基于水雾-水蒸汽比热大和汽化焓高的特点,水雾浓度对主流总温降和总压恢复占主导性;而液氧浓度有利于降低湿空气的热流密度。在射流浓度2%-8%时,预冷段总压降系数为0.84%-1.27%,总温降系数范围为2.15%-15.12%,即温降范围为12.92K-90.89K。为平衡高空高马赫数时冷却水和液氧的需求,需控制水-液氧的射流比例,液氧射流量建议小于60%的总射流浓度。在“40%水-60%液氧”的射流比例时预冷段内流动和传热特性达到局部最优。在发动机物理转速不变时,射流冷却后预冷段内湿空气来流质量流量增幅0.22%-9.39%,其中空气和水蒸气含量的贡献份额分别约为71.8%和28.2%。因此,射流预冷有利于涡轮发动机在高马赫数时具有更高的加速度。  相似文献   
120.
空间特殊环境诱致玉米突变体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 7个玉米自交系种子为材料 ,做空间条件诱变处理。主要诱变因素是宇宙辐射和微重力。处理与未处理对照种子 ,在北京和三亚一年两次种植 ,至今已经是Sp9~Sp1 1。从Sp2~Sp3中筛选到 1 1种突变体 (Mut1 -Mut1 1 ) ,包括株高、抗大小斑病 ,叶平伸 ,穗长 ,多穗性 ,籽粒类型变异等 5种突变类型。空间诱变处理具有诱变谱宽的特点。对诱变主要因素作了分析和讨论 ,认为空间诱变致突变最可能是微重力和空间辐射两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