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118篇
航天技术   19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7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61.
轴承腔热分析通用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航空发动机设计需求,开发了一种全新的航空发动机轴承腔热分析通用软件。软件基于可视化图形建模技术与热网络算法,通过构建轴承腔热网络模型图来完成热分析计算,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与适用性。软件前台是采用DELPHI编写的图形界面,可以完成图形建模、参数输入与输出;后台是基于热网络法建立的各节点热流平衡方程组,通过FORTRAN编写的主程序进行热分析计算。软件能够获得轴承腔细致的温度场分布以及热状态变化规律,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软件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62.
梯形和矩形通道内短扰流柱排流动与换热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  刘松龄  刘高文 《推进技术》2004,25(2):107-110
为了得到逐渐收缩的梯形通道内扰流柱排的流动换热的规律,对梯形通道内扰流柱排的端壁换热和压力损失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矩形通道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1)梯形通道与矩形通道的端壁总平均换热系数相差不大,但是梯形通道内每排扰流柱的Nu数相差较大。(2)相同来流Re数条件下,梯形通道的压力损失系数远大于矩形通道。所以,在实际计算逐渐收缩的梯形通道内扰流柱排的平均换热时,可近似采用矩形通道内扰流柱的实验关联式,并且将每排扰流柱分别计算。在计算压力损失时,不能将梯形通道近似成矩形通道。  相似文献   
163.
侧壁有出流孔的通道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商业CFD软件(Fluent6.0)对简化后的涡轮叶片冷气通道进行数值模拟,着重研究出流孔上、下游各通道截面内的流动规律。结果表明:出流孔的抽吸作用,使得通道有孔一侧的气流速度相对较高。孔上游通道内的气流,沿主流方向逐渐加速;流经出流孔后,通道内的流速急剧下降,甚至会出现局部低速区。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符合很好,表明可以利用成熟的CFD商业软件研究该类流动现象。   相似文献   
164.
反转圆柱滚子轴承的性能直接影响着航空发动机工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为了研究反转圆柱滚子轴承动力学特性,基于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和流体动压润滑等理论,采用拟动力学分析方法,建立了反转圆柱滚子轴承动力学计算模型。利用该计算模型对滚子打滑率进行了验证计算,随着径向载荷的增加,计算值由7%减小至2%,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同时,对反转圆柱滚子轴承动力学进行计算分析,研究了动态运转中轴承的载荷和速度分布,以及不同工作状态对轴承打滑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倒装时反转圆柱滚子轴承承载区滚子受载比顺装更均匀,但非承载区滚子及保持架打滑率比顺装更严重。  相似文献   
165.
用气膜冷却来防止热斑引起的涡轮叶片过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高文  刘松龄 《推进技术》2005,26(6):485-488
为了防止燃烧室出口热斑引起涡轮叶片过热,通过求解二维非定常N-S方程研究了热斑对高压涡轮一级叶片型面压力和温度的非定常影响,并对气膜冷却这种热防护方法进行了尝试。计算结果与公开发表的实验数据基本吻合。结果显示热斑的存在对涡轮级型面压力影响微小,但是会导致动叶型面特别是压力面的温度显著升高并随时间大幅波动。在动叶压力面鳃区引入气膜冷却对型面压力和热斑在涡轮级内的运动影响不大,但可以有效地阻隔高温热斑与压力面的直接接触,并显著降低壁温和减小温度随时问波动的幅度。  相似文献   
166.
热斑在1-1/2级涡轮内的非定常迁移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典型的1-1/2级高压涡轮叶栅,通过求解二维非定常N-S方程研究了燃烧室出口热斑对涡轮一级动叶和二级导叶流场和温度场的非定常影响。计算表明热斑的存在对涡轮级型面时均压力的影响微小,但是会显著地增大一级动叶和二级导叶型面压力随时间波动的幅度。计算印证了热斑会导致涡轮一级动叶压力面严重过热的结论,并显示在二级导叶上会出现与一级动叶类似的压力面过热现象。   相似文献   
167.
喷射角对涡轮叶栅端壁气膜冷却传热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高文  刘松龄 《推进技术》2002,23(6):496-499,512
在大尺寸低速平面叶栅风洞中,对前缘上游有单排气膜孔的涡轮导向叶栅端壁气膜冷却进行了详细的传热实验。在喷射角为25°,35°和45°以及吹风比为1,2,3下测量了端壁面上的局部冷却效率和换热系数,并由此计算出了叶栅实际工作状态下的端壁热负荷。着重研究了喷射角对端壁气膜冷却的影响。数据表明减小喷射角度虽然能够显著的提高冷却效率,但同时也明显的增大了换热系数,最终的冷却效果取决于端壁热负荷的大小。  相似文献   
168.
小长径比直孔内的流场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五孔探针对小长径比、进出口倒角后的直孔内的流场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测量,着重研究不同速比和雷诺数对孔内流动规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速比的变化会显著改变孔内的流场结构,从而影响孔的流量系数;而同一速比下,雷诺数变化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在孔壁附近存在着气流的反卷现象,该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气膜冷却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69.
从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师素质、建好实践教学基地等方面,对高职院校如何加强实践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论述了高职院校加强实践教学重点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0.
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对难熔化合物掺杂C/C复合材料进行了原位三点弯曲测试,在线观测了裂纹的扩展模式和缺陷的演化规律,并结合OM、SEM和TEM所表征的微观结构,揭示了材料的断裂机理。结果表明:难熔化合物掺杂C/C复合材料的断裂以“弱界面断裂”为主,裂纹优先在基体碳、碳布层间及纤维束搭接处等薄弱环节中产生,成为材料的初始破坏面,随着载荷的增加,裂纹沿着薄弱界面进行扩展,形成贯穿性的大裂纹,并导致材料最终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