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97篇
航天技术   22篇
综合类   27篇
航天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2 毫秒
201.
本文分析了星载成像雷达的误差来源,运动误差产生的影响,对各种运动补偿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202.
本文讨论由白噪声策动的角调信号,通过随机时变信道的最佳滤波问题。文中应用扩大状态变量方法,建立了角调信号通过瑞利信道的非线性估计模型。然后,应用线性滤波和非线性滤波方法对相位消息过程和信道过程进行最佳过滤。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对于随机时变信道中的非线性估计模型,非线性滤波的估计性能比线性滤波的估计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203.
热障涂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介绍了热障涂层在现阶段的研究和应用,以及它们的组成和性能。讨论了热障涂层现有的三种涂层制备工艺和寿命预测模型,并对等离子喷涂和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作了详细的对比,同时指出了热障涂层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4.
针对轻量化、紧凑化、高效化的向心叶轮设计需求,对5.0大膨胀比向心涡轮进行三维多目标优化。首先,基于iSIGHT,集成Numeca,CFX软件及自编程序,搭建了三维气动优化集成系统,实现向心涡轮流道、叶片的参数化、网格划分、数值计算及三维结果的自动处理与优化,且其所需的存储空间仅为原优化系统的2.4%,极大地降低了对计算机存储空间的要求;其次,针对向心叶轮造型参数众多所导致的优化规模巨大问题,采用试验设计方法(DOE)详细地开展了流道、叶片的控制参数对涡轮性能的影响研究,得到造型参数对涡轮效率的贡献度,继而给出了优化变量的选取依据,从102个造型参数中选取23个作为优化变量,减少了优化的盲目性,缩短了优化时长,极大地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优化效率;最后,考虑涡轮性能、排气损失以及叶轮轻量紧凑化的需求,以涡轮总对静效率ηts,级出口气流角α6及叶片的表面积A作为优化目标,采用NSGA-Ⅱ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并探讨相应机理。优化后,叶轮的轴向长度缩短了8.09%,叶片的表面积减小了8.46%,有效降低了叶轮的尺寸及重量;在保持涡轮进口流函数和膨胀比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设计点涡轮总对静效率提高了0.1%,级出口绝对气流角仅降低1°,且不同转速下涡轮的性能基本保持不变。以上研究表明,该三维优化系统和多目标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5.
参考气动弹性剪裁思想,通过将充气翼内部气梁沿展向偏转一定角度设计一种新型斜掠气梁充气翼。针对充气翼结构动力学特性研究需要对考虑周围空气影响的湿模态进行分析,在考虑空气附加质量影响和流场对于系统刚度贡献的前提下,发展了一种针对柔性充气结构湿模态快速建模分析的附加质量-刚度法。在柔性充气管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有效性的基础上,完成了对传统直梁充气翼和斜掠气梁充气翼湿模态的仿真研究,并与地面振动试验(GVT)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充气翼湿模态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均吻合较好,充气翼结构固有频率随充气内压上升而增加,同时相比于传统直梁充气翼,斜掠气梁充气翼第1阶与第2阶模态具有更低的固有频率之比,且弦向模态能够显著消除,对改善充气翼飞行器的气弹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6.
针对通信网络拓扑结构切换下的协同制导问题,提出了一种预定时间协同制导方法(PTCGL),以保证拓扑切换下的预定时间分组收敛。首先,建立三维飞行器协同制导模型和拓扑切换下的分组协同架构:组间利用小组领队飞行器之间的协作实现分组配合,组内则通过有向通信实现组协同。随后,在通信网络拓扑结构切换的情况下,结合牵制控制和预定时间理论,基于M矩阵假设的牵制分组误差和预定时间尺度函数提出拓扑切换三维预定时间协同制导律。进一步,考虑拓扑切换驻留时间,利用Lyapunov理论证明在通信拓扑切换的情况下,该制导律可实现预定时间收敛。最后,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协同制导方法可实现在拓扑切换下的预定时间收敛、保证分组协同打击。  相似文献   
207.
为了厘清半开式向心涡轮转子轮背间隙内的流动机理及轮背间隙泄漏流动对涡轮性能的影响,以某半开式向心涡轮为 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轮背间隙泄漏流动进行分析,深入剖析了封严气、泄漏流及主流的运动轨迹,并明确了轮背泄漏损失分布。针对轮背间隙内泄漏流动的特点,对轮背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并研究了轮背凹槽的形状、长度、宽度和深度对泄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开式向心涡轮轮背存在横向泄漏流动,并与主流和封严气进行掺混,造成流动损失,恶化了涡轮性能,采用轮背凹槽结构后,可有效抑制轮背的泄漏流,降低流动损失。凹槽的形状、长度、宽度和深度对泄漏流的影响程度不同,椭圆形凹槽可使涡轮效率提高0.2%,矩形凹槽可使涡轮效率最大提高0.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