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40篇
航天技术   10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提高线阵采样式光学遥感器图像空间分辨率的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提高采样式光学遥感器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以任意两维周期采样理论为基础,探索了一种通过把线阵探测器倾斜θ度而非常规线阵推扫的0°,同时把推扫方向的采样间距缩短为P/m,而非常规线阵推扫的P的新焦平面采样方法。该方法相对于常规线阵推扫采样,可以增加采样密度,提高图像空间分辨率。在原理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实验验证系统,通过实验系统对该方法进行了物理及其可行性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如果探测器阵列旋转45°并且推扫方向采样间距减半,相对常规线阵推扫采样,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可以提高1.64倍左右。相对于高模式采样技术和超模式采样技术,该方法避开了两排错位排列探测器的难题,因此工程实现上要简单。  相似文献   
92.
小卫星编队飞行的应用模式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上关于小卫星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世界航天领域的极大兴趣和广泛关注。目前,关于小卫星及其应用研究也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小卫星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卫星的编队飞行技术也被普遍认为是未来小卫星应用模式的必然趋势。正因为如此,在近10年的发展过程中,包括美国航宇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美国空军和欧空局在内的多家著名航空航天研究机构都斥资开展了多个编队飞行任务,小卫星编队飞行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相似文献   
93.
文章介绍了典型空间信息获取方式及特点,阐述了低轨对地观测卫星凝视成像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对两种低轨对地观测卫星凝视成像仪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4.
采样成像系统中的混叠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采样成像系统中的混叠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5.
根据轴径偏离稳态平衡位置进行变位运动时气膜力的变化规律,建立气膜刚度和阻尼系数的计算矩阵方程,使用滚动迭代算法计算气膜瞬态刚度和阻尼系数。分析升、降速阶段气体轴承在周期1、周期2和混沌运动过程中瞬态刚度和阻尼的振动特征,研究气膜涡动和振荡的力学机理,以改善气体轴承动态特性、减小气膜涡动和振荡,提高气体轴承运行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通过气膜刚度阻尼系数变化特征可以判断转子的运行状态。当气膜力波动,刚度阻尼系数出现周期性波动变化,引起气膜振荡;当气膜瞬时刚度系数波动幅值增大10倍以上,轴承转子接近临界失稳进入混沌运行状态;当气膜刚度阻尼系数发生畸变,轴承出现碰磨失效。  相似文献   
96.
为了满足烹饪机器人菜肴开发的需要,开辟烹饪机器人复现厨师操作知识的新途径。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菜肴编译算法的新方法,对不同操作参数下烹饪机器人完成的菜肴进行评分,编译完成一个接近最优的菜肴工艺文件。解决了烹饪机器人烹饪工艺数字化、最优化问题。实验表明:该编译算法可逼近烹饪工艺的最优参数,能满足中式菜肴烹饪工艺标准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97.
高动态无人飞行器轨迹规划与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动态无人飞行器的飞行环境中,气动力、气动热条件苛刻,飞行参数和结构变化剧烈的特点,研究了多约束条件下的轨迹规划与设计方法.提出了以无人飞行器倾侧角为主控制量,将轨迹规划问题转化为最优控制问题,采用极大值原理和改进的邻近极值法,求解无人飞行器总吸热量最小的最优控制,并使得最优控制满足所有飞行边界约束和终端约束.最后,以某型高动态无人飞行器为对象,仿真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
针对大功率脉冲型负载应用造成的卫星电源系统运行不稳定问题,依据稳定性阻抗判据,建立以顺序开关分流调节器(S3R)为拓扑的电源系统在正常工作状态时输出阻抗的小信号模型。通过仿真对输出阻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注入电信号的方法测量卫星电源系统的输出阻抗,并在小卫星平台上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通过测试能够有效地获得电源系统的输出阻抗,并可由此确定卫星平台电源系统的稳定性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99.
遥感卫星成像时,由于地球运动方向与飞行器运动方向之间存在偏流角,使得卫星存在横向像移速度,造成像移,从而影响遥感图像的品质。文章针对采用品字形拼接的探测器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其成像模式;根据偏流角的产生机制和计算方法,分析了偏流角对其成像的影响;并根据偏流角随纬度变化的具体形式,给出了不同纬度下偏流角的影响情况;结合太阳同步轨道的具体实例,提出了在符合谱段配准精度的要求下,偏流角控制的偏差范围;并对偏流角控制存在偏差时,给出了地面水平偏移量大小以及为满足配准精度要求的谱段间隔距离。  相似文献   
100.
以某主跨730m、宽高比小于4的钢桁架加劲梁悬索桥为研究对象,通过风洞试验考察了上中央稳定板、下中央稳定板、下横梁稳定板、导流板、双中央稳定板、双下稳定板等气动措施对主梁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取一定的尺寸(或角度),上中央稳定板能大幅提高0°和3°迎角下的颤振临界风速;下中央稳定板能大幅提高0°和-3°迎角下的颤振临界风速;下横梁稳定板对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较小;主梁两侧栏杆上的稳定板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颤振临界风速;在桥面上下同时安装中央稳定板对于各个迎角均能大幅提高颤振临界风速;在下横梁上布置双稳定板,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0°和-3°迎角下的颤振临界风速,但同时降低3°迎角下的颤振临界风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