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161篇
航天技术   10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更有效地解决飞机弹射救生座椅可靠性评估的问题,考虑飞机弹射救生座椅子系统试验数据与系统试验数据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特点,采用继承因子描述这两种试验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建立了一种基于继承因子的飞机弹射救生座椅Bayes可靠性评估方法。采用该方法对某型飞机弹射救生座椅可靠性进行了评估,在置信度90%的情况下其可靠度下限达到了0.954。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系统级试验样本量情况下,评估结果比经典统计方法更合理。  相似文献   
92.
电动车辆是融多学科为一体的高科技产物,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本文对电动摩托车的总体设计进行了研究,并针对电动摩托车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SRD)方案,该开关磁阻电机采用8/6结构,其优点是容易再生制动,效率较高,起动力矩大,可靠性较好。额定功率为1kW,向驱动系统提供动力的是两只12V36Ah的铅酸蓄电池,控制器以80C196KB单片机为核心,在对SRD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电动摩托  相似文献   
93.
本文综合评述了氧化锆增韧陶瓷的增韧机理,指出最可几粒径决定材料的主要增韧机理和增韧效果,材料中不可能只有一种增韧机理起作用,而是几种机理的多重复合作用。  相似文献   
94.
自SKYLAB—1、GEOS—3和SEASAT—1卫星测高技术开展以来,到目前美国计划的GEOSAT—A,在设备的精度方面相继有了改善,与此同时对设备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要实现TOPEX 2cm精度的任务,必须加强设计有效性的论证。TOPEX测高计将使用高脉冲速率、脉冲串波形和双频(13.6/5.3GHz)工作,以使高度测量噪声最小和消除电离层偏差。  相似文献   
95.
96.
利用灰尘激波管入射激波后平衡区两相流开展平板传热实验。在低灰尘负荷率,来流分别为亚声速和超声速流条件下测量平板在零攻角及小攻角情况沿轴向的热流分布。  相似文献   
97.
陶瓷材料断裂韧性的评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评述了陶瓷材料断裂韧性KIc的测试方法及其优缺点,并着重分析了应用比较普遍单边切口梁(SENB)法和显微压痕(IM)法测KIC的影响因素,最后指出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
飞机生存性     
海湾战争表明军事作战规则已发生了重大变动。联合国的责任由和平维护者变成了积极的和平制造者,空中力量这些作战计划的重点,而飞机生存性则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9.
二维旋转湍流边界层内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修正的DOROD-FEM方法对不可压流体二维旋转湍流边界层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与实验数据较符合的边界层形状因子和壁面摩擦系数的计算结果。采用单向耦合(One-way Coupling)方法,计算了固粒在湍流边界层和无粘流中的运动轨迹,给出了壁面被固粒撞击后的冲蚀磨损分布,分析了近壁流场性态与壁面冲蚀磨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0.
高温真实气体效应中催化效应对气动热影响的实验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介绍了在氢氧爆轰驱动高焓激波风洞中进行真实气体效应中催化效应对气动热影响的实验研究。首先从测试工作的角度,论述了测热模型、测热传感器及风洞改进等关键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其次描述了在氢氧爆轰驱动高焓激波风洞中,首次开展气动热风洞试验的过程及其初步结果。结果表明:热流数据随测点位置和迎角的改变呈有规律的变化;在同样条件下,完全催化表面比完全非催化表面热流数值有明显增加的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