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162篇
航天技术   10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分析了总结了现存各种燃烧终止时间处理,提出了以压强-时间曲线曲率最大处作为终燃点判据,并以样条微分为特征的固体发动机燃烧终止时间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22.
Paul  A.  Rosen  Scott  Hensley  Kevin  Wheeler  任万霞 《空载雷达》2007,(2):8-15
NASA的喷气推动实验室目前正在建造可重构的极化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它是专门设计用于为差分干涉测量荻取航空测绘重复航迹SAR数据的。差分干涉仪能够给出关键的变形测量,对于研究地震、火山和其他动态变化现象是很重要的。该系统采用精确的实时GPS和探测器控制飞行管理系统,能够以很高的精度按预设路径飞行。飞行控制系统的期望性能把飞行路径限制在直径为10m的通道内。按其设计,该雷达可在UAV(无人机)上工作,但最初会在NASA的“湾流Ⅲ”上进行验证。这部雷达是全极化的,距离向带宽为80GHz(2m距离分辨率),并支持16km的距离地面条带。天线沿航迹进行电控,以确保天线波束能够独立指向而不用考虑风向和风速。天线所支持的其他特征包括俯仰单脉冲和脉冲一脉冲间的操纵能力,这样可以实现一些新颖的工作模式。系统的额定工作高度为45000英尺(13800米)。该计划是作为NASA地球科学和技术办公室(ESTO)资助的设备孵化器项目(IIP)开始的。  相似文献   
223.
提出一项旨在实现下一代歼击机雷达系统而正在进行的研制计划。研究的主要部分是设计、测试和评估一个约有100个有源辐射器的试验样机天线阵列。介绍了阵列结构和测试系统并给出部分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224.
在基本解的基础上,研究了正交各异性复合材料平面问题边界元法的有关基本问题,包括C矩阵,Gij矩阵,Hij矩阵和域内应力表达式等,并建立了常值边界单元和线性边界单元的计算公式(适用于各类边值问题)。用建立的公式对正交各向异性板含中心裂纹问题和含圆孔的无限大正交各向异性板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取得了较好的计算效果。  相似文献   
225.
A.  Meta  J.  J.  M.  de  Wit  P.  Hoogeboom  刘建忠 《空载雷达》2007,(3):12-16,24
紧凑的FM—CW(调频-连续波)雷达技术和高分辨力SAR(合成孔径雷达)处理技术的结合将为体积小、重量轻且性价比高的成像雷达的发展铺平道路。然而,在空中观察地球表面这一领域中,将SAR用于FM—CW雷达是比较新颖的。通信传输和雷达国际研究中心(IRCTR)启动了一项关于FM—CW SAR的可行性研究。在该研究项目框架中,开发并测试了一种完全运转的机载FM—CW SAR验证系统。文中综述了地面测试的情况。此外,2004年6月在柏林附近的Strausberg机场进行了一次非常成功的空中试验。本文将介绍这些机载试验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226.
本文提出了用数值计算方法设计固体火箭发动机管式点火器的方法,计算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控制方程为一组常微分方法。应用模拟自由容积点火实验、点火器实验以及全尺寸发动机实验验证,本方法简便适用、设计可靠,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27.
随着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飞机电气设备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但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也越来越突出,即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EMI)越来越强,由此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多,如复杂电磁环境下出现的空中断电和火警系统的虚警问题严重影响了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228.
雷达百年     
本文以德国人的观点阐述雷达百年历史。“早期发明”从电磁波理论出现开始,到20世纪20年代止。“重新发明”一节阐述30年代德国、英国、美国在二战期间的历史。“战后发展”一节涉及五类雷达发展情况。最后简要展望雷达的未来。  相似文献   
229.
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关键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高超声速技术是当今军事强国关注的武器发展方向。文章介绍了高超声速导弹的特点, 探讨了高超声速巡航导弹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技术,包括弹体外形设计、发动机的研制、控制与制导设计等,最后对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的设计提供了一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30.
石瑞芳  林建忠 《航空学报》2021,42(12):625825-625825
含纳米颗粒的气固两相湍流场在包括航空等众多领域中很常见,以单体、聚集体和团聚体不同形式存在的纳米颗粒在流场中经过生成、对流、扩散、凝并、破碎等过程,其数密度、尺度、尺度分散度等将发生变化。本文就以上相关研究状况进行了回顾,说明颗粒生成是气相化学反应产生的可冷凝蒸汽物质因表面冷却、绝热膨胀或混合、湍流混合或化学过程产生的过饱和所导致;导致颗粒凝并的原因包括布朗运动、湍流剪切、速度梯度、差异沉降;颗粒的凝并取决于颗粒的尺度和流场的特性,并受初始颗粒分布及湍流扩散控制;湍流场对颗粒凝并的影响除了湍流强度的因素外,还体现在由湍流脉动所引发的颗粒数密度的脉动;颗粒凝并后形成尺度较大的团聚体容易在流场剪切和其他因素作用下发生破碎;剪切破碎是导致颗粒破碎的主要因素,有效破碎系数取决于剪切率和颗粒的体积分数;颗粒的沉降取决于颗粒尺度、形状和流体性质等因素;导致颗粒沉降的因素有重力、扩散、惯性撞击、电场和热迁移等;当存在温度梯度时,热泳力对颗粒沉降也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最后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