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124篇
航天技术   10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41.
基于小波滤波的无人旋翼机高度信息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小型无人旋翼机自主飞行时高度测量信息不稳定、易受干扰的问题,提出采用基于滤波数据的自适应高度信息融合方法来提高无人旋翼机高度测量信息的精度和可信度.通过基于小波提升算法的小波分解重构方法,消除原始测量数据中的高频噪声;根据全球定位系统的测量精度受搜到卫星数目波动影响的现象,提出利用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方法实现高度信息融合.通过自主悬停和三维航迹跟踪飞行试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2.
航天遥控系统准最佳地址同步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ESA、CCSDS标准所推荐的42个16位字长的航天遥控系统地址同步码,其误同步概率太大,有值得改进的必要,介绍了作者研究得出的一组64个16位字长的准最佳地址同步码,并且用表格详细地就两者的汉距离和误同步概率作了对比,表明其研究成果远优于上述两种国际标准中的地址同步码,此外,考虑到发展的需要,还研究出一组24位准最佳地址同步码(共64个),供有关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3.
实验研究了表面粗糙度对PACKD-A低压涡轮叶型损失及附面层特性的影响.实验分别在定常来流与非定常条件下进行,非定常条件下的上游尾迹通过运动的圆棒来模拟.粗糙叶片通过在光洁叶片表面切槽,埋入砂纸制作成型.叶型损失与吸力面载荷使用气动探针与壁面静压孔结合压差传感器来测量,附面层流场使用热线探针来测量.结果表明:覆盖5.2%吸力面弦长(起始于44.3%吸力面弦长,终止于49.5%吸力面弦长),粗糙高度为8.82μm的控制方案在非定常条件下效果最佳,该方案可在整个考察雷诺数范围内(3×104~12×104)降低叶型损失;覆盖19.5%吸力面弦长(起始于30%吸力面弦长,终止于49.5%吸力面弦长),粗糙高度为20.91μm的控制方案在定常条件下效果最佳,该方案可在低雷诺数范围内(小于8×104)降低叶型损失、扩大叶型正常工作雷诺数范围,但在高雷诺数下(大于8×104),却带来了一定的额外损失.   相似文献   
144.
针对于一类单控制方向已知的给定区间随机不确定二阶线性系统进行了反演控制研究,从反演控制原理说明反演控制的有效性,并且通过与PID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对比,说明了针对标称模型难以确定的随机分布被控系统,反演控制方法对模型参数在给定区间完全随机不确定的情况下有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5.
针对航空发动机转子结构具有质量/刚度分布不均匀、界面连接和承受大弯曲载荷等结构力学特性,分析了转子连接结构力学特性与界面接触状态之间的关联性,提出适用于工程设计的连接界面滑移和摩擦-疲劳损伤程度的界面接触状态、应变能和摩擦功等定量评估参数。建立了基于连接界面变形协调和转子应变能分布控制的转子连接结构力学特性稳健设计方法。结果表明:通过对转子结构几何特征参数进行优化,提高了连接界面在离心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协调性,改善了在工作载荷下转子弯曲应变能分布,可以减少连接界面摩擦-疲劳损伤,从而降低连接结构力学特性对载荷环境的敏感度,保证转子结构力学特性稳健。以高速转子系统中连接结构为例,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带有界面连接的转子连接结构力学特性稳健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6.
对流辐射板抑制涡扇发动机热喷流红外辐射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对流辐射换热板来降低混合排气涡扇发动机热喷流的红外辐射,并在涡扇发动机热喷流模拟实验台上进行了实验研究.测量了安装对流辐射换热板前后,轴对称喷管的热喷流的温度分布,轴对称喷管和二元喷管的热喷流在3~5 μm波段的红外辐射强度.结果表明:对流辐射换热板可以降低热喷流高温核心区的温度约10%,降低涡扇发动机热喷流的红外辐射强度约20%~30%.   相似文献   
147.
A control system for correction mechanisms through the whole trajectory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one-dimensional trajectory correction projectile.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 is utilized as the core controller and g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is used to measure trajectory parameter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alculating ballistics and system functions. Firstly, the hardware, mainly including communication module, ballistic calculation module, boosting & detonating module and data storage module, is designed. Secondly, the supporting software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of GPS and the workflow of control system. Finally, the feasibility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ontrol system are verified through dynamic tests in a car and live firing experiments. The system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research on trajectory correction projectile for the whole trajectory.  相似文献   
148.
为研究大水滴(d50μm)运动和袋状破碎的复杂特性,以便于进一步研究大水滴破碎在飞机结冰方面独特的危害性,本文应用VOF(Volume of Fluid)方法对不同韦伯数(Weber number,We数)下的水滴进行数值模拟,观察到了水滴的典型袋状破碎形态,并将袋状破碎划分为五个特征阶段。本文还应用瑞利-泰勒不稳定性(Rayleigh-Taylor Instability,R-T不稳定性)和瑞利-普拉特不稳定性(Rayleigh-Plateau Instability,R-P不稳定性)解释破碎的形态特征。此外,本文统计了水滴的迎风直径、破碎时间和沿程的阻力系数,并与实验数据和本课题组创立的BTB(Bag Type Breakup)理论模型加以对比,验证了破碎时间与形变量、阻力系数的无量纲关系,即形变量在初期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后期为二次函数关系;而破碎时间随着We数增长逐渐减小,水滴阻力系数随形变先迅速增大后减小。本文所用方法可用于进一步的液滴破碎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49.
有人直升机/无人机协同是陆军航空兵直升机装备新型作战样式。总结了国外有人直升机/无人机协同研究总体情况、美国陆军和海军有人直升机/无人机协同详细发展历程、德国和法国演示验证情况,以及有人/无人协同相关的驾驶舱人机工效优化、数据融合与辅助决策、效能评估专项支撑课题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50.
发电机热场分布对过热保护构件失效影响显著,是其优化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的参数。借助ANSYS 软件中Fluent 稳态压力求解器和湍流模型对故障模式下发电机内部热场分布进行仿真,获得主发电机定、转子和壳体循环油路热场分布;在此基础上,调整部分关键部位熔点及材料软化温度,优化热脱扣保护装置设计方案,实现电机过热保护,该方案已成功应用于某飞机,且已通过试验和试飞验证。结果表明:仿真热场结果与实际工况下的温度场分布一致,电机出口油温达到260 ℃时绝缘衬套软化,导致电机腔体内发生漏油,当发电机绝缘衬套软化温度提高至350 ℃,可有效避免发电机烧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