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47篇
航空   410篇
航天技术   109篇
综合类   69篇
航天   2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为研究新型分布式涵道尾桨噪声特性,建立了基于滑移网格和可穿透积分面的分布式涵道尾桨气动、噪声特性分析方法并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流动控制方程采用非定常雷诺平均N-S方程,空间离散采用二阶逆风Roe格式,时间推进方法采用隐式LU-SGS格式,湍流模型采用S-A一方程湍流模型,噪声求解方法采用FW-H方程。基于建立的方法,对比分析了传统变总距孤立尾桨和电动变转速多涵道尾桨气动与噪声特性。结果表明:相同气动力状态下,相比于变总距孤立尾桨,在尾桨噪声主要影响方位(桨盘平面内),三涵道尾桨噪声降低5~6 dB。随着转速降低,分布式涵道尾桨噪声声压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92.
面向直升机电动化技术发展需求,综合考虑直升机尾旋翼系统设计中的总体、气动、结构、动力学、新型能源动力系统等要求,从尾桨飞行性能、使用安全性、维修保障性等方面建立了能够全面综合评估尾桨构型方案的评估方法,用以指导未来电动化直升机的尾旋翼系统设计。本文以国产某轻型直升机尾旋翼系统为设计基准,在满足抗侧风能力与原准样机相当的基础上,针对单涵道变转速、双涵道变转速、三涵道变转速三种电驱动反扭矩系统构型方案,从操纵功效、系统重量、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综合对比评估了各构型方案的优劣,研究结果表明,三涵道变转速方案相较于其他两种方案综合性能最优,可优先发展并应用于未来轻型直升机电驱动尾旋翼系统。  相似文献   
793.
794.
杜大华  李斌 《航空学报》2023,(10):37-53
随着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的发展,结构动力学问题成为影响发动机寿命及可靠性的关键技术之一。经过多年努力,发动机结构从最初的静强度、安全寿命设计思想逐步发展为以动静强度联合、经济寿命设计为指导的研制理念和方法,并在型号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使发动机结构的工作可靠性得以大幅度提高。由于新型号火箭发动机结构的日益大型复杂化及工作环境的极端严酷性,为满足高性能、高可靠性、轻量化与可重复使用的研制需求,发动机结构动力学设计技术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在分析发动机结构中典型动力学问题的基础上,梳理并重点介绍了载荷预计、动力学建模及模型修正、动强度评估与寿命评定、结构动力学优化及抗疲劳设计等关键技术,最后给出研究总结及展望。希望本文为液体火箭发动机结构动力学设计技术的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95.
796.
纳米材料在固体发动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纳米材料在固体发动机上的应用情况及前景,重点论述了纳米材料在固体发动机壳体结构材料、外防护材料、喷管烧蚀材料以及大固体推进剂中应用的是新技术进展和潜力。  相似文献   
797.
为了预测指尖密封迟滞特性,提出了用能够直观反映指尖密封迟滞特性的最小迟滞量来表征指尖密封的迟滞,建立了指尖密封最小迟滞量计算的数学模型,确定了模型中的修正系数,并进行了试验验证,采用修正后的计算模型研究并获得了结构和工况参数对指尖密封迟滞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修正后的模型进行考虑迟滞效应的泄漏特性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误差最大为7.64%,最小迟滞量的计算模型合理可靠;指尖密封结构参数对其最小迟滞量影响程度从小到大依次为:指梁型线圆、指梁间隙、指梁根圆、指梁顶圆、指梁基圆、周向角、指尖片厚度。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迟滞对指尖密封泄漏特性影响和指尖密封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9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