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14篇
航天技术   5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针对麻雀搜索算法后期种群多样性减少、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改进麻雀搜索算法。所提算法先引入小孔成像反向学习策略对发现者的位置进行更新,提升寻优位置的多样性;其次受Logistic模型的启发,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因子对安全阈值进行动态控制,平衡所提算法的全局搜索与局部开发的能力。通过与其他算法在6个基准函数上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收敛精度与速度均优于其他算法。在工程应用上,用所提算法优化K-means聚类算法进行图像分割,峰值信噪比(PSNR)、结构相似性(SSIM)及特征相似性(FSIM)3种度量指标验证了其良好的分割性能。  相似文献   
12.
复杂电磁环境量化分级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复杂电磁环境进行分类分级研究是认识电磁环境的基础,建立一套对其准确描述的量化表征方法,对精确制导武器的研制、部队训练与演习等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对复杂电磁环境量化分级的研究现状,指出当前量化方法在指导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基于干扰调制与干扰强度指标的量化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电磁干扰环境进行逼真构建是武器装备开展抗干扰试验的基础,通过分析防空反导武器实战中面临的典型电磁干扰环境,建立一套可操作的试验电磁干扰环境构建方法,对防空反导武器的研制、部队训练与演习等具有重大意义.分析了国外电磁干扰环境构建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基于干扰场景、干扰技术和干扰战术的等效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文丘里管、多孔孔板和V型内锥3种功能节流式流量计测量得到的气液两相流动态特性,采用高频差压传感器获取不同流型下的动态差压信号,利用AOK时频谱对差压信号进行分析,通过时频谱图研究不同流型下信号的时变特征.通过对典型的泡状流、弹状流、塞状流信号的实验分析表明:文丘里管在塞泡流存在较强的噪声信号,V型内锥在泡状流存在较强的噪声信号.多孔孔板具有很好的降噪效果,且多孔孔板能均衡信号的能量,信号能量分布较均衡.3种节流仪表均能很好地描述两相流定态特性,能够用于两相流流型识别及其它参数测量.  相似文献   
15.
采用纳秒脉冲电流进行微细电解加工时,极间加工间隙很小,因此加工过程的稳定性是影响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根据加工精度和稳定性的关系,建立了试验系统,设计了电解液轴向正流供液的电极喷嘴,利用电流传感器检测加工过程状态,采用短路对刀法确定电极初始间隙,进行了加工参数对稳定性和加工精度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解液的平缓流动更新比保持电解液静止的加工状态更加稳定。当脉冲宽度小于25 ns时,加工过程的稳定性会显著下降。脉冲宽度为40 ns,电压幅值为4 V,占空比为1∶10时,可以实现稳定的加工状态,并得到较高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6.
固体推进剂断裂韧性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朝丰  陈飞  阳建红 《宇航学报》2006,27(Z1):186-189
利用声发射试验系统和CT试样,对HTPB推进剂Ⅰ型裂纹断裂韧性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研究复合固体推进剂的声发射事件特性和裂纹扩展特性的关系,得到一种由振铃计数确定临界载荷的方法,该方法能准确求得断裂韧性.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固液相变冲压发动机概念,即在常温下存放时燃料为固体状态,工作时通过微波驱动相变为液体,该发动机改善了液体冲压发动机的某些缺点。文中阐述了固液相变发动机原理,建立了固液相变燃料概念,提出了该类发动机评价体系指标,同时对该类发动机设计技术、相变驱动技术、相变燃料特性以及可能的应用领域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对采用双下侧进气道的原理样机进行了地面模拟条件试验。以直链烷烃为主的相变燃料存放安全、成本低、不怕玻璃化,适合极低温环境存放和使用。  相似文献   
18.
能量管理策略是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决定了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针对现有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管理都是基于固定工况开发而没有考虑实际道路工况的问题,基于智能交通系统(ITS)和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SRC)获取的道路交通信息和周边车辆信息,提出了一种网联混合动力汽车分层能量控制方法。其中,上层控制器利用道路交通信息和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预测车辆的最优目标速度并计算出需求转矩;下层控制器利用上层控制器获得的目标车速信息,实现最优车速跟随,并使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算法优化发动机和电动机之间的转矩分配以降低燃油消耗。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能量管理策略相比,所提方法可以有效避免车辆在红灯时停车,车辆的燃油消耗率降低了34.88%,HC、CO和NOx的排放分别降低10.59%、66.19%和1.05%,提升了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相似文献   
19.
动力电池在长时宽温域运行时,其使用性能、寿命和安全性随时间动态演变,存在单体性能不一致、系统容量快速衰减或内部缺陷诱发的电池热失控等问题,需要全气候、全生命周期电池精准管理技术。突破智能化管理的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数字孪生电池为提升电池管理能力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已逐步成为行业发展趋势之一。围绕动力电池精细化管理技术发展趋势,针对数字孪生动力电池构建需求,从系统建模与管控需求等方面分析了数字孪生电池建模的基本准则,系统性阐述多维度、多尺度、多物理场融合的数字孪生电池的构建方法,并结合团队前期研究分析了某电池数字孪生的实践案例,探索了数字孪生电池在生产设计、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场景下的应用可能性,为电池管理技术发展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雷达CFAR检测原理的基础上,以间歇采样延时叠加干扰为例,对干扰的干信比与其延迟叠加次数和收发比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了理论推导。针对干扰信号的延时叠加次数、收发比这2组重要参数进行了数字仿真,比较理论值与仿真值的差异,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